我国资源税改革探析

时间:2022-10-19 10:40:31

我国资源税改革探析

摘要:资源税作为生态税的一种,其开征目的主要是保护自然环境,防止自然资源被过度开发和利用。针对目前我国资源税存在的课征范围狭窄、计税方法及税率设置不合理等弊端,同时结合国家新出台资源税改革方案,本文从资源税课征范围、计税方法、税率等方面来探讨未来资源税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资源税;课征范围;计税方法;税率

一、引言

由地租理论作为理论依据开征的资源税,是国家凭借其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垄断,是资源产生地租,向开采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收取的“租金”。 新中国从1984年开征资源税,其目的除了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外,主要是通过自然资源条件优越的级差收入归国家所有方式,排除因资源优劣造成企业利润分配上的不合理状况,并诱导纳税人节约、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正是由于资源税征税对象是不可再生资源这一特殊性,决定了相比所得税首要目的是筹集税款,它具有调节资源资源利用的重要作用。

二、现阶段资源税存在的问题

(一)课征范围狭窄。

从征税范围上看,我国仍然使用1993年制定的《资源税暂行条例》及《资源税暂行条例细则》,征收范围是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和盐7种。这与资源税的初衷调节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是有差别的,上述7种税目的征税范围过于狭窄,且多属于矿产资源,而未包括具有生态环境价值的自然资源,如森林、江流、草地等。由此可以看出目前资源税的课征范围较窄,资源税很难全面、有效地保护自然资源。同时也有人提出应当对水资源进行征税,毕竟可供人们生活用的淡水是紧缺的。对自然生态资源征税,不仅仅是税收上的考虑,更多的是体现了对自然生态的保护,遵循这个原则,跨出第一步,便是好的开始。

(二)计税方法不合理。

在计税方法上,目前采用从量定额的方式,这种方式对于资源开采的级差征税政策不能体现出来,特别是当资源价格波动比较大时,不能做到随价格提高而相应提高资源税额。由于资源税是地方税种,那些资源大省,如新疆、陕西政府却不能从其巨大的资源输出中获得相应的税收收入。

此外,目前资源税法规定,应税商品应纳税额=资源产品数量×单位产品税额。而资源产品数量的定义为资源产品的销售数量或自用数量。对于已经开采却没有投入使用的应税资源产品不予征税。这种计税方式直接导致了资源开采者在开采过程中逃脱了诸如积压产品、边角料的应纳税额,导致资源低效利用情况的出现。

(三)税率设置不合理。

目前我国对资源产品所征收的税率与其他国家相比普遍偏低。由于税率设置不合理引发了许多问题。比如,第一,不可再生型或者稀缺型资源的低税率,难以反应资源自身的价值,难以遏制过度开采和浪费现象的发生,也不可能维护纵向公平。第二,资源的低税率会使得商品价格低廉,在资源丰富的地区更会采用粗放型方式促进当地经济增长,这样无疑造成了资源大量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的破坏。第三,资源的低税率对极差收入的调节作用不明显。目前政府对天然气每立方米征收额为7―15元,对原油每吨征收额为14―30元,但是8元每立方米和16元每立方米的级差额度不能体现各地区天然气、原油资源的禀赋状况,无法反映级差特征,因此,目前资源税没有有效发挥调节级差收入的作用。

三、资源税改革的目标和内容

(一)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

目前我国仍是根据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制定的资源税法案,仅对七种资源产品征收资源税。然而,根据资源税通行的定义,其征收范围应该包括所有权归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资源税的调整应该和经济发展保持步调上的一致,在我国目前资源、环境面临重大问题的今天,扩大资源税征收科目就显得更为紧迫。为了减少资源浪费,抑制环境污染,全面保护我国自然资源,现阶段应该将稀缺性强、可再生周期长的资源逐步纳入课税范围。具体而言,为了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保护自然资源,我国应将浪费、破坏严重的草原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土地资源及地热资源等纳入资源税的征收范围。

(二)完善资源税计税方法。

关于资源税计税方法的选择是学界讨论的热点内容之一,目前主要观点有改资源税从量计征为从价计征、或从利润计征、或从资源储量计征、或从量与从价相结合的方式。但是,从现阶段资源税改革的实践来看,尤其是资源税改革试点地区如新疆,已经将原油、天然气资源计征方式改从量计征为从价计征,这表明,今后的资源税计价方式改为从价计征已经成为定局。

需要注意的是,从价计征不应该适用于全部应税的自然资源。采用从价计征方式,是将税收与资源产品价格相挂钩,在资源价格上涨时,政府不提高税率其税收也会增加。因此,对于课税对象的性质不同,应当区别对待。

对于像森林、草原等可再生资源,消费越多,应缴税额也越多。采用从价计征方式,有利于引导消费行为,对这类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调节作用也会增大。而对于像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由于其存储量是有限的,如果仅采用从价计征,根据销售额进行征收,难以抑制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行为,因此会导致此类资源使用的代际间不公平。可见,对于这类不可再生资源,不能依靠单一的从价计征方式,应该制定一套从量、从储、从价相结合的计税机制对资源进行综合调节。

(三)调整资源税税率。

我国资源税税率单一不能全面反应资源的自身价值,并且税率调整往往滞后于资源价格的上涨,由此会导致商品价值与价格严重偏离,因此,应该将目前的单一税率改革为定额税率与有差别的比例税率相结合的方式。

对于一些与经济发展联系密切、需求弹性大的资源产品,如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可以实行有差别的比例税率。比如,对于煤炭而言,根据性质不同可分为原煤和精煤、生活用煤和工业用煤等,对于这些依据不同条件划分的产品应设置不同的税率。另外,对于一些需求量稳定、价格波动不大的资源产品可以实行定额税率,即对一个大类资源产品设定一个统一的税率。这类资源产品如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等。

我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等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而治理环境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是资源税的重要功能,在目前的形势下,我国资源税除了要从上述扩大征收范围、完善计税依据和调整税率方面改革之外,还应该从其对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影响的角度出发,合理地确定改革的路径。(西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四川;成都;611130)

参考文献:

[1] 刘生旺.资源税改革的有效性分析――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J].经济问题,2009(1)

[2] 任佳宝.完善资源税改革方案的几点意见[J].当代经济,2009(3)

上一篇:辽宁省产业集群发展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下一篇:论中越两国国企改革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