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职生在英语阅读训练中语感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10-19 06:00:45

论中职生在英语阅读训练中语感能力的培养

摘要:本文结合中职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目标,分析了当前中职生的学习现状,论述了阅读训练对培养英语语感能力的作用,提出了如何培养语感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中职;阅读;训练;语感培养

大量的英语阅读训练是扩展学生知识视野和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的重要途径,阅读不应只是为了掌握语法、词汇,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获取新的知识,提高认知水平、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通过阅读,学习者也可得到必要的语言输入,从而扩大出口词汇量,增强语感,提高语言水平。阅读是英语学习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多阅读是增加接触外语语言材料、接受信息、活跃思维、增长智力的一种途径,同时也是培养思维能力、提高理解力、增强语感的好方法。

一、中职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目标与现状

中职英语教学的宗旨是通过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主性,激励学生大胆运用口头讲,多听多练,提高学习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并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目标对初中毕业进入中职学习的学生的要求是:能借助词典读懂难度略低于所学语言范围,生词率不超过3%,每分钟40-50 个词的速度,有关人物传记、故事、记叙文、社会文化、文史知识及科普小品等内容的材料,能够基本把握中心思想和主要的事实,理解正确率达到70%。

刚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思想上还停留在初中的学习方法上,基本靠教师带领,自己背,有考试即准备,无考试即无任务;基本上靠死读硬背,离不开书本和教师,多数学生还未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一)学习基础相对薄弱。

大多数中职生都是因为没能考进高中,退而求其次选择来中职学校读书的。因此,很多学生文化基础课普遍较差,他们对全新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学起来更感费力。

(二)学习能力有待加强。

由于多数中职生在初中阶段没有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或养成正确学习习惯,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差,进入中职后,对新环境、新教师、新教材、新教法难以适应,感觉学习更加困难。同时,现在的中职生普遍意志力较差,缺乏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和克服困难的决心与毅力,一遇到困难,就想退缩或放弃。

(三)课堂纪律散漫。

在课堂上,有不少学生对英语学习显得十分厌倦,目光呆滞,身心疲惫,甚至个别学生从上课铃响睡到下课铃响。相当一部分学生纪律观念淡薄,旷课、逃学、早恋、打架斗殴等现象时有发生。

(四)自信心缺乏。

中职生在以前的初中大多属于“后进生”,很少得到教师的表扬和同学的尊重以及肯定,所以不少人内心很自卑,而中考的失利又使学生承受了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挫折感使他们渐渐失去对自己的信心,在严重缺乏自信的情况下越来越不愿意学习,甚至害怕学习。

二、在阅读训练中培养英语语感的作用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的感知能力,是人们对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语感在英语学习中增强了英语学习者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听、说、读、写又反作用于语感的培养,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其中,阅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大量研究表明,好的英语是读出来的,好的语感更离不开大量的阅读。如学生在做短篇完形填空时,“这道题,我拿不准,我琢磨了好几遍就觉得B答案是正确的,结果猜对了”,事实上,这里的“猜”就是这种感觉的支持。学习者运用语言时觉得看起来顺眼,听起来顺耳,读起来顺口,但是说不出所以然,就是语感的作用。语言学家周健提出语感的获得方式有两种,其中之一就是“自然语言实践”,即通过大量的言语接触,使言语本身的规则在主体大脑中积淀到相对完整和巩固的程度,从而形成一种言语结构。中国人常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提倡的就是这种自然习得。这种输入和接触就是大量的阅读。

英语的“语感”能力说起来好像很玄,其实它就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受能力。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和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其实是一种对语言的感知能力。比如我们对母语的文章读起来觉得哪里不通顺,不流畅,从而产生疑问,或者阅读时能产生快速的对文章的反应等,英语也一样。良好的“语感”能帮助学生快速正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抓住文章的精髓,感知文章的感彩,并能深入理解文章的意义。因此,良好的语感是我们提高阅读能力所必须追求的。

三、加强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一)重视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加强语篇意识。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加强跳读、略读、扫读等阅读技巧的指导;要摒弃“手牵手,逐句讲”的教学模式,重视语篇的整体输入,重视材料的主旨、意义、内涵,培养学生对段落大意和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加强他们的语篇意识;要指导和鼓励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坚持每天使用英语,在不断的阅读、运用中巩固知识,提高语言感悟能力。

(二)限时阅读训练。

阅读的宗旨就是培养英语语感和丰富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在中职学校进行阅读教学,教师应使用好课堂这一主战场,利用课文中“Reading”部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技巧,在阅读中,帮助学生克服“心译”(即一边读一边在心里将英语译成汉语)。克服心译的最好做法就是限时阅读。限时限速阅读多在课堂上进行,每节课的前5分钟限时阅读训练非常重要,效果也非常好。比如: 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要阅读的文章,并记录所用的阅读时间,每篇文章后教师可以加上几个问题,让学生在阅读完后马上做题目,并核对答案,记录自己所做的题目的正确率。持之以恒,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发现学生的阅读速度明显有了提高。

(三)发挥合理想象,利用有关知识猜测生词。

即便是选节中存在个别生词有歧义,只要不影响整体内容的理解,就没有必要停下来查词典,我们可以利用语感和一般规律,分析它的新词性,并结合原词含义发挥合理想象,可以猜出它的新词义。如When men and women lived by hunting 50,000 years ago,how could they even begin to picture modern life?这里picture通常为名词,在这个语境中显然为动词,意为“想象”。再如,The snake slithered the grass. 句中slithered是动词,表示蛇所发出的行为动作,根据基本常识,蛇只可能是爬行,而不可能是飞或跳。阅读时更没有必要见到好句式如“Is this not a form of cannibalism(n.同类相食)?”停下就查字典,那样会打断思路,影响阅读速度,甚至扼杀阅读兴趣,不要误认为读完一本书没有记下某个词语或句子就等于没有读。事实上,当我们阅读猜测生词时,既可以加快阅读速度,又可以提高语感的运用能力。

(四)增大学生语言实践的量。

教师要将精读和泛读紧密结合,课内和课外互相补充,进一步加大语言材料的输入量,帮助学生拓展视野,积累经验,提高语感。通过精读深入分析语言现象,细致理解语言材料的内容,可以丰富学生的基本词汇和语法知识,使其把握材料的思想意义。泛读则是学生借助语言知识,快速、大量阅读语言材料,达到获取信息、积累语言经验、开阔视野的目的,是一个运用语言知识进行言语活动、实践的过程。精读是阅读教学的基础,泛读是阅读教学的目的。

在抓好课堂阅读教学的同时,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英语报刊杂志、英文原版小说,访问英语学习网站等方式开展大量的课外泛读,熟悉各种题材和体裁,接触活的语言,了解英美等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同时在阅读中复习词汇,熟悉俗语,增强语感,从而提高阅读速度和快速捕捉、掌握信息的准确度;增大学生的语言实践量,每周给学生布置一定的阅读任务,教师要选取适合学生阅读、语言浅显、内容生动的阅读材料;加强课外阅读,并及时进行检查和指导,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善于抓住关键词句,能对文章进行概括和合理的推断,并要求学生随时摘下一些有用的词、短语、精彩的句子和短文。

训练阅读的主要目的在于达到语言吸收上的“潜移默化”。因此,英语学习者还要遵循量的原则,阅读需要“量”,一本书是一个点, 多本书是一条线,大量的书构成面。

(五)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一套符号系统,人们的语言表现形式会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的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民族心理和性格等的制约和影响。由于在英语的教学中跨文化意识没得到重视,所以在英语的学习或用英语进行交际中屡屡出现歧义。这对语感的培养有不良的影响。人们常说的“中国式的英语”是指仿照中文的表达习惯和方法产生的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子或表达法,其中就包括由于没有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异而出现的貌似正确实则错误的表达。

总之,语感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能力,来自语言实践,又反过来指导语言实践。随着阅读训练的增加,学生的语感能力也会随之增强,语感的增强又会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学生觉得自己能通过读英语了解外国的风土人情、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最终达到一种语言交际的目的。阅读时遵循原则、持之以恒,在阅读中培养语感,用语感引领深层次的学习,学生的英语学习就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作者单位:云浮市云城区教师进修学校)

参考文献:

[1]郑秋叶.指导阅读技巧与方法 提高阅读能力[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1,(2).

[2]Jeremy Harmer.How to Teach English (怎样教英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张志远.儿童英语教学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4]皮特·科德.应用语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98.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上一篇:透明的红萝卜 下一篇:实践活动魅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