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土地调控,法律手段最关键

时间:2022-10-19 03:06:17

加强土地调控,法律手段最关键

《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着重从利益机制和法律方面解决当前土地调控中突出问题的原则,提出了经济、行政和法律等方面的针对性措施。而《通知》中“调整建设用地有关税费政策”等经济手段、“明确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责任”等行政手段能否发挥作用,实现效果最优,在很大程度上最终要靠法律手段来保障。也正因为如此,《通知》共提出的八个方面要求,有近一半与土地执法和监督检查有关。

一是强化法律责任。《通知》对于当前普遍存在且危害较大的“以租”现象,给予了明确的法律定性。从表面来看,“以租”行为违反的是《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三条,即“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相应的法律责任则以《土地管理法》第八十一条定性处罚,仅是“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远不能达到遏制违法行为的目的。《通知》明确了“未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批准通过‘以租’等方式占地建设的,属非法批地行为;单位和个人擅自通过‘以租’等方式占地建设的,属非法占地行为”,这就意味着,不论是定性为非法批地还是非法占地,“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种法律责任的明显强化,毫无疑问,将有利于遏制“以租”等违法行为的蔓延。

二是强化监督检查职权。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建立国家土地督察制度的要求,将加快机构的组建和人员的配备工作。《通知》要求国家土地督查机构认真履行国务院赋予的职责,对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行为实施监督检查。土地督察机构的建立,将为强化土地管理职权、确保监督检查效果提供组织保证。尤为重要的是,在监督检查中,随时可能启动的“暂停该地区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这一土地管理“核武器”,可以充分发挥威慑作用,必将促进土地执法监察体制更加完善、监督检查职权更加到位。

三是强化部门职责。《通知》要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和方针政策,凡不执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严格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在以往的工作实践中,绝大多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是能够认真履行职责,依法办事的。但是,置法律于不顾、只看当地政府领导眼色行事、帮助想“歪点子”、出“馊主意”、打“小算盘”等现象也时有发生。《通知》重申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必须依法行政,对土地利用情况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就是针对这样一些实际情况,进一步规范和强化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尽的职责。最近国土资源部和监察部的对五起公开调查的土地违法案件的处理结果,其中三名责任人属于或者曾经属于国土资源管理机构的负责人,其中,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因对郑州市违法批准征收占用土地建设龙子湖高校园区不依法履行监管职责,而使当值主要领导受到行政处分,这在全国查处土地违法案件的历史上尚属首次。

四是严惩土地违法行为。《通知》强调,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严格实行问责制,严肃惩处非法批准征收、占用土地等七种性质严重的土地违法行为,对于与政府有关的土地违法行为,不再拘泥于原有的责任追究条款,无需在查找会议记录、会议纪要、文件批示上兜圈子,通过问责即可追究有关地方政府、有关领导的责任。郑州市违法批准征收占用土地建设龙子湖高校园区一案,就属于《通知》中列举的非法批准征收、占用土地的一起典型案例。这起案件被国务院定性为:河南省政府对国家治理整顿土地市场和严把土地供应“闸门”的决策执行不力,有关负责人明示或默许违法批准征收占用土地,并决定对两名副省级领导干部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这是自《通知》发出后,因省级政府对中央的相关决策执行不力,有关负责人明示或默许非法批准征收占用土地,而追究副省级领导干部党纪责任的首起土地违法案件。这预示着今后发生土地违法违规案件造成严重后果的,不论涉及谁,都将依法受到严肃处理。

上一篇:竞争一确立,手续大不同 下一篇:视点文摘 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