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类型电影的文化透视

时间:2022-10-19 07:04:16

中国类型电影的文化透视

摘要 电影作为一种影像产品与一种文化产业,其生存与发展是与市场密切相关的。商业电影是电影市场意识的集中体现,类型片则是商业电影的主体,类型化是商业电影的基本特征。因而,类型电影对电影生产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但是中国类型电影的发展却一直步伐迟缓,本文将就这一现状背后深层次的文化和体制方面的原因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 类型电影;传统文化;市场体制

中国电影发展早期就开始培育民族电影类型,“中国类型电影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类型片的尝试,滑稽短片、社会片、爱情片、、稗史片、武侠片和神怪片相继推出,虽然尚未形成美国西部片那样鲜明的文化意义,但就表面形式而言,有些已可称为类型雏形”。紧接着日本侵华战争及解放战争的爆发直接导致了粗具规模的电影类型化进程的中断,然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类型电影的发展滞缓,甚至以“准类型”的形式存在,如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了与社会革命题材紧密相关的“准类型片”。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内地类型电影的创作停步不前,而香港、台湾地区,以武侠电影为代表的类型电影却获得了极大的繁荣,出现了张彻、胡金铨等著名的武侠导演。80年代之后的武侠片衍生出更多的形式,突出代表有成龙、周星驰等人的功夫喜剧、吴宇森等人的都市枪战片等。中国内地自觉的商业类型电影制作在9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明显地凸现出来,一些创作者出现了专门拍某一类电影的倾向,如冯小刚的喜剧贺岁片,张建亚的灾难片,冯小宁的战争片等,这些电影形成了自己一些比较鲜明的风格特征。

从总体上看,中国电影的类型开拓是不平衡的,在中国电影的产业格局中,个别类型长期持续并得到长足发展,如武侠片和,而有些类别则长期短缺,如科幻片、恐怖片等。尤其是中国内地,类型电影发展尚不成熟,缺乏经验。中国类型电影发展相对滞后,是由历史的、现实的原因造成的,最深层的原因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和中国电影市场体制的不健全。

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艺术的教育作用。在漫长的封建社会,艺术的主要功能在于有益教化,宣传正统思想。孔子以“礼乐相济”的思想,创立了我国最早的教育体系。这种传统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中国的知识分子,“文以载道”和“寓教于乐”的思想延续至今。这潜在地影响我国的电影创作,电影教化意识浓厚,类型电影商业性和娱乐性这两个最本质的特征无法获得广泛的认同。

十月革命后,苏俄在接管政权的同时,也把电影接纳为自己的政治工具。列宁认为电影不仅是娱乐,还是一个伟大的教师,在娱乐过程中铸造思想和强化价值观。和苏俄相似,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围的文化政策就将电影认为是“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是宣传党的政策的工具,政治是评价电影的第一标准。并尽早完成了对全国私有电影企业的改造,从而在体制上保证了我国电影政策和电影功能的有效实施。50年代前期,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等三次大规模的文艺斗争在文艺界爆发,在这种强大的政治意识形态氛围中,电影创作者出于生存的考虑,形成了一种“不求艺术有功,但求政治无过”的创作心态。所以,从当时电影的生产机制、消费机制及当时的社会文化语境看,类型电影形成和发展的必要的条件都是不存在的。

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的知识分子自古就有一种文人的清高,中国的电影工作者也一直有一种强调电影的艺术性而轻视其商业性的传统。第四代和第五代导演作为文化精英,他们非常推崇作者化和个性化的欧洲艺术电影。并且,随着第五代导演的作品在国际电影节上的屡屡获奖,他们把这种个人化的、定义为艺术电影的创作作为其创作的方向,而从内心拒斥类型电影的商业化和形式上的模式化。虽然随着时间的发展,类型电影的市场价值和娱乐功能逐渐得到广泛的认可,但这种以精英话语为主导的创作观念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类型电影的发展。第六代导演作为中国电影的新生力量,本可以为类型电影带来新的发展,然而在实际上,他们的电影却过于注重“表达对苦涩生命的原生态的模仿,突出人生的无序、无奈和无可把握,传达青春的焦灼与迷惘”,而缺少一种明确的市场意识和类型意识。在我国大多数导演的思维里,那种以市场为主导的商业观念不仅是淡定的,甚至是缺失的。因而我国的电影导演对类型电影的创作缺乏一种自觉的意识。

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主张“中和之美”,因此,中国传统艺术非常强调“温柔敦厚”与感染教化。在这种传统精神的影响下,类型电影的发展出现了一种“大而全”的类型综合化的现象。 “和美国电影的多类型模式化相比,中国电影却以单一型综合化为传统。在外形式方面,中国电影以正剧为主,兼容悲喜剧因素强调五味俱全。在内结构方面,中国电影崇尚寓教于乐、雅俗共赏的功能价值取向,以延续文以载道、礼乐教化的一赏传统――并且这种以儒文化为标志的综合式单一化类型,终于成为定于一尊的主流电影标准模式,贯串始终。”这种“大而全”的类型综合在最近几年的国产大片中有明显的体现。

武侠电影是中国电影史上长期持续、发展最为成熟的电影类型。自李安的《卧虎藏龙》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后,它对紧接其后的国产商业大片在题材及类型的选择上产生了相应的影响。从《英雄》、《十面埋伏》、《无极》至《夜宴》等,这些影片几乎都选择了武侠片或功夫片的类型外观。这些电影营造了奇观的场面,具有繁复绮丽的形式感,虽脱胎于武侠类型,但却消弭或弱化了武侠的人文内涵,没有深入理解和把握武侠电影的类型规范和美学传统,“以儒文化为标志的综合式单一化类型”的不足凸现出来。

以《英雄》为例。传统的武侠电影注重叙事的张力,注重正邪对决的高潮营造,而影片《英雄》的叙事是逐渐消解的,正邪难分,观众没有迎来正邪对决所营造的高潮的到来,造成了期待的落空。导演为了表述“和平”、“天下”的理念,挑战中国观众对武侠电影的观影期待和观影经验,解构武侠电影的类型规范,是深受传统的“中和”思想影响的体现。《夜宴》也选择了武侠古装的外形,借鉴了莎剧的故事,吸收西方宫廷的故事,又融入日本电影元素,然后强加一个复杂的内涵,影片看上去像一个大拼盘,中华古装外壳下缺少自己的文化内核。“类型化,电影类型化,就是研究电影功能要简单,你的电影拍给谁看,你这部电影的功能是什么,你不能附着过多的负担,我什么都想呈现,都想表达,我既是艺术家,又是哲学家,还是一个商业天才,那是不可能的。”综合式单一化类型想在一部电影中兼顾更多的功能,类型电影在这种创作目的中迷失了。

我国类型电影发展不够成熟的另一重要原因是与电影产业化体制发展不够完善密切相关的。电影是工业社会产生的艺术,电影产业是一个大量投资、按流程分工合作生产、个人买票完成消费的循环过程。类型电影是在美国的制片厂制度和明星制度发展成熟之后的产物。法国电影手册派的领军人物巴赞就对美国类型电影系统给予极大的重视,他认为是这个系统给了导演以创作自 由的基础。成熟完备的电影工业体系、健康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是类型电影产生发展的必要条件。类型电影规范化、标准化、工业化的生产,其前提必须是电影的产业化和市场化。电影产业作为一种文化工业的特殊性在于它对资本的高度依赖,只有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导演才能自由地进行电影创作的尝试。

据悉,2004年,国产影片生产212部,只有四十多部排上了院线的排片表,多数电影无缘与观众见面,而上映的四十多部影片中,也有3/4赔钱。2005年国产电影的产量达到三百多部,但其中大部分电影直接进入了仓库,根本无法进入院线发行。进不了院线的电影就难以收回投资成本。因而一部分无名导演的优秀作品难以真正与观众见面,观众在对这些导演的疏离中无形中认可了少数几个大导演的品牌,而一些原本占有较少资源的导演被长期排除在观众树立的坐标系之外。制片人也因此从商业因素及风险因素考虑愿意把资金投给大牌导演,而不愿把资金投给无名的导演去冒险。同时,在国产电影中,有一些民营资本进入电影创作,但他们的投资也只认名气,哪个导演名气大,就投资给谁, 这在整个电影系统中并不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大牌导演外的大多数导演难以争取必需的资金,没有资金的保障,也就难以拍出满意的类型电影。于是就出现了现实的恶性循环。

类型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世界电影史上,电影业发达的美国、印度、中国香港等地区都有着鲜明的类型片特色。……近来比较活跃的伊朗、韩国等地区的电影,支撑其民族电影事业的也是类型片,或类型特征突出的影片样式,如伊朗擅长儿童题材影片,韩国的青春片、都市喜剧片等。所以发展电影产业,不是要不要类型片的问题,而是个必须的问题。”类型电影形成的最重要的原动力就是商业因素,它归根到底是电影商品化的产物,它的这一特性使它能为民族电影工业的发展谋得物质资金,以及难得的市场竞争和运作的经验,因而对推动中国电影的商业化进程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推进中国电影的发展,加速类型电影的发展是必须且刻不容缓的。

要促进中国类型电影的快速发展,首先需要的是观念的转变。中国的导演必须抛弃对类型电影的偏见,正视类型电影的商业性和娱乐性,积极走类型电影创作的道路。好的类型电影既要体现出其商业特性与娱乐特征,也要蕴含一定的艺术性,即达到商业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一味地追求电影的艺术性,必将使电影陷入曲高和寡的境地,同时过分注重理念的传达,过分注重电影的教化作用,也必将不利于作为大众文化的电影的发展。应当把电影当作一种文化产业,以价值为坐标,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生产。根据不同观众群的喜好生产不同的类型电影,把长期持续的、具有历史经验的电影类型――如道德和武侠片――做得更完美、更精致,同时,根据时代的发展开拓新的类型,如科幻片、灾难片等,吸引新的观众群。

类型电影的发展需要电影市场体制的完善。我们必须把电影推到市场上去,根据观众的反馈改进发展,这才是电影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一个理想的市场循环,而不是单纯由某一个老板或某一个领导主观地决定拍什么类型、什么样式的电影。同时,类型电影的发展是一个量的积累的过程,只有生产了大量的类型电影,才有比较鉴别的可能。经过比较鉴别才能克服类型电影生产中的弊端,进而吸取其经验教训不断发展,电影发展才可能有质的飞跃。但生产大量的类型电影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这就需要尽早确立我国类型片的制作规范,完善其运作机制,实现国内商业电影市场的良性循环。制片人和投资者应该给有才华的、暂时无名的导演以发展的机会,然后再根据市场竞争的机制优胜劣汰。宁浩的《疯狂的石头》就是刘德华推出的“亚洲新星导”计划的成功典范。

同时,在电影体制方面,还应大力促进电影分级制度的形成。电影分级制度是以理性的思维、法制的观念促进电影类型化创作,既可以促进中国电影制片业的完善和发展,同时也可以达到保护特殊人群观影的目的。在我国如果无法促成分级制度最终确定,一是使得一些艺术工作者无法领略国外某些类型的电影艺术的发展,二是使得艺术创作者定位不明确,既要满足成年人观赏需要,又要考虑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没有更为自由的发挥空间。因此,促成分级制度的确立完善,也将一定程度上影响类型电影的创作发展。

在创作与受众的关系上,类型电影与市场和观众的针对性更加具体。因而,在现阶段,我们应该明确类型专业化的路线,我们的目标就是为观众提供明确的类型片选择对象。同时应该加强对观众观影心理的研究,正确预估观众的心理期待,既要呈现某一类型的类型规范,符合观众期待视野,又要在细节上不断创新、出人意料,带来一定的新鲜感,保持类型电影的吸引力,让观众感到最大限度地满足,从而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达成默契。在理论研究上还应该将各种类型的电影做分门别类细致入微地研究,掌握各种类型的特殊性和规律性,发掘各种类型开发的潜在性和可能性,并依据我国国情和观众的审美习惯扬长避短,在单一类型完善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类型电影整体多样化的规模。

我国的类型电影几乎与我国电影的历史一样久远,在影像媒介快速传播的时空背景下,在好莱坞大片和“韩流”汹涌进入中国的形势下,我们应该研究和借鉴类型电影的成功经验和创作规律,并努力从本国文化中吸取养分,从中国观众喜欢的影片中总结经验,完善和丰富中国的类型电影创作,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开拓一个新的空间。

上一篇:电视剧《大明宫词》中服饰文化和服饰色彩的运... 下一篇:论当代版画创造意识的拓展与动漫电影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