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配送检验检疫监管模式研究

时间:2022-10-19 06:51:06

上海国际配送检验检疫监管模式研究

【摘要】文章分析了现行的检验检疫监管模式与国际配送业务发展不相适应之处:传统检验检疫工作模式和国际配送业务发展的不适应;便捷通关时效性的要求决定了必须对检验检疫工作流程进行突破;划一的作业模式和多样的物流类型不相适应;各地检验检疫与海关通关合作模式不一。提出构建国际配送检验检疫监管新模式:凭申请备案,按评估实施;构建具有资质的机构管理考评,对国际配送企业实施诚信管理;先进行产品登记,将风险评估检测前置;加强体系监督,定期进行产品抽查。同时提出了国际配送检验检疫监管模式建设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国际配送;检验检疫;监管模式;特殊监管区

国际配送是相对于一般配送业务而言的,是指在国际间开展对货物的配送,实现货物跨国域的流动,也就是跨国界、跨地区的配送业务。上海市“十一五”以及“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重点建设外高桥转口贸易型的现代化国际物流基地,随着保税区物流产业的迅猛发展,其关税缓征政策使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和保税港区形成了极强的进出口贸易特别是进口货物的集散和辐射功能。许多国际著名公司将其在中国唯一的配送、分销中心设在保税区。世界最大的化妆品公司法国欧莱雅公司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内设立了全国唯一的分销配送中心;世界电器巨头日本索尼公司在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设立了全国第一家IPO(International Procurement Office)项目。这些企业的加盟大大促进了国际配送业务的迅猛发展。同时,保税区内开展国际配送的产品主要集中在汽车、化妆品、洋酒、预包装食品和医疗器械等高关税商品,从检验检疫角度来看,这些恰恰是涉及到安全、卫生的敏感商品,其中许多进口配送产品均为实施强制性认证或标签管理的商品。因此,研究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等特殊监管区内的国际配送检验监管模式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一、现有国际配送检验检疫监管模式的分析

随着现代物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国际配送中心的作用越发重要,国际配送业务成为了现代物流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产业之一。从检验检疫工作角度来讲,由于国际配送业务涉及的商品种类繁多,业务流程纷繁复杂,再加上现代物流业对高时效性、精细操作的要求,其中许多业务模式给我们传统的检验模式提出了全新的挑战,现有的检验检疫政策和工作模式在针对该种新兴业务模式上的行政法规和措施存在不适应性和局限性。 保税区和保税物流园区内开展的国际配送业务的发展形势及其发展特点,给检验检疫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物流产业竞争的关键是低成本,高流速。物流成本不仅包括仓储、运输费用等硬成本,还包括政策许可、通关查验手续等软成本。同样,影响物流流速的也不仅是企业的运营水平,还包括行政机关运作效率。以国际物流为主的保税区物流,与检验检疫工作有着密切关系:货物在“出入境”、“进出口”四道关时,实施“先报检后报关”,检验检疫通关是串联在整个用关链中的重要一环。本文对现行的检验检疫工作模式与国际配送业务发展不相适应之处,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传统检验检疫工作模式和国际配送业务发展的不适应

近年来,随着国外大型物流企业的入驻,出现了各种新型的物流形式,难以套用一般的检验检疫工作模式,如占外高桥保税区进出口额73%的配送分拨业务,货物从境外进区后分多批出保税区进入国内市场。有的一批货物可包括数百种品种,出区时有分批又有并批;有的经保税区仓储后直接出区,也有的简单加工后出区;有的一批货物从入境到全部分拨出区,时间跨度可达2、3年甚至更长时间。检验检疫历来实行的一般做法是“报检一批,检一批,放行一批”,显然是不能适应配送业务的多批次、分、拼复杂的业务模式。

2、便捷通关时效性的要求决定了必须对检验检疫工作流程进行突破

在众多的国际采购和国际配送中心,企业多采用准时化的订单驱动模式以降低库存成本,在国际配送业务中,成千上万的货物从接到出货指令后,分拣、包装、成箱并运送到用户,甚至直接分送到用户的生产加工流水线,整个过程是以小时计的。而目前检验检疫针对国际配送业务尚没有任何相对应的监管模式,采取一般的按部就班的在配送货物进出区时办理视同进出口的检验检疫通关手续,在时效性上根本无法满足国际配送业务的时间要求。

3、划一的作业模式和多样的物流类型不相适应

如上所述,保税区配送业务中有保税仓储、转口贸易、分拔配送等多样类型。相应对检验检疫工作的要求,包括:报检手续、检疫、检验以及监管等各方面工作,一是,要从配送物流业务的特殊性和实际情况出发,不能机械地照套一般的做法。二是,不能用划一的作业模式和要求套用各种物流类型。如:同样是保税区入境的涉及“3C”认证的产品,用于企业维修用和销售到区外的货物,受理报检和检验的要求就不一样。

4、各地检验检疫与海关通关合作模式不一

海关、检验检疫,是货物通关链中最重要也是关系最密切的两个环节,该两个环节协调、衔接得是否顺畅是影响物流通关效率的关键。质检总局和海关总署曾就通关合作方式联合发文作过规定,但未对保税区特殊模式作过规定。实践中,各地检验检疫和海关因地制宜摸索出各自的合作模式,但不统一,也不规范。近年来,各地检验检疫和海关在改革通关作业和电子通关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往往一方改了,另一方未作相应的调整,反而造成通关瓶颈,给企业带来不便。

二、国际配送检验检疫监管新模式的构建

随着国际配送业务的飞速增长,检验检疫面临着对其传统工作模式进行突破的严峻挑战。因而,要从改革的机制和程序上,在加大国际配送业务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出一个先行先试,具有示范意义的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本文以“有效监管、方便进出”为原则,提出以下建议和方案:

1、凭申请备案,按评估实施

对于国际配送中心应该采取向检验检疫机构备案的方式,国际配送中心必须先提出申请,要求检验检疫对其物流中心采取新的监管模式,经检验检疫部门或其委托机构评估后,决定是否采取新的检验检疫国际采购监管新模式,这样有利于防止其他非国际配送货物“借道”进出口。对于未申请备案的国际配送中心视同未采取直接配送模式,其货物按照一般货物管理。

上一篇:新疆高耗能行业节能减排探析 下一篇:从春节和圣诞节来看中西方的节日文化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