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和智慧与教育同行

时间:2022-10-19 04:06:14

让爱和智慧与教育同行

摘 要:在不断地实践探索中,让我明白了:要成为一位智慧爱心型的优秀班主任,必须在专业道德上,以学生为自己的生命;在专业知识上,提升先进的教育理念,储备教育科学知识;在专业能力上,做教育研究的先行者;在专业文化上,做教育理论的创生者;在专业智慧上,做教育智慧的生发者。

关键词:智慧;爱心;教育学生

班主任,作为一个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其工作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必须用智慧和爱心经营班级。多年以来,我一直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智慧爱心型的优秀班主任。

一、善于运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古语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班主任“身体力行”对学生行为影响的重要性。我的人生信条是“认认真真做事,坦坦荡荡做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我虽不是一位品德极为高尚的施政者,但起码要做一位优秀的传道者。

本学期为了使我所带的二(1)班的学生在思想与学习上都能有一些长进,我先从德育入手,强化德育教育,实实在在把德育摆在第一位。为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因此,要求学生勤奋守时,我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从不迟到一分钟,从不拖堂一节课;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我先做到在校园碰到学生,主动微笑向他问好;要求学生团结互助,做到学生有困难,我决不袖手旁观,而要热情帮助……正是在平日的工作中,力求用我的做人标准与个人的人格魅力去影响我的班级,去熏陶我的学生,我所带的班级才一天天进步起来。

二、巧妙运用言语、目光激励学生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当一个孩子跨进学校的大门成为你的学生时,他无此信任你,你的每一句话对他来说是神圣的真理。在他看来,你就是智慧、理智、道德的典范……”

在我们班上有一名学生叫赵锦,长得高高大大,很是调皮,在课上总是停不下来,爱做小动作,并且还去打扰他的同桌。在开学一个星期后,我把他叫来了。他一进来就摆出一副无所谓的态度,我对他说:“坐下来,我们俩好好谈谈。”他很吃惊地坐下来。“老师想请你说说自己的优点。”“优点?我没有优点!”“怎么会呢?我觉得你有好多的优点:你能够主动帮老师的忙,搞卫生时,你能主动拿拖把去拖地……”我把他身上的闪光点都一一讲出来,听着听着他终于知道,原来老师时刻在关注他,还感觉到老师有点喜欢他。所以在谈到他的缺点时,他能认真听取,并下决定从此改正错误。在与赵锦的互动中,平常的谈话、聊聊他爸爸妈妈的工作等,这些春风化雨般的言语,让他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老师对他的重视和关心。

孩子在教师的赏识激励下,就会有相应的积极表现,潜能就会像火山爆发一样。无论是赵锦,还是和赵锦一样的孩子,都需要教师关注的目光。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他们都需要教师的关心和认可,需要教师的呵护和鼓励,即使因为无心犯了错误,也需要我们教师温和地指出,他们需要的是引导而不是指责,是真诚而不是伪善。少一分苛求,多一分理解;少一分批评,多一分宽容;少一分指责,多一分尊重。一个小小的动作,一句温馨的话语,就是他们所需要的,就是他们所渴求的,就能让他们绽放出生命的光彩!

三、努力调动积极因素经营班级

由于班中学生的个性各不相同,要使全班几十名学生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时时事事都能保持步调一致,就必须有一支过硬的班干部队伍,班干部队伍一旦建立起来了,班级领头羊的地位也就有了确定,相应的,班级的班风、学风也会随之改变,越变越好。

“不能总是牵着他的手走,而是要让他独立行走,使他对自己负责,形成自己的生活态度。”

这是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过的教育名言。当班干部队伍建立起来后,我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让他们知道各自的职责,再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指导、纠正后,我就开始试着让班干部接手了,班级中的纪律、早读的领读等,班干部都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渐渐地,我觉得班主任工作做起来毫不吃力,十分轻松。

在本学期,我们二(1)班也来了次班委改革,在班长职位后面,又增添了一名“值日小班长”的岗位,由学生自己来报名竞选,协助班长管好班级中的卫生、早读以及纪律等工作,小班长值日一天,负责班中一天的大小事。一周选出最佳值日小班长。这样的举动,大大地调动了班中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有了越干越有劲的氛围,都能把做到值日小班长作为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即使是短短一天也干得格外起劲。

在实施值日小班长之后,我自己也开始总结了班级班风的创建:只要在实施前精心导航,善于用人,接着千方百计去建设一个团结奋进的好集体,这样对于班级的管理,就能事半功倍,水到

渠成。

如果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话,班主任就是总设计师。我们要把班级繁琐的工作设计好,学会科学管理班级工作,工作起来才能井井有条。相信只要我们行动,就会有收获,我们都可以成为一个与教育同行的智慧爱心型班主任!

(作者单位 江苏省张家港市沙洲小学)

上一篇:境、浸、竞――诗文诵读三重奏 下一篇:小学英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