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农民雕刻“宝座”出国门

时间:2022-10-18 09:00:50

乡村农民雕刻“宝座”出国门

他雕刻的绿松石底座,有栩栩如生的“迎客松”、“中国版图”及各式各样的花卉等,各类奇形怪状的木头在他刀下变得龙飞凤舞、争芳斗艳。他为各式各样的绿松石配上了精致的木雕底座,使美轮美奂的绿松石锦上添花……

一位乡村木雕师傅痴迷雕刻30余年,中央电视台摄制组为此曾专题采访,在中央电视台第二频道“中华百绝”栏目播出。他每年雕刻的各类雕饰多达1000余个,为一批又一批的绿宝石制作精美嫁衣——绿宝石底座,他就是今年59岁的刘兴成,被人们风趣地称呼为“宝座大师”。

家庭熏陶,梦想成就艺术路

刘兴成出生于湖北省竹山县楼台乡档鱼村,楼台乡是久负盛名的文化艺术之乡。刘兴成的爷爷刘朝顺是当时竹山县著名的木雕大师,刘朝顺等一大批民间艺人在雕刻、剪纸等方面声誉卓著。木雕师傅,在竹山的乡间被人们称为细木匠,以区别于只会解木板、打柜子的普通木匠。尤其是刘朝顺拿手的吉祥如意等图案的雕刻令人赞叹不已,刘兴成的父亲对木雕也情有独钟,母亲擅长绘画。

受父辈的熏陶,刘兴成从小就爱刻刻画画。他性恪内向,在上小学时,每逢课间活动,小朋友们围在一起跳方格、跳皮筋、跳绳,他却悄悄从老师的粉笔盒里拿几支粉笔,用削铅笔的小刀,照着课本上的图画刻呀、画呀,一些小作品引起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极大兴趣,大家纷纷欣赏,赞叹声增强了他的自信心。上了初中后,他开始在橡皮上刻,刻的内容也日渐丰富,花鸟虫鱼,飞禽走兽,无不惟妙惟肖。后来他还给同学们在橡皮上刻名章。谁能得到他刻的名章,一定会让其他同学羡慕。

刘兴成的每一件小作品完成后,都能得到父母的鼓励和指导。他思考着:人活一辈子,应该干点想干的事。他想到了木雕,决心已定,经济拮据的他自费订阅了《王家黄杨木雕艺术》《家具烙画图集》《玉雕图案》等专业刊物,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他学得如痴如醉,边学边练。手磨破了,从不叫一声苦;活儿干疲惫了,从不叫一声累。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木雕技艺日臻成熟。

20世纪90年代初,刘兴成在竹山县城开办了当地第一家仿古家具店,一件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都出自他之手。大者气势磅礴,小者玲珑剔透,都堪称为鬼斧神工之佳作。仿古家具、木版画等艺术品,大家争相购买和收藏。

宝石底座,打造木雕一片天

1998年正月,求贤若渴的竹山县某企业总经理邵忠文,为解决绿松石工艺雕刻人才紧缺、附加值不高的难题,多方打探,聘请刘兴成到公司担任木雕师傅。

竹山县位于鄂西北秦巴山区腹地,东邻房县,北界郧县,西北邻陕西省白河县,西交竹溪县、陕西旬阳县,南接神龙架林区和重庆市巫溪县。地处鄂西北山地,北属武当山,南属大巴山。中国70%的绿松石宝石产量就出产在这个鄂西之县,该县又被命名为“中国绿松石之乡”。由于全世界90%的绿松石产量又出在中国,而该县这个“中国绿松石之乡”的产品也远销美国、加拿大、中美洲、南美洲、中亚、欧洲和非洲等广大地区,所以竹山县这个“中国绿松石之乡”的一举一动都事关世界绿松石市场的价格变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该县也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绿松石之乡”。

刘兴成说:“好马配好鞍,宝石配美座。”要把竹山的绿宝石推向市场,走出国门,宝石底座的设计制作尤为重要。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从不打牌闲聊,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木雕的研究、设计、创作上,在他的心灵深处,木雕艺术就是他的生命。

衡量一个人的木雕水平的高低,要看他用不用砂布。其实木雕就像书法,书法有笔锋,木雕有刀锋。一般的木雕艺人由于刀工不细,雕出来的作品非常粗糙,于是就借助砂布进行打磨,这样,作品虽变得光滑细腻,但刀锋也荡然无存。真正的木雕高手刀工细腻,从不会借助砂布来打磨所刻作品,所雕刻的作品既精细动人,刀锋也跃然闪现。

现在,雕一副作品,刘兴成从不画草图,只用刻刀信手刻来,他托出一副“八仙过海”作品给记者欣赏,八位仙人,表情各异,衣袂飘飘,云彩浮动,整副作品运用镂空手法刻出,复杂但又异常细腻动人。

刘兴成雕刻的绿松石底座,有栩栩如生的“迎客松”、“中国版图”及各式各样的花卉等,各类奇形怪状的木头在他的刀下变得龙飞凤舞、争芳斗艳。他为各式各样的绿松石配上了精致的木雕底座,使美轮美奂的绿松石锦上添花。经他配置底座的绿松石,具有极高的观赏保存价值,销往全国各地及欧洲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备受消费者青睐,许多绿松石收藏者登门订购他配置底座的绿松石。

刘兴成每年雕刻的各类雕饰多达1000余个,近年来,他又在木雕基础上潜心钻研玉雕技术,制作的“宝璧”、“玫瑰”、“武当毫”、“黄鹤楼”、“女娲补天”等绿松石工艺品栩栩如生,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亲睐。中央电视台摄制组为此曾专题采访,在央视第二频道“中华百绝”栏目播出。

谈及今后的打算,刘兴成说:“让世界了解竹山,让竹山走向世界,绿宝石是一座友谊桥。为了带动乡亲们走向共同富裕,我不会放弃手中的刻刀。”

上一篇:母亲当“老板” 下一篇:知青生活中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