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从这里走向世界

时间:2022-10-18 03:29:58

上海:从这里走向世界

The Greatest City of the Far East(远东最伟大的城市)。

Paris of the Orient(东方巴黎)。

魔都。

这些形容词汇共同指向一个城市——中国上海。

这些评价来自西方或日本,无一不突出了上海从上世纪开始就凸显的国际范儿。前卫开放的城市文化特点让你置身上海便可触摸世界。

解读一座城市,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来看,让我们把目光投射到文化生活的层面,看看上海与世界接轨的脉络。

远东第一乐府

电视剧《金大班的最后一夜》的莺声燕语,电影《天堂口》的香鬓俪影,舞台剧《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的姐妹情深——在无数影视舞台作品中,你都可以感受旧上海“百乐门”的音乐风采。百乐门的兴起,繁荣了中国流行音乐,吹来了一股洋气的清风。

1932年,中国商人顾联承投资七十万两白银,购静安寺地营建Paramount Hall,并以谐音取名“百乐门”,1933年正式开业。百乐门当年举行开张典礼时,上海市长吴铁城亲自出席发表祝词。到百乐门跳舞一时成为上流社会时尚,许多名人留下踪迹:张学良、徐志摩时常光顾;陈香梅与陈纳德的订婚仪式在此举行;卓别林夫妇访问上海时也慕名到此跳舞。百乐门还拥有许多出色歌星,梁实秋晚年的妻子韩菁菁11岁那年,就曾在3000多名应考者中脱颖而出,成为百乐门“一代歌后”和“大众情人”。

当时的月收入高达三千至六千元,是普通职员的十倍以上。那时来自欧、美、俄、日各国的、歌星如花似海,把这个国际化大都市装点的分外明艳。极盛时的上海百乐门,与巴黎红磨坊、纽约百老汇齐名,被称为“远东第一乐府”。当时的百乐门不仅雇有外国乐队演奏,还组建了第一支华人爵士乐队——吉米金乐队,百乐门也因此成为中国爵士乐的起源地。

上海市静安区文物史料馆夏志平主任介绍,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百乐门充满海派风格的爵士乐在多部电影中出现,百乐门音乐也开始自成流派,推动上海甚至是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夏志平说,不同于西方爵士乐,百乐门音乐吸收了中国民间音乐、戏曲等元素,充满了中西合璧的味道。

《夜来香》、《玫瑰玫瑰我爱你》、《夜上海》、《不了情》……一首首经典金曲,唱尽旧上海的繁华美梦。

美国乡村音乐、俄罗斯小调、意大利民歌乃至欧洲轻歌剧……百乐门证了旧上海娱乐文化的多姿多彩。

1952年百乐门改为红都电影院,这一沉寂就是几十年。2003年7月28日,经内部重新修缮,上海百乐门大舞厅近日以崭新的面貌再度迎客。

国际文体活动大舞台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上海以其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日新月异的变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际目光,越来越多的上海元素体现着国际化带来的效率和新兴气息,上海正在向世界展现全新的国际化名片。

其中最闪亮的品牌,莫过于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创办于1993年,是经国务院批准、国际制片人协会同意的中国第一个的国际A类电影节,每两年一届,从第5届(2001年)起改为每年举办一届。经世界国际制片人协会的严密考查和论证,已被列入世界九大国际电影节之列。而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开幕红毯被称为“亚洲第一红毯”。

2012年,第1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成功举办。在这个平台上,一大批重量级国际巨星如奥斯卡最佳导演获得者李安,法国的国际电影大师吕克·贝松、英国著名导演安东尼·明盖拉、香港导演徐克、大陆导演冯小刚等“大腕”,让电影节熠熠生辉。经过近20年发展,上海国际电影节以海纳百川的风范,充分发挥文化推广、产业集聚和经济带动功能,被业内誉为全球成长最快的国际电影节。

上海国际电影节只是上海众多文化体育赛事当中的一个。近年来,各种国际性赛事纷纷落户上海,为上海的国际化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仅在2004年,从F1中国大奖赛、NBA中国赛、F1摩托艇赛到世界女子壁球精英锦标赛,V8国际超级房车赛中国站比赛等等,上海度过了一个体育大年。诸如此类的还有世界田径黄金大奖赛,世界男女沙滩排球巡回赛,2005在上海举办的国际、国内大赛有30多项。网球大师杯重回上海,F1中国大奖赛创造了中国体育史上的两个纪录:现场观众15万人、门票收入3个亿。

这些国际顶级大赛背后,意味着更多:全球电视转播、西方主流媒体云集、作为赞助商的世界500强跟随比赛来到上海。全球500强企业已经有将近300家来到上海,已有世界156家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上海,其中62家设立了分行。

根据国际化大都市每年举办国际会议的公认标准,上海近年每年举办90多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已经达到国际化标准。

居委会来了“洋”委员

国际化的痕迹不仅仅存在上海的历史记忆、社会大型活动中,还深深渗透到上海人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融入上海本地的生活中,他们甚至“打入”了上海居民生活的重要机构——居委会。

早在2002年,上海就出现了“洋”居委会委员,当时来自澳大利亚从事保险事业的JASON就担当起上海浦东仁恒小区的居委会委员,好好地体验了一把“为人民服务”的热情。

据媒体报道,上海浦东仁恒滨江园区目前有1944家住户,在常住的4860个居民中,50%为外籍人士,来自40多个国家的居民组成了一个小小的“联合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印度……各色红头发、绿眼睛、白皮肤、黑皮肤的人在这个小区里随处可见。这个绿化率达到60%的花园小区特别受到外籍人士的青睐。

在上海,这样的小区并不少见。在浦东,这个十几年前还并不让人看好的地方,今天则分散着30多个国际化社区。外籍人士的比例占据了30%的古北新区因为有着60%的外籍人士居住,有些小区外籍人士更是达到了100%,这其中有以欧洲人为主,也有以亚洲人为主,更多的则是“联合国”式,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群居在一起。

据上海市外国人就业中心的最新数据表明,截止到2006年6月30日,来沪就业的外国人累计总数已达到9.2万名,目前实际在沪就业的外国人有5.1万人。他们来自152个国家,大都是在外企和合资机构任高级管理和技术人员。他们的出现建成了一个个国际化社区,这也成为上海一道独特的风景。

上海大学胡申生教授认为,都市国际化的最显著的一个标志就是外籍人士占总人口的比例,他说,众多外籍人士在中国购房、居住,学习中国的文化,体会中国社会的悲欢离合,融入中国的生活,甚至将自己的孩子也接到中国来学习,上海国际化的脚步是毋庸置疑的。

如今,在上海与“老外”一起工作,听他们用纯正的英语讲课,去各色风味的餐厅享受各国美食,接受“老外”们的服务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事实上,上海这个中国的窗口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非常熟悉这样的场景,只是现在他们生活得更加深入而已。享受“洋打工”服务已经成为百姓生活的一部分。

上一篇:中信书店:潜入机场的营销突围 下一篇:难及格的财富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