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时间:2022-10-18 03:03:55

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寻求生存的重要条件,我们任何一个人,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不可缺少这种创新能力,都不可缺少这种应变素质。它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综合素质。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呢?

一、努力为学生创造气氛与环境,呼唤学生的创新意识

搞好校园环境布置,让学生在良好的创新环境中,感受到整个校园浓浓的科技创新气氛。可以在显要位置张挂古今中外科学家的画像和名言;可利用墙报、黑板报等定期摘录科学家的名言;可引导学生将科学家的名言摘录在自己的日记本扉页上,作为激励自己奋发上进的座右铭,使之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激起他们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的信念,进而产生浓厚兴趣,孕育创新意识。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让他们从小具有创造发明的志向,善于创新,敢于尝试,不怕失败,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等优良品质,并善于把崇高理想和优良的个性品质融于创新教育活动之中。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最复杂、最高级的思维过程,是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是人智力的核心,也是创新素质的重要内容。学校及教师力图通过外在环境与情境创设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意义。

二、在课堂教学中抓住契机,培养创新能力

1.创设情境与氛围

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教学初探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建立师生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对生动、具体、形象、色彩鲜艳的事物感兴趣,因此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为教学提供文本、图片、静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教学信息,创设学习情境,以激发学生兴趣、突破教学重难点、优化教学方法,进而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他们带着自己的知识、思考、灵感、兴趣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学呈现要体现丰富性、多变性、复杂性,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模式。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对教科书进行大胆的自我理解、解读、质疑,尊重学生感受与个人见解。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利用学生所学知识,对实际操作进行分析,充分讨论,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允许学生自由、充分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

教师在教学时,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想象思维、发散思维、联想思维、类比思维、逆向思维的训练,让学生不拘泥于现成的结论,善于应变,敢于创新。教学设计中,教师抓住“情景激趣”“自学质疑”“协作学习”“会话表达”“议论评议”“发散思维”“迁移联想”“片段写作”“短剧表演”“自由辩论”“归纳总结”等环节,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使课堂气氛更活跃,形式更活泼,解除束缚学生思想和行为的绳索,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蓬勃的创造力。

创设师生互动机会,促进教师与学生建立密切、合作的教学关系,完成学生获取知识的意义建构。这既是教学手段,也是教学目的。创新学习课堂中,以学生差异发展为起点,通过讨论、辩论使每个学生充分发展,教师导趣、导疑、导思、导创,鼓励质疑,开发奇思异想,为学生营造和谐、愉快的氛围,使其思维活跃,勇于、乐于展现思维火花。

3.激励学生动脑,培养思维习惯与能力

鼓励学生多说、多想,开发学生的头脑。许多优秀的文章总是留下许多空白之处让读者去遐想,去回味,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这些空白去思考、想象,让学生去创造;组织学生在矛盾的语言或因果关系中去思考,培养学生根据现有信息及知识点进行思维创造,解决文章中作者“匠心独运”的构思或情感思维性;鼓励学生多提问题,问题本身便是学生在思考之下打开创新之门的开始。教师要凭借敏锐的发现与感悟积极寻找知识中的创造性教育点,采用启发、引导的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能以最大的兴趣投入到学习之中,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培养、训练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有很大好处。

4.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让学生在做中学。”荀子说:“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行之,明也。”动手实践,把学生带入情境,使之在求知欲驱使下学习,促进思维活动,发展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让学生有机会观察到丰富多彩的自然现象和让他们亲手做实验,可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而这两点是创新能力建立的最重要元素。在实践中学生通过努力,实际体验生活、完成任务,不仅锻炼洞察力和注意力,同时也能掌握做事的方法,增强智慧及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形成忍耐、自强、自信等品质。

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科技启蒙、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学校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增长学生的才干,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上一篇:初中生英语语感培养初探 下一篇:让学生在实践中学数学、用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