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意义

时间:2022-10-18 02:14:43

糖尿病患者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意义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检测指标。通过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可以了解糖尿病患者过去2~3个月内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它不受患者偶尔一次的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响。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证实,糖化血红蛋白每下降1%,糖尿病患者发生死亡的几率就会降低21%,发生心肌梗死的几率就会下降14%,发生中风的几率就会下降12%,发生微血管病变的几率就会下降37%,需要做白内障摘除手术的几率就会下降19%,因周围血管疾病而导致截肢或死亡的几率就会下降43%,发生心力衰竭的几率就会下降16%。

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需要氧和葡萄糖,这两种物质都是通过血液循环被运送到全身各处的。人体的组织细胞得到氧和葡萄糖后,才能进行正常的代谢并发挥正常的功能。血红蛋白(Hb)是红细胞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蛋白质,它能与氧结合并将氧运送到全身的组织细胞内。血红蛋白除了可与氧结合外,还能与进入红细胞内的葡萄糖结合。在高血糖状态下,进入红细胞内的葡萄糖与血红蛋白结合后会生成糖化血红蛋白,而较高水平的糖化血红蛋白能维持接近3个月的时间(相当于红细胞的存活时间)。因此,如果糖尿病患者在两周前出现了血糖明显升高的情况,其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就会随之升高(含有糖化血红蛋白的红细胞在血液中也会存活较长的时间)。如果患者的血糖恢复到正常的水平,两个月后其体内含有糖化血红蛋白的红细胞就会逐渐被正常的红细胞所取代,其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也会逐渐降到以前的水平。

由此可见,糖化血红蛋白是一个评价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若将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结果与患者血糖的常规自我监测结果进行对照比较,则有助于医生为糖尿病患者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从而能使其血糖得到较好的控制,并可降低其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

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建议,糖尿病患者应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内。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和我国的《糖尿病防治指南》一致建议,糖尿病患者应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以内。当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小于或等于7%时,说明其血糖控制得比较理想。如果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大于或等于8%时,则说明该患者需要加强血糖的控制。如果糖尿病患者已将血糖控制在标准的水平上,并且其血糖控制得比较平稳,那么该患者每年至少应该检测两次糖化血红蛋白。那些需要改变治疗方案或者血糖控制得不稳定的糖尿病患者以及正在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应该每3个月检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患者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在于,如果患者的血糖水平一直控制得比较好,而其糖化血红蛋白偏高,则说明该患者平时对血糖的监测可能不够全面(如只检测空腹血糖而忽略了餐后血糖的检测),或者可能是患者使用的血糖仪所测出的数值不够准确(如机器发生老化、试纸受潮或过期等)。如果糖尿病患者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均在6%~7%之间,而最近一次为8%以上,这表明该患者以往的治疗方案已不能较好地控制血糖了,需要重新调整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只能反映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平均值,如果糖尿病患者经常出现低血糖或高血糖的情况,那么该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完全有可能在正常的范围内。在这种情况下,该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就不能反映其真正的血糖水平了。此外,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还可受红细胞的影响,如果糖尿病患者合并有影响红细胞质和量的疾病(如肾脏疾病、溶血性贫血等)时,那么,该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就不会反映其真正的血糖水平。■

上一篇:对症运动能防治多种病 下一篇:中老年人如何进行柔韧性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