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突发公卫事件的风险沟通机制探讨

时间:2022-10-18 06:22:15

学校突发公卫事件的风险沟通机制探讨

【摘要】介绍风险沟通理论及其研究现状;从风险沟通理论的视角,提出建立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置中的风险沟通机制的方法:明确学校突发公卫事件中风险沟通目的与目标,建立风险沟通工作队伍,制定风险沟通信息处理与流程,确定不同风险情景沟通策略,开展针对学校教学人员和学生及其家长的风险沟通相关培训和教育。

【关键词】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风险沟通 沟通机制

中图分类号:R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6-304-02

Thoughts for constructing risk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in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in school

Wang Zhangze

【Abstract】Introduce risk communication theory and its research statu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heory of risk communication,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a methods of risk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i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disposal: define goals and objectives of risk communication in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in school, establish the risk communication work team, formulate risk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release process, determine the different risk scene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campaigning risk communication related training and education for school teaching staff and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s.

【Key words】public health emergency in school, risk communication ,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近年来,随着社会和家庭对儿童与青少年健康的普遍关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逐渐受到政府与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学校是一个人群聚集的特殊场所,学校里的人和物时刻与外界都发生着交往,容易产生疾病的流行与暴发,尤其是中小学生这一易感人群,有较强的不稳定性和不可预见性,故这类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危场所[1]。就卫生部门而言,对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合理及时处置是公共卫生应急处置、疾病控制机构以及卫生监督机构的重要任务。伴随着近年诸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不断涌现,风险沟通理论逐步被引进和应用到事件的处置过程中,风险沟通的作用其实就是增进利益相关者的互信,形成合力共渡风险。有研究表明,有三方面的因素影响风险认知的形成[2]:一是风险事件本身的特性;二是受众背景特征,如个体的某些人格特征或者认知偏差的影响;三是两者的交互过程所产生的作用。因此,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关于事件风险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并在一定情况下直接决定着事件处置产生的社会影响大小。然而目前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管理研究多关注于风险识别、评估、处理等制度或技术层面,卫生部门与学生家长之间风险沟通方面的研究较少。鉴此,笔者就风险沟通理论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1 风险沟通理论及其研究现状

美国国家科学院对风险沟通作过如下定义:风险沟通是个体、群体以及机构之间交换信息和看法的相互作用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多侧面的风险性质及其相关信息,它不仅直接传递与风险有关的信息,也包括表达对风险事件的关注、意见以及相应的反应,或者国家或机构在风险管理方面的法规和措施等[3]。在技术视角下,风险沟通通常被视为风险专家经由媒介向大众提供风险信息的活动,其本质是信息流动。风险社会理论视野中的风险沟通则强调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平等、开放、公开的交流,其目的是维持社会群体之间社会关系的质量,增进相互信任[4]。研究表明[5],风险沟通对风险认知有直接影响,风险沟通方式不当,极易导致公众产生认知上的偏差。因此,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处置主体能否有效地将事件处置的有关风险信息传递给学生家长,进而帮助大众建立理性的风险认知,产生恰当的心理行为反应,就成为一个事件能否得到恰当处置的关键。

20世纪80年代中期风险沟通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6]。美国建立了一批进行风险沟通的基础研究和应用中心,他们为企业和政府的风险沟通提供指南和实际建议。美国学者在探讨风险沟通问题的过程中建立了4个基本的理论模型(风险认知模型、心理噪声模型、负面特性主导模型、信任决定模型)[3],这对更好地思考和评价风险沟通过程的有效性提供了基础。另外,国外很多学者不仅强调风险沟通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也非常重视在医疗领域发挥风险沟通的作用。如Schapira等[7-9]对风险沟通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定量研究。相对于国外而言,我国对于风险沟通的研究起步较晚且多是基于公众的心理学范畴,但风险沟通也逐步成为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谢晓非等[10]以SARS危机为背景,通过探讨信任和社会心理支持两个主要因素的效应,分析“以受众为中心的风险沟通”方式在SARS危机中的表征。梁哲等[2]从心理学角度阐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风险沟通难题,报道了心理学界对风险认知及行为决策方面所积累的研究成果。

2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风险沟通机制运行方法

2.1 明确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风险沟通的目的与目标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风险沟通目的主要是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及时、有效地开展风险沟通及相关健康教育活动,最大限度地预防或减少由风险事件导致的危害与影响。其目标主要有:一是增进处理主体与学生家长或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关系;二是提高学生家长或利益相关者对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认知,普及其预防和应对的关键知识,降低其对风险事件的恐慌与焦虑;三是提高学校及其管理部门及有关医护人员对风险事件的防范意识,减少由学校及其管理部门的不当行为导致的风险事件,全面保障学生的安全和健康。

2.2 建立专门的风险沟通组织

一是建立由教育部门分管领导和学校行政领导组成的专门风险沟通小组,其主要职责是定期收集事件处置各个环节相关的风险沟通核心信息,及时根据核心信息对事件处置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并通过学校网站及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与教职工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二是建立专门的风险沟通监测小组。当事件处置过程出现相关风险时,通过现场访谈、电话访问等形式监测和了解学生家长关心的问题、宣传教育的效果及相关反馈意见等,并及时向风险沟通小组提供监测结果。需要明确谁负责监测学生及其家属、谁负责分析、谁负责将分析结果反馈给风险沟通小组等责任分工,做到责任明确。三是成立风险沟通专家小组,该组需由多领域的专家组成,包括临床、健康教育、心理干预、教育、传播等,负责为风险信息沟通提供技术支持,包括审核风险沟通的信息与材料等。

2.3 制定风险沟通处理与流程

建立风险沟通相关组织后,需要对这些组织的运行机制和流程进行设计,才能保证各个组织高效有序的运作。一个有序的信息(包括文字内容及有形的材料)采集、编辑与审核、处理与的流程是有效进行风险沟通的首要前提。在整个流程中必须明确每个流程的责任及权限、信息处理的时限,以及信息前的审核程序,以确保准确、及时传递事件处置的相关风险信息。风险沟通组织部门的运行流程见图1。

图1 风险沟通组织运行流程图

2.4 确定不同风险情景沟通策略

专家小组应根据既往类似情况及有关资料预先设定事件处置中各种可能存在的风险情景,并讨论应对策略或原则,作为风险事件出现时应对的指导思想与方针。风险情景设计完成后,到现场对学生及其家长代表进行需求访谈,以预测他们在不同情景下最关心的问题及核心信息需求,并根据沟通对象的反馈进行信息调整,以确保沟通的信息准确、及时、可信度高,并能满足大众的信息需求。最后,依据事件处置中的不同风险情景制定针对不同人群的风险沟通信息框架,并确立各自的沟通策略和沟通方法。

2.5 开展教职工和学生家长的风险沟通能力培训和教育

确立风险沟通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及沟通策略后,更重要的是对教职工和大众开展关于风险沟通能力的教育和培训,切实提高学校教职工的风险沟通能力,增进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信任关系,减少风险事件发生。一方面,对学校教职工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沟通培训,定期请教育、传播、心理干预等方面的专家讲授有关风险沟通理论知识及沟通策略与技术;组织学习各项规章制度,要求教职工熟练掌握风险沟通的相关规定及程序;设计情景进行考核,以提高教职工风险沟通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不仅与学校有关,还与学生及其家长缺少防范意识有关。因此,还需加强学生及其家长的相关宣传教育,将有关的风险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及其家长对学校和教职工产生信任感和认同感,最终形成防范风险的共同体。

参考文献

[1] 罗春燕,朱明若,张胜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的风险沟通与决策[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9,26(9):578-580.

[2] 梁哲,许洁虹,李纾,等.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风险沟通难题――从心理学角度的观察[J].自然灾害学报,2008,17(2):25-31.

[3] Slovie P. Perception of risk [J]. Science, 1987, 236(4799):280-285.

[4]Covello V T, Peters R G, Wojtecki J G, et al.Risk communication,the West Nile virus epidemic,and bioterrorism:responding to the communication challenges posed by the intentional or unintentional release of pathogen in an urban setting[J].J Urban Health,2001,78(2):382-391.

[5]强月新,余建清.风险沟通:研究谱系与模型重构[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61(4):501-505.

[6]克里姆斯基・戈尔丁.风险的社会理论学说[M].徐元玲,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78.

[7]Visschers V H, Meertens R M, Passchier W W, et al. Probability information in risk communication: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literature[J].Risk Anal,2009,29(2):267-287.

[8]Schapira M M, Nattinger A B, McHorney C A. Frequency or probability? A qualitative study of risk communication formats used in health care[J]. Med Decis Making,2001,21(6):459-467.

[9] Dolan J G, Iadarola S. Risk communication formats for low probability events: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patient preferences[J].BMC Med Inform Decis Mak,2008,8:14.

[10] 谢晓非,王惠,任静,等.SARS危机中以受众为中心的风险沟通分析[J].应用心理学,2005,11(2):104-109.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浅谈提高护生实习期间临床带教质量的几点体会 下一篇:手术室不安全因素分析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