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体育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的模式探析

时间:2022-10-18 05:51:40

阳光体育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的模式探析

摘要:.“阳光体育运动”不仅是学校体育发展的强动力, 也是社会体育、竞技体育的基础。:依据当前普通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和自卑的心理现状,以“阳光教育论”为指导思想,从教学需要、社会需要、学生需要出发,探析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转变和改革,提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及心理健康。

关键词:阳光体育 普通高校 体育教学 模式

1 阳光体育理念和普通高校开展阳光体育的现状

“阳光体育”的总体目标是健康水平的提高。健康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加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是普通高校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形成“终身体育”行为习惯的具体表现。素质教育改革时期的首要目标是教会学生做人,强调提高学生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而现代教育主要目标是“教会学生学习”,弘扬学生的主体地位。“阳光教育”是在二者基础上的更新和提升:要求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和学会生存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阳光体育文化信息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当今社会体育的一个新的特点。所以在光体育中,应为学生获取阳光体育创造条件并积极引导,充分发挥阳光体育在社会文化中的作用。通过阳光体育运动,以期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高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带动学校体育的全面开展,提高了学校体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加速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又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体育教学的目标也由传授运动技能向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方向转换。在《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把“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作为我国大学体育教学目标的首要任务。通过体育的迁移价值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寓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生存教育和与人融洽相处教育于体育课程教学之中,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才。阳光体育的蓬勃发展,不仅丰富了校园的文化生活,还与学校体育教育相辅相成,全面增强了大学生体质,引导大学生追求健康美,使其积极向上、朝气蓬勃,抵制了消极颓废思潮对校园文化的侵蚀,使大学生更好地完善自己个性品格的塑造。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 发展阳光体育运动下新型体育教学模式

2.1举办阳光体育运动年会

每学年利用校运动会,举办体育文化节,开展一些与体育有关的活动,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让学生在运动中得到快乐,在快乐中获得健康. 另外,组织文明啦啦队可以营造奔放、热烈,充满激情的运动气氛. 还可以举办像运动比赛、体育摄影展、体育图片展、体育知识竞赛、体育演讲比赛、体育卡拉OK比赛、体育舞蹈表演等一系列活动,达到增长体育知识的目的。

2.2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建设和发展

课外体育俱乐部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体育爱好选择合适的体育项目、锻炼时间,自发组织体育社团并且参加两个以上的体育社团,能确保每天锻炼一小时。课外体育俱乐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它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有效资源来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行为,和掌握一项终身体育锻炼的方法,树立现代体育意识,丰富学校体育文化生活,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该模式的指导思想是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是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以及引导学生培养运动健身的终身体育意识,其组织形式考虑了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但这种教学模式对各种运动场和设备要求很高,同时学生的经济负担也会有所增加。

2.3 建立阳光体育数字化信息平台

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离不开本校具体情况和地域特点,在实施过程中要做到阳光体育运动与教学改革同步、与建立数字化信息平台同步、与校内外体育运动同步,建立阳光体育运动体系,保障“一体化”阳光体育运动的和谐发展。为了促进自主式、协作式、研究型的学习,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实现数字化教学与管理,提升管理水平,从而形成开放、高效的体育教学与管理,研制体育信息管理平台、体育教学课件点播平台和在线课程学习平台。平台可以涵盖网络信息服务、课程资源、健康测试软硬件设施,组织实施方法体系等。

2.4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高校体育课外活动,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管理

为了更好的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利用好高校中的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和体育文化节,配合体育课教学,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高校体育课外活动,保证学生平均课时,因材施教,男生选择身体接触多、对抗性强、速度快、强度大的运动项目,女生选择对抗性弱、身体接触少,速度平缓,强度小的运动项目。选择羽毛球、篮球、排球、健美操、网球、乒乓球、足球等比较受大学生喜爱的项目的同时,构建和探索多种活动模式,加强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及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新兴项目的引进、民族民间传统资源的开发等。

2.5突出阳光体育健康标准,综合评定成绩

在阳光体育运动的带动下,以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依据,围绕构成学生体质健康的几项指标进行教学安排,并以此对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评定,得出学期末体育课程成绩。使体育成绩直接反映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让学生最终对自身的健康有个明确的了解,并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至少掌握两项锻炼技能,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改变过去在体育锻炼及活动中的消极被动局而,提高其主观能动性。

3 小结

运用了文献资料法,在阐释了"阳光体育运动"本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阳光体育运动的产生的背景、阳光体育的内涵、高校公共体育课体育教学的现状等,结合阳光体育运动的"健康地一","达标创优""面向全体"等理念,指出了目前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社会体育的发展,不仅要靠社会经济生活的逐步改善,而且也与人们自身对体育功能和作用认识的深化有紧密联系. 通过“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使学生能经常接触到一些有趣的体育项目,从而加深了解、领悟体育的深刻文化内涵, 激发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目前的学生大多娇生惯养、自私、害怕挫折, 通过“阳光体育活动”的施行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精神品质, 激励学生发奋学习、遵纪守法、团结协作和勇于创新, 实现自我价值。本文提出了将"阳光体育运动"与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相结合,构建一个能有效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的可持续发展的体育课程体系:创立多种教学模式,适应不同水平与层次学生的需要;更新与挖掘体育教学内容,实现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建立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锻炼机制,促进使学生体育锻炼的日常化、生活化; 期望本研究对于积极探索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和深入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 都菊英. “阳光体育”语境下高校公共体育课改革的思考[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7,(05) .

[2] 崔秀云,由文华. 新体育教学模式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J]. 安徽体育科技, 2009,(01) .

[3] 佟玉永. 关于提高大一学生身体素质的实验研究[J]. 丹东纺专学报, 2001,(02) .

[4]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教体艺[2006]6 号)

[5] 黄祖林. 从阳光体育的内涵与特征审视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 J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8, 34 (9)

[6] 王庆丰. 新世纪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思考,体育文化导刊[J ] . 2006 , (9)

[7] 毛晓荣.“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的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改革[J ]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 , (5) .

上一篇:中职计算机教学方法研究之我见 下一篇: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理性思考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