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复习课是有效的

时间:2022-10-18 12:09:21

怎样的复习课是有效的

摘 要:基于2010年台州市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评比的听课感触,结合个人复习教学体会,从“考试条目的解读程度、回归教材的梳理力度、典型试题的应用深度”等三个角度对复习课的有效性做些探讨,以促进更多同行对复习课的有效性进行思考。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复习课;有效性

2010年台州市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评比一改新授课的方式,以复习课的有效性为主题。笔者基于听课感触,结合个人的复习教学体会,从以下三个角度对历史与社会复习课的有效性做些探讨。

一、考试条目的解读程度

近几年的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开篇语:本《考试说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和《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结合浙江省教学实际制订而成。可见,《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或课标)指导《考试说明》。

《考试说明》也明确要求,在今后的学业考试中应严格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来确定考试的内容和标准。因此,我们在复习时眼光不应局限于对考试条目,即考点的理解,更应加强对考试条目对应的课标的解读。

很遗憾,本次比赛没有一节课呈现课标并依据课标对考点进行解读。参赛教师也都出示考试条目及内容、考试要求。然后或不解读考点、或蜻蜓点水般略作解读,便急于进入对教材知识的梳理上。如此复习,目标显然不明确。也就让复习时教材梳理环节的展开无章可循,教学目标的复习有效性值得怀疑。

如针对考点条目:说明秦始皇、汉武帝和唐太宗的主要活动及影响,对应课标:4―2列举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出它(他)们在不同区域和特定时期的突出作用。我们可以这样解读:①依据课标“特定时期的突出作用”说明该考试条目主要活动的影响”是对当时社会的影响;②主要活动的影响:主要活动总体影响;主要活动中各项具体活动的影响;③从课标的“说出”两字到考点“说明”两字,可见不需要对三位帝王活动及影响做比较。

显然,兼顾课标与考点的文本解读是全面的、科学的,也就为复习时对教材的梳理环节建构了框架,指明了教材梳理的方向。

二、回归教材的梳理力度

当前,形形的中考复习用书牵引着、指挥着教师、学生,合几人之力编写而成的复习用书已经替广大师生清晰地呈现了考点,“完整地”梳理了教材。但是,问题也在滋生着:编者水平如何?对考点的解读到位吗?对教材的梳理妥帖吗?对习题的编选合乎考点指向吗?我们建构了知识体系吗?学生照搬复习用书上的知识点回答着教师的提问,我们的思维过程充分演绎了吗?

如果真想打破这一现状,只有我们教师加强对考点的理解,对课标的揣摩,对教材知识进行方法、形式和内容等方面精到的梳理,我们的复习教学才会焕发生机,才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激发和能力的增进。

(一)方法的梳理

1.表格法

本次复习课例,很多老师采用列表格的方法对复习内容进行梳理,使得知识能够形成体系,直观且整体感强。但是表格的梳理往往是教师在课件上已经打下模型,已经部分或全部列举了相关内容。又由于中考复习用书基本上能找到几近复制的表格,所以学生的主动性大打折扣。

故而,基于培养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的能力需要,教师应该在如何绘制表格、如何呈现内容等方法上进行指导和梳理。

2.绘制年代尺

绘制年代尺,能使历史的延续性清晰呈现,有利于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脉络把握。

如本次几个复习课例,在年代尺的呈现方式上,教师以课件或板书呈现英国和法国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的进程,如果能增加学生独立或小组绘制年代尺的方式,效果或许会更好些。

(二)形式的梳理

1.角色扮演

复习课例:比较英国和法国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的概况。教师设置问题:“我是***(提示:可扮演克伦威尔、罗伯斯庇尔、华盛顿其中一人,说出为什么要革命,革命的经过和结果如何)。学生生动展示了三个国家革命、战争的概况,而用到的素材是对教材的提炼。

2.小组合作

有效的小组合作,能促进学生对复习内容的理解。可能是老师们对复习课的小组合作缺乏经验,本次有小组合作形式的复习课例,没有新授课的热烈与生动。其实有时候没有必要非得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去梳理教材。

(三)内容的梳理

回归教材的复习环节,对于内容的梳理是中心、是根本。它决定着考试条目指向的发散点有没有彻底的、完整的从教材中拎出来。

1.个性学案

以学案的方式呈现复习内容,能够暴露学生对内容的理解程度,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梳理力度,使得教师在课堂复习上更有针对性。有部分课例就充分利用了学案,使得考点内容的呈现更加全面、细致。

2.多媒体图片

契合复习内容的历史图片,由于蕴含丰富的信息,通过它们可以把复习内容生动地展示出来。有部分复习课例通过给多幅图片分类,使得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的概况得以清晰的呈现,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信息提取和整合能力。

3.考点标题切入

从考点标题的角度设置问题,容易直奔教材内容,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及解题意识。

如针对考点:比较英国和法国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的概况。启发学生生成如下问题:①革谁的命;②谁在革命;③为什么要革命;④革命过程及重要事件(开始结果);⑤革命意义。

当学生生成问题后,我们发现以上问题具有可比性,符合考点指向:“比较”。同时,这些问题的解决也意味着考点指向:“概况”的梳理。接着,教师可以以板书的形式启发学生通过回归教材,对相关问题进行梳理,也可以让学生自主互动解决这些问题。

可见,我们在复习时,可以借助考点标题,寻找教材梳理的契机。本次复习课例,没有教师对考点标题设疑。我们也不是强求教师一定要采取这种复习方式,毕竟,只要有利于达到复习目的的方式都是可取的。

综上,经过师生对教材知识有条理的梳理,就为基于考点解读建构的复习框架输入了“血肉”,让课堂复习在内容层面上丰满起来。

三、典型试题的应用深度

(一)何谓典型试题

1.追求规范性

(1)题型契合中考导向

近几年,不管是台州中考卷还是浙江省内其他中考卷,考试题型均为两种方式: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因此,我们在复习时的所用题型不宜选用填空或判断题,以让学生能更好地适应中考方向。

(2)“题貌”符合中考样式

这几年中考试题的样式:如选择题的题干短小精悍,“题肢”往往由四个选项组成。非选择题既有文字材料,也有图片、表格等素材,形式多样。本次课堂评比,绝大部分课例都注意了这些“题貌”,但也有个别课例的选择题“题肢”却均由三个选项组成。

(3)“题度”预设难度适中

好的试题,其考核难度要小于或等于考点考核难度,同时需兼顾各个学习层次的学生,不宜过难也不应过浅。本次评比的很多课堂上,学生回答多比较干脆且准确,这究竟是试题设置难度显浅抑或评比学校学生素质较高所致,尚有待推敲。

(4)“题意”须依标命制

不管是哪种题型,试题的内容选择必须是与课标相衔接的,否则,是无效的。所以,对于有些看似与考点指向相关的精彩的素材,如果其“依标度”不够,也要舍得放弃。

2.塑造精致型

(1)题量适中

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这决定我们使用的习题的数量不宜多,但在题目的容量上,即题目蕴含的信息量可以适当加大。本次评比的课例选用的题量不一而足,有些课例题量适宜,有些课例题量明显有过大嫌疑。

(2)梯度设问

精致的非选择题,其问题的设置往往具备层次感,即有梯度。如由浅而深、由表及里、从“果”追“因”,问法如:是什么、怎样的为什么是这样的这样的还有哪些等。本次评比的课例选用的很多试题比较注意设问的梯度性,但也有一些试题的设问在同一个层次,如“是什么”上设问过多。个别这样的试题显然不精致,不宜激发学生的思维。

3.关注试题类别

(1)成题

历史与社会复习课上老师们通常选用的成题是中考题,因中考题的命制相对比较规范和精致,比较经得起推敲。而本次评比几乎所有的课例都选用了中考成题。当然,一些复习资料上的精致成题也可以选择。

(2)变题

对于一些中考成题,由于时间性或使用过多,让人不觉会产生审美疲劳,当这些成题有效信息挖掘殆尽后甚至会“面目可憎”。这就需要教师大胆地对成题进行相应的修改,让它焕发出生机。

例如,2009年嘉兴市中考卷15题,可以这样处理:

成题:改变自古以来“贵中华、贱夷狄”的观念,对各少数民族一视同仁的古代皇帝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明太祖

变题:改变自古以来“贵中华、贱夷狄”的观念,对各少数民族一视同仁的古代皇帝是生活在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当然,一些复习资料上的精致成题也大可进行相应的修改,让它散发出光彩。

(3)编题

编题,这里指原创试题,是对教师综合能力的考验。它不仅彰显教师对复习考点的理解程度、对教材的整体梳理力度,也反映教师对命题技能的运用效度,同时也更能展示对考试条目的考核维度,其效益显见。

课例《评三帝》采用了自编的试题,且试题素材属第一手资料,来源于《汉书》《史记》《新唐书》,试题从史书记载的片段所蕴含的有效信息与教材的梳理相互映衬,因而相得益彰。

(二)试题应用深度

1.试题深度值

复习课时,不管是哪种试题类别,其目的都是为了应用,即学生的演练。而这些试题,从深度上可以基本分为三种:

(1)无度:试题与考点指向不符合,这样的试题学生做了是无效的。

(2)浅层度:试题与考点的部分层面指向相符,这样的试题学生做了是低效的。

(3)深层度:试题与考点指向全面符合,这样的试题学生做了是高效的。

本次评比,有些课例由于采用的成题是中考题,而这些题目又是具有综合性,即试题折射的考点不仅仅是本节课堂的复习内容。而有些教师全盘采用试题,并且让学生对无关考点对应的这部分题目进行演练,显然是无效的。而有些课例,如针对考点:比较英国和法国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的概况。有些试题,仅仅只是考核了“概况”,对“比较”并没有考核,这样的试题应用是低效的。同样对于上述考点,有些课例却不仅考核了“概况”,也对“比较”进行考核,这样的试题应用是高效的。

2.学生演练度

课堂上虽然时间有限,但应该而且有必要给予学生实际的练习和订正的“长度”,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1)做题时间充裕度

本次复习课例,从总体上看,教师留给学生实际独立做题的时间有些仓促,学生对试题的思考缺乏深入。

(2)思维过程呈现度

通过适宜时间来做题,使得学生思维适度展开后,教师可以让不同层次学生来答题。重点复述个体解题的思维过程,如此,基于不同层次、不同思维方式而呈现的思维冲突,在教师的适时点拨下尽情演绎,最后归结于思维的正确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体验。于是,自然而然的可在试题上进行订正。当然,在订正的基础上还可以尝试让学生对试题进行变题训练,以促进思维的广度。

本次复习课例,虽然老师在解题过程中多对学生进行思维的点拨和解题方法的渗透,但没有放手让学生暴露解题的思维误区,这对学生良好思维的培养是不利的。

结语

复习课其实没有固定的模式,复习课是否真正有效,也无法极其科学地进行量化评估和检测。而本文的阐述也只是对复习课的有效性的个人之见,期待更多同行的真知灼见。

上一篇:还原《老子》的尝试 下一篇:创新数学校本教研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