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课:“生本课堂”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有效性探究

时间:2022-10-17 09:19:35

磨课:“生本课堂”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有效性探究

下面就结合我执教苏教版三上《整十数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一课为例浅谈“生本课堂”理念下数学课堂有效性探究与思考。

一、以生为本:基于学生学习的起点组织教学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基础之上。”根据这一教学理念,必须要重视和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并在这个起点上来设计教学过程,使每位学生能主动投入到适合自己最近发展区的学习中去,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时的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案例:

在课的开始出示问题:

6÷2= 12÷3= 24÷4= 30÷5=

80里面有( )个十。700里面有( )个百。

120里面有( )个十。

600里面有( )个百,有( )个十。

学生学习的内容与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背景越接近,他们就越容易接纳新知,所以我在课的开始选取已经学过的表内除法和数的组成的题目,唤醒学生已有的口诀求商的知识基础,自然引出了新的学习内容。

二、以生为本:基于学生学习主体意识确立落实教学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新课程的重要任务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体验、探究、合作、交往的学习平台,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和他们一道找真知,分享他们的感情和想法,尊重学生个性,让学生感受到课堂和谐民主的气氛,并使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案例:

1.自主探究,尝试计算

(1)提问:你会计算60÷3=吗?

(2)请小朋友们先自己思考,再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当有小朋友分小棒时,可以让学生动手分一分。)

2.资源呈现,互动交流

层次1:让方法1的小朋友说一说是怎么想的。(这位小朋友根据乘法想到了除法,真不错。)

层次2:让分小棒的小朋友说说是如何分的。结合小棒,提问:这里的1捆小棒表示1个十,那6捆小棒表示什么?说明:把6个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得到2个十,也就是20。(板书:6个十除以3得2个十,是20。)

层次3:由6÷3=2,推出60÷3=20,为什么在2的后面添上一个0?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相机指出:其实在这里我们是把60看成6个十,在计算6个十除以3时,就是根据6÷3=2来算的,而算出来的这个2表示的是2个十,所以在2的后面添一个0。

在这里我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开展富有个性的探究活动,先让他们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最后集体交流,使每一位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使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和有层次的交流中掌握了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算理和不同的计算算法,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聆听他人想法的好习惯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过程中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较好地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三、以生为本:基于课堂中生成资源的有效利用调控教学

新课程理念别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课堂中学生的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资源,这种资源蕴藏在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学习体验之中,也N藏在他们丰富的情感和活跃的思维之中,是在课堂教学情境中通过积极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活动,在共同思考与共同发展中产生的超出教师教案设计的新问题、新情况,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准确、及时地捕捉到这些生成性资源并对其加以合理利用,会使课堂不断涌现精彩、鲜活的画卷。

案例:

①300÷6=?

生:300÷6=500

交流:1.商是500,比被除数还要大了。2.500×6=3000,指出:除法算式可以用乘法算式来验算。3.应该用30÷6=5来计算,在5的后面添一个0。 提问:也就是说,这里是用多少去除以6?指出:30个十除以6得5个十,是50。追问:当百位上的3不够除以6时,怎么办?

②600÷3=?

生:把600看成60个十,60个十除以3得20个十,是200。

新的课程改革倡导新的课程观,它要求教师要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教学中的“错误”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案例①就是学生的错误资源。在这里我充分利用这一错误资源,不急着解释、下定论,而是把错误资源抛给学生,给他们争论的时间,在争论中明理,在争论中内化知识。案例②这一学生资源是我在备课时没有预设到的。学生在回答600÷3=?时,已经历了60÷3=?的探究,所以给出了这样的解法。在这里这种回答是正确的,教师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解题方法,鼓励他们发散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这节课中,我始终坚持以生为本,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空间,让孩子们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质疑,在合作、交流、质疑中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把学习的自还给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学习,孩子们很放松,他们得到了释放,在课堂上很放得开,对学习更加有兴趣了,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震泽实验小学 江苏】

上一篇:桂林漓江景区生态环境保护探讨 下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运用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