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课堂沉默之探究

时间:2022-06-03 05:39:38

学生课堂沉默之探究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提出,教师课堂上的那种“话语霸权”的局面正在逐步改善,将形式单一的“演说”课堂向“交流、合作、自主”的课堂方式发展。但是在学生接受了九年的义务教育之后,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已经不再有较明显的反应,甚至是已经深深的陷入了以往的“待哺”状态,再加上他们自身以及外界的因素,学生以沉默来等待着老师的讲解,这种现状使广大教师陷入了困扰的境地。本文试图从学生自身,家庭和教师三个方面来探讨其原因和对策,以期调动学生积极性,创造更加有效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课堂沉默;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5-0062-01

一、课堂沉默的原因分析

想要学生积极主动的配合老师,参与课堂的互动,就要从根本抓起,找到病源所在。这个病源我们归结为三点:

1. 学生自身发展

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一样,就会造成他们每个人不同的性格特征。学生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就是有着自身的缺陷,这主要指生理上的缺陷,如容貌、身材等方面的缺陷会给学生的心理蒙上沉重的阴影,使他们表现出悲观、自卑或挫折感等,从而产生在行为上表现为失调,在心理上表现为有障碍的反应。这一部分学生课堂上的沉默表现的最为严重,他们往往脱离老师和班集体,缺失了很多表现和展示自己的机会,于是变得更加的自卑,相应的也得不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尊重,久而久之,就越加孤僻寡言,精神备受压抑,甚至于自惭形秽,不愿与人交流。

第二种则是相对于第一种而言,自身条件较好,生活环境也较好,则造成了他们在性格上孤傲与不屑,以自认为成熟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同学和老师,在课堂上则表现为“不屑回答、没用处的讨论”。这类学生是受外界影响较深的一个群体,他们本身的自制力较差,甚至还自欺欺人,最后导致自己在学业上荒废。从他们自身来讲,树立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是有问题的,他们最需要的是引导和反思。

第三种学生是处于中间的,即不管是自身因素还是生活条件都是处于中等的。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没什么过人之处,太过平凡,认定自己不论是在生活还是事业上都是平凡的,于是就保持现状,不思进取,凡事看别人怎么做。在课堂上自己也不会引起别人的认可和注意。他们可以说是被忽略的一类。最后导致他们认为自己就是被人遗忘了的,不想突显自己,也就在课堂上保持沉默了。

2. 家庭影响方面

现代社会家庭方面情况很复杂,家庭不和,单亲家庭这样的生活环境容易让他们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感情的缺失让他们要么性格孤僻,不与人交往,要么为了寻求“温暖”,结交一些不良青年,并且称兄道弟。家庭贫困的学生有的学习刻苦,但自私,不关心集体,有的去迎合家庭富裕的学生,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家庭富裕的是学会了攀比,追求奢侈和铺张浪费。他们都不把精力放在学习上,而是放在无聊的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上,耽误了自己学业。学习都不在乎了,在课堂上的表现可想而知了。

3. 教师的引导因素

课堂的主体包括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课堂就是老师和学生一个互动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的沉默教师难辞其咎。教师本身的形象、教学组织方式、教学风格、教师对学生课堂参与的预设与生成的差距、教师的无声语言教学、教师与学生的交际风格,等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情绪。教师只要做好能让很大一部分学生喜欢上自己,从而在上课时不会造成逆反心理,甚至报复心理,在课堂是闭口不答或者还惹事生非的现象,反而能够以自己的魅力引导学生跟着自己的思路走,还积极配合,响应老师的问题。

在学校教育方面,很多教师依旧是重知识轻实践,以笔试成绩为标准给学生定位,所以使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不愿与同学、老师交往,心理压力过大,逐渐边缘化,不轻易发表见解。还有,有某些教师在管理班级上的方法不够科学,不能辩证的看问题,问题处理不合乎事实,甚至有较大偏差,这样容易造成一部分学生心理压力过大,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支持以及锻炼和发展的机会,最终演化为班级中的沉默的羔羊。

二、 针对以上三个方面的原因,我们要引导学生向积极主动的交流的方向发展,提出两点建议

1. 家长的教育首先是第一位的,比如说家长经常指责或使用暴力,往往会造成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变得越来越退缩、自卑、敏感、甚至是屈从。而过分溺爱学生,则使学生没有受挫经验,造成了人格上依赖性强而自制力较差等。如果父母完全对学生放任自流,不加以约束,可能会让学生养成以自我为中心,不懂的去尊重他人,以至于学生很难适应集体生活,甚至会染上社会上不良的习性,走上犯罪的道路。家庭教育是第一任的教育,其影响程度是家长们都想象不到的。所以家长要和孩子做好交流工作,从孩子平时的日常生活起居中多做观察,要多和孩子交流,凡事要听听孩子的心声,要试着用言语和爱来教育,切记不可使用暴力,否则会适得其反的。另外家长一定要身体力行,因为家长的行动才是影响最大最深的无形的教育理念。

2. 当然,除了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学校里教师的教育。首先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沉默情况。另外,教师要有自己的一套教学风格,不论怎么个性化,但要始终不离公平性、民主性和开放性,最好将几种复合叠加更好。教师在授课时要根据授课内容的不同而采取相对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怎么样的方法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收到好的效果为最宜。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认识到课堂互助的重要性,在消解教师权威,逐步形成互信、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锻炼学生“公开说话”和“课堂发问”的能力,使学生彻底摆脱沉默,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建设上来。

课堂沉默只是学生对学习态度的一种反应,所以重点是要解决学生的求知态度,要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沉默,才能上好每一节课,才能让学生学好基础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消除课堂沉默,从家庭教育做起,要用教师自身和教学加固,还学生一个生动活泼的交流探讨式的课堂。

参考文献:

[1]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466.

[2]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57

[3]李如密.现代教学理论研究[J].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62.

[4]陈家麟:《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初探》,《扬州师院学报(社科版)》1992年第4期.

[5]韩锋 章柏红:《鼓励是最好的教学语言》,《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6月下旬刊

上一篇:浅谈王原祁的绘画风格与美学思想 下一篇:试论声乐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