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广播电视双轨制研究

时间:2022-10-17 07:42:31

英国广播电视双轨制研究

摘要:英国是世界无线电事业的发源地,对世界的广播电视事业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英国的广播电视向来以其公共服务传统和高质量的节目闻名于世,在当今英国仍然是世界上的传媒强国,其在媒介方面的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也被众多西方国家效仿。提到这,则不得不说英国广播电视的双轨制,这种公营和民营并行的广播电视体制,开创了广播电视的新模式。研究英国广播电视的双轨制,有助于我们去了解英国乃至世界的广电事业的发展并以此为我们自己广电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英国 广播电视 双轨制

第一章:英国广播电视双轨制的发展变迁

所谓双轨制,顾名思义,就是公营媒体和私营媒体双轨并行,同时存在。公营的是以英国广播公司(The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BBC)为代表的公共广播电视媒体,而私营的是以独立广播局(Independent Broadcasting Authority, IBA)所管辖的一系列商业广播电视频道为代表的广播电视媒体。双轨制的形成,有其历史渊源。

随着收音机的诞生,无线电生产商们意识到无线广播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1922年,英国邮政总局收到了将近100份来自无线电制造商的有关于要求开办电台的申请。为了使这方面需要得到控制,解决广播频率少于要求开办电台申请者多之间的矛盾,邮政大臣说服了互相竞争的制造商们,由他们共同投资一家规模不大的电台:英国广播公司(The British Broadcasting Company, BBC),约翰.瑞思被任命为总经理,至此,英国历史上第一家电台诞生了。

最初的BBC是为了商业利益而成立的,然而在刚成立的时间里,它却深深的被烙上了约翰.瑞思个人的印记。瑞思希望英国广播公司不要将利益作为唯一的追求目标,更不能为了利益违背道德,公司应该为公共利益服务,并坚持BBC应该独立于政治之外。这种理念对于BBC以后形成的公共服务的特点产生了很大影响。

公司成立后,其经费来源是收取收音机牌照税和收听执照税,但这些资源很快就无法满足电台快速扩张的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成立一个为国家利益服务的公共委员会来代替私营电台的建议被提出来。1926年,新的BBC(The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成立了。

在成为公营媒体之后的时间里,BBC始终在为它的初衷而努力。1926年英国爆发了大罢工,丘吉尔希望BBC能为其所用,他认为政府有权这样去做。如果BBC被政府接管,那么它苦心经营的中立客观的形象将会毁于一旦,因此BBC并没有倒向政府这一边。“在整个罢工过程中,政府都一直强调罢工者有政治阴谋,违反了宪法。BBC 在这场危机中呈现出一种政治中立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①在这次大罢工之后,广播吸引了全国性的听众。在大萧条和经济衰退时期,BBC逆势而上,雇工人数上涨了4倍,并提高员工的工资,通过这样扩大了自己在受众心里的影响力。到30年代末,BBC真正逐渐成为了权威的机构。

而真正使BBC走向鼎盛的是在二战期间。二战中,BBC停播了于1936年开播的电视频道,只保留了广播频道继续对外广播。这段时期,BBC播出内容包括可靠的新闻和极受欢迎的娱乐节目等,同时,首相丘吉尔的战时演说也通过BBC传遍了不列颠岛的千家万户,这些都大大地鼓舞了英国人民反抗法西斯士气,增强了英国的凝聚力,对二战西线的胜利起到了重要意义。“在战争期间,BBC既是胜利的象征,也是胜利的推动力。BBC是国家历史的一部分,也被公认是国家历史的一部分,这点在战争期间体现得比其他任何时候都要明显。”②正是在战争时期,BBC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与巩固,从此成为了英国社会生活中舆论的主流导向。

二战结束后9个月,BBC电视台恢复播出。一直到1955年以前,BBC可谓是英国广播电视的垄断者,因为整个国家只有这样一个广播电视台,观众没有选择的余地。1951年英国大选中,保守党击败了工党后,有着巨大娱乐产业支持的商业化说客们对旧的广播电视体制展开了猛烈的进攻,并最终获得了成功。1954年,英国保守党政府通过了《1954年广播法》,改变了英国广播公司独家经营电视的政策,规定设立独立电视公司,引进商业电视机制,并由独立电视公司负责管理和监督商业电视。1955年9月1日,英国第一家商业电视台——独立电视网(ITV)诞生,这也宣告英国广播电视新时代的到来。

商业电视产生后,标志着英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双轨制开始形成,BBC一家独大的的局面开始瓦解。“有人认为,独立电视网带来了一场革命,因为它将对BBC在战前那种自大、保守的风格发起挑战。”③事实上,实行商业电视体制,对于英国整个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1972年,英国政府又通过了《1972年无线广播法》,准许开办商业广播,并将商业无线广播也纳入独立电视公司的管理体系,接受独立广播局(IBA)的管理。1973年,英国第一家私营电台伦敦广播公司正式营业。这之后,1981年,第四频道(channel 4)开播,1997年(channel 5)开播。自1955年第一家商业电视台诞生,进过不断地发展和演变,英国广播电视的双轨制最终形成。

第二章:公共广播电视和商业广播电视之比较

BBC是世界公共广电电视服务的典范,它的创立为欧洲和世界的公共广播电视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BBC的业务主要包括三部分:对内广播、对外广播、电视台。

对内广播分为四个台:一台专播大众音乐;二台主要播送轻音乐、幽默、猜谜、故事和体育等娱乐节目:三台主要播送戏曲、交响乐、爵士音乐、文艺作品朗诵及介绍。还有一些其他知识性和趣味性节目;四台以新闻为主,也有一些音乐戏剧节目。

BBC每天24小时对外广播,其节目宗旨是“为世界服务”,内容主要包括新闻以及知识性、文娱性的节目,其中以新闻节目为主。

电视是BBC最为核心的业务,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业务。而BBC1和BBC2是英国收看面最广的两个频道。BBC1的定位是大众化节目,其内容主要有新闻、娱乐、电影等各种节目;而BBC2则以突出社会责任作为节目编排的准则。BBC1的大部分节目与BBC2的所有节目通过地方台的转播向全国播放。另外,BBC还开设有九个数字电视频道。除了这些,BBC还开办了多套全球节目,包括面向欧洲地区的BBC精华和娱乐频道,BBC美国频道,BBC加拿大频道、面向南非和北欧地区的BBC美食频道、面向加拿大的BBC儿童频道、面向全球的世界频道等。

英国广播公司电视台以制作高质量的电视剧闻名于世,每年制作电视剧410部左右,擅长拍摄世界古典名著。他们制作的电视剧高雅、严肃、风格忠于原作,受到各国的欢迎。BBC设置的资料性纪录片业以题材广泛、思想深刻著称于世。

从BBC频道的设立和广播电视节目内容上可以看到,其宗旨是始终是围绕着公共服务。在BBC的主流频道中是不允许播出广告的(国际频道可以播出广告,但所有广告收入必须投入到节目的再生产),因此BBC是没有广告收入的。其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向英国拥有电视机并收看电视的公民收取电视执照费以及政府的补贴,电视执照费是收入主要来源。其收取电视执照费的法律依据《皇家特许状》,它授权BBC收取执照费,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正因为BBC的收入来源是来自于民众,所以“BBC永远要把公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永远都要强调社会的公共价值观。”④这种制度保证了BBC只需坚信一个理念:为公众服务。既然经费来自于民众,因此BBC可以不屈从于任何的商业机构和任何一个政党。

独立电视台,第四频道,第五频道是除了BBC以外仅有的三家提供模拟电视信号的商业电视台。其商业化的性质就决定了其与BBC的最大不同。

独立电视台特许经营公司有15家电视台,分布在全英各地。通常来说特许经营地区性商业电视台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分布在人口最密集的四大区域:伦敦的泰晤士电视台、伦敦周末电视台,中部的中部独立电视台,西北部的格兰纳达电视台和约克郡的约克郡电视台,它们主要提供商业点声望播出的英国本土节目。

第二类覆盖人口不太密集的区域:英格兰南部和东南部、英格兰东部、苏格兰中部、威尔士和英格兰西部,它们为商业电视网提供每周两小时的的电视节目并制作一些地区性节目。

第三类覆盖区域为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英格兰西南部、苏格兰南部、英格兰北部、北爱尔兰和海峡群岛,它们制作每天一小时的本地节目。

独立广播组织的主要任务是统筹、协调15个节目公司提供的地方新闻节目。播送广播和电视节目,建立和管理发射台等。和BBC经费来自于执照费和政府补贴不同的是,它的经费主要依靠各节目公司提供,另外还有一部分是广告收入。独立广播局是一家私营垄断企业,统辖15个地区性电视公司和19各地区广播电台,在辖15个地区性电视公司和19各地区广播电台,在全国有一套完整的电视广播网。

1982年创立的英国第四频道(Channel 4)起初也是由独立广播局所有,并由独立电视台承担运作的费用。作为回报,独立电视台有权出售第四频道的广告时段。随着第四频道不断发展与成熟,它的董事们希望将第四频道独立出来。《1990年广播法案》的出台将第四频道由独立广播局的下属机构变成了独立的法定的第四频道公司电视公司,并且从此获得了自主经营广告时间的权利。尽管如此,第四频道又不是一个纯商业的频道,在节目编排方面,它不能只从营利的角度出发,而必须要履行公共服务电视的义务,去补充BBC和独立电视台的在节目内容方面的空缺。

在经营方式上面,第四频道与早期的BBC有着很大的不同,那就是采取制播分离的方式。在第四频道成立前,英国所有的电视节目制作几乎都出自BBC和独立电视台,在进口国外节目方面也有着严格的限制。而第四频道成立后被称为“电视节目出版商”,完全将节目委托给其他机构来制作:“第四频道的委托制作相当彻底,连新闻时段都交由ITN在一定的规范下制播,包括午间新闻、7时的晚间新闻以及每周青少年版块新闻‘第一手消息’,都是由ITN提供。其他节目,也全部委托制作,与全英国311个独立电视制作人合作。在1986年以前,它的节目43%来自独立制作人,39%来自ITV及ITN,18%来自电视剧情片。”⑤

1997年诞生的第五频道(Channel 5)是目前英国唯一无法达到100%信号覆盖率的无线电视台,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在已经覆盖超过80%以上英国家庭。另外,第五频道通过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同步转播其节目,以服务更多观众,使观众能够免费收视到节目。

第五频道诞生之时,英国的电视市场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因此它只能以小制作和特殊的节目编排来与其他无线电视台相抗衡。其节目内容的安排上也和BBC,ITV,第四频道不同:播出比例最高的依次是是电影、写实、喜剧、体育,而新闻所占到的比例不到10%。同时,第五频道很注意与其他频道同时段所诉求的受众有所区别,注重开发新观众群,这使得它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发展。

经费来源方面,广告仍然是第五频道的基础收入,除此之外,节目赞助、举办主题活动和广告商赞助的节目等也是其追求的经济来源。第五频道与BBC,ITV,第四频道不同之处还在于它的新业务,即投资成立其他公司来提供其他与媒体相关的新服务。

英国广播电视的双轨制是一个完善的体制,公共广播电视和商业广播电视之间存在着互补的关系:BBC虽然是公立的,不允许播出广告来增加收入,但是其也有着商业化的运营方式;商业广播电视虽然可以播出广告获得收入,但是也要承担起公共服务的义务,这种公私并行的制度给观众带来了良好的服务和优质的节目。

结语:

中国广播电视业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在当今已经形成了宏大的媒介产业规模。从整体上来看,中国广播电视的运营机制是国营和商业化两种类型的结合。某种程度上,英国广播电视的双轨制给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这需要我们在研究和实践中去探索。

注释:

①詹姆斯.卡瑞,珍.辛顿:《英国新闻史》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六版 第098页.

②詹姆斯.卡瑞,珍.辛顿:《英国新闻史》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六版 第103页.

③詹姆斯.卡瑞,珍.辛顿:《英国新闻史》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六版 第133页.

④陈永庆:《解密BBC——世界传媒王国的成长之路》 华夏出版社第012页.

⑤唐亚明,王凌洁:《英国传媒体制》 南方日报出版社 第213页.

参考文献:

[1]詹姆斯.卡瑞,珍.辛顿:《英国新闻史》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六版.

[2]陈永庆:《解密BBC——世界传媒王国的成长之路》 华夏出版社.

[3]唐亚明,王凌洁:《英国传媒体制》 南方日报出版社.

[4]张咏华 何勇 郝进平 曾海芳:《西欧主要国家的传媒政策及转型》 上海人民出版社.

[5]曹晚红:《德国双轨电视制度研究》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6]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烧伤病人气管切开护理 下一篇:也说新闻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