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策略

时间:2022-05-17 07:58:59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策略

摘要:传统英语教学过于注重语法知识的传授,学生在课堂上机械、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语法、句型、词汇等,开口的机会却是少之又少。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英语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将基础知识转化为言语技能,并发展成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如何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切实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是我国高中英语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 英语

随着我国高中英语课程的相关新标准实行后,口语教学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同时也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应用于交际,但由于口语教学环境和教学理念不是很好,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必须注重口语教学,采取相对有效的教学措施,使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得到提高。

一、加强口语互动教学

互动教学,就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在教师的启发下引导学生去发现,在学生发现的要求下,促使教师去启发,师生密切配合,在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实现教与学的共振。成功的英语教学要致力于形成一种新的教学双边关系,使得两个最重要的要素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相对而言,部分高中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对英语的学习缺乏兴趣,所以高中教师更应抓住时机、善于引导,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教学内容应引人入胜;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要善于思考、积极参与,并善于打破常规,产生奇思异想,进而能力不断提高,使得互动教学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成为可能。因此,教师与学生必须处理好互动关系,教师创设情境,学生在情境中运用自如的口语并举一反三。互动教学的原则是:首先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学业背景、获取知识的方式及学习语言的目的等特点,这些都会影响到他们学习语言和进行语言交流的动机。因此,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就成了教师必须认真研究的内容。其次,要考虑到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转换,遵循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原则。互动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强调了课堂教学中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即学生的主体地位。此外,还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将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有利于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的智力活动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每个人成长的起点,是每个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事物底蕴的内在动机。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就是兴趣,学生一旦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自觉主动地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并从中获得乐趣。高中英语课本知识的学习是枯燥的,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利用音乐、课件、游戏、师生角色互换等形式,组织好课堂活动,使学生兴趣盎然,乐于开口,这样自然而然就加速了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是外语教学的基本点,也是有效提高学生外语交际能力和交际素质的前提,所以教师在外语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不好,他们共同的第一道障碍就是其害羞心理。他们总是害怕自己说出来的口语是否合乎语法要求,语音语调是否标准,说出来后同学会不会笑话自己等问题。教师需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为了鼓励学生敢于开1:3说英语。教师可以采用李阳疯狂英语提倡的“敢于丢脸(enjoying losing face)。”鼓励学生不要害怕丢脸,减少他们的焦虑情绪,从自卑里走出来。并且要让他们明白作为语言学习者,犯错是难免的。

四、优化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的基础,情感教学是以平等、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为前提。学生会把对教师的感情迁移到老师、学科上来,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学生很喜欢某个老师,他就会对该老师所教的学科特别感兴趣,在学习表现出很高的学习热情。相反,学生不喜欢某个老师,就会对他的课程失去兴趣,甚至出现抵抗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内在性格、能力和自尊心,关注个体之间的差异,鼓励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激发他们英语学习的兴趣,诱发他们学习的内驱力,需要教师适时适当的给予学生表扬,让他们获得成功的愉快体验,使其对学习产生兴趣。

五、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

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是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说英语的能力只有通过说的实践才能培养起来。所以教师应该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多给学生提供开口说英语的机会。比如:课堂提问可不断变换方式,除了“激师问,学生答”之外,还可采取“学生问,学生答”,“学生问,教师答”或“讨论式问答”等形式实施课堂口语活动:又比如多开展小组活动,设置热点话题:邀请、电话、购物、节目、旅游、上网等,加强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激励学生主动开口说英语。

六、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口语能力

新课程改革强调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而口语要用来交流则必须和别人进行对话,否则,自说白话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合作学习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互帮互助,取长补短,树立更大的信心,更能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并促进合作精神的培养。但是,老师在布置任务的时候要明确分工,设置有的放矢的练习,让绝大部分学生都参与到口语练习的活动中来,否则会有部分学生打着合作学习的旗号在滥竽充数。每个人实际上都有自己的某些天赋和潜能,教师应当充分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学生展现自我才能的机会,在真实的语境中感受英语,从而锻炼和提高口语运用能力。提高学生“说话”的积极性。

总之,在高中阶段,尽管教学侧重点转向阅读,但绝不可忽视对高中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口语能力的提高会促进听、读、写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反之则会制约其他能力的培养和掌握。因此,教师应在新课程理念下关注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大胆开口说英语,给英语教学带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林莹,谭华容.高中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J].江西教育科研,2005(06).

[2]吴泓.浅议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策略[J].科教文汇,2010(08).

上一篇: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及其解决措施 下一篇: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