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病人的护理分析及护理体会

时间:2022-10-17 07:08:46

手术病人的护理分析及护理体会

【摘要】护理不仅仅是以疾病为中心,更重要的是从病人的胜利、心里各方面都能得到整体的护理,特别是手术病人,手术本身对病人而言就是一个刺激,可引起一系列消极的心理反应,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效果和伤口的愈合,因此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心理护理不仅能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消除紧张,恐惧心理,更重要的是能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朱总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关键词】手术;心理护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197-01

1 手术患者心理问题根源及临床表现

1.1 手术患者心理问题根源:手术患者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①患者对手术和疾病的不了解或期望过高;②担心术后出血过多发生麻醉意外或手术失败留下后遗症,甚至担心死亡的危险而产生恐惧或焦虑;③患者对手术人员的信任不足、对手术成功缺乏信心货医护人员对患者的鼓励解释不够而产生紧张和焦虑;④怀疑手术效果,害怕因手术引起疼痛;⑤其他方面如手术担心增加家庭负担、今后工作安排、由于身体部分残缺货功能丧失、或某些疾病晚期、由于住院环境陌生等产生不安。

1.2 手术患者在不同阶段的临床心理表现

1.2.1患者在术前的临床心理表现:手术对患者都是较强的紧张刺激。患者在术前意识到了这种紧张刺激,就会产生害怕和担心甚至恐慌不安的心理,甚至出现病理心理活动,具体表现为:

1.2.1.1恐惧和焦虑: 恐惧是由于对自身有威胁的刺激所产生的不安情绪状态;焦虑在本人能识别这种威胁和危险。恐惧和焦虑是手术所造成的心理威胁的一种情绪反应。轻度的紧张和骄傲率是患者的正常心理防御,而过分的紧张、焦虑就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的临上手术台是还出现四肢发凉、发抖、意识域狭窄,对手术环境和器械等异常敏感。这些心理的产生致使机体免疫功能改变从而降低对手术的耐受力[1]

1.2.1.2忧郁: 忧郁是心理上的一种损失感,多见于一些风险大或者器官切除、截肢手术和女性患者和颌面部手术的患者。一但得知有病友因为手术死亡或者器官功能缺失、残疾毁容等消息,会加深患者的紧张和恐惧心理。该类患者主要表现为忧愁、多虑、情绪不稳定、疼痛阈值低,常通过医护人员的所化语气来判断自己的病情。

1.2..2患者在术中的临床表现: 患者在手术室时间虽然短暂却是患者身心最脆弱的时候。此时因话语不多手术器械的碰撞声、脏器牵拉、疼痛等都会使病人紧张,一般经过手术前指导的病人,手术时大多能配合医生,但也有少数病人仍存在紧张,怕疼的心理状态。

1.2.3患者在术后的临床表现: 经过手术尤其承受大手术的患者,一开始便会出现一旦喜悦积极的心理反应,随后就渴望知道自己疾病的真实情况和手术效果。由于躯体组织受到程度不同的损伤,都会体会到道口疼痛,加之躯体不能自主活动,又怕刀口流血或裂开,多产生焦躁不安的心情。开始他们感到当前的痛苦难熬,过2-3天疼痛缓解之后,就怕又担心以后的病况。手术后患者心理顾虑可能更明显,包括刀口愈合情况、是否有后遗症等焦虑,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失去自理能力的患者甚至想自杀。而术后心理护理又是早日康复的必要措施,因此,对术后的心理护理是要求重点抓好环节。

2手术患者心理护理在不同阶段的护理措施

2.1术前心理护理:大量临床观察和研究均证明,患者术前的紧张、恐惧、焦虑、忧郁等心理特点,不但容易导致手术难以顺利实施,也将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如失血量大、愈合慢等)。而且,这种恶劣的情绪状态还易于引起并发症。因此,术前的心理护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护理人员应针对该阶段患者的心理特点开展相应的护理工作,入院后热情接待详细介绍病房环境消除陌生感,评估患者心理状态了解存在的心理问题,亲切和蔼地与患者进行交流,提供有关手术和麻醉及术后恢复过程的信息,耐心听取患者的意见和要求并进行解释,向家属详细交代病情,阐明手术的重要行和必要性,说明手术的可靠性,介绍当今医学发展情况和手术人员的工作经验,手术能力,并列举成功的病例,鼓励患者提高勇气、充满信心,消除患者不必要的紧张和焦虑,帮助患者获得有利的社会支持,给患者以温暖和勇气,使患者正视现实,稳定情绪,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平静乐观的接受手术。

2.2术中心理护理:术中的心理护理是整个心理护理的必要环节。由于患者对手术环境陌生且极为敏感,可因手术人员的着装及环境不同,以及因器械物品的声响和医务人员的交谈而产生紧张、恐惧、想逃避的心理。此时,护理人员就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①护理人员要重视手术前与患者的交流,术前不谈论容易引起患者猜疑的话题,而应用轻柔、和谐、亲切的言语给患者解释手术过程,并给予一定积极作用的暗示,让患者产生安全感。②术中要注意器械的影响,器械操作要轻,尽量不出声响,污染或带血迹的敷料要摆放有序,尽量不让患者看见,无影灯不要直射患者面部。③术中医护人员的表情要沉着镇静,操作协调有序,以免给患者造成恐惧和紧张。④术中医生和护士都应该注意意识清醒患者情绪变化,如心理过度紧张时应及时给予安慰。

2.3术后心理护理:术后心理护理是早日康复的必要措施,对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3.1及时反馈手术完成情况:患者醒来后,医生护士应以亲切和蔼的语言进行安慰鼓励。告诉他手术进行得很顺利,目的已达到,只要忍受几天刀口疼痛的痛苦就能恢复健康了。这时。偶的患者可能产生新的疑虑,不仅害怕疼痛,更怕伤口裂开、发生意外、这时护士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传达有利的信息,给予鼓励和支持,以免患者术后过度痛苦和焦虑。

2.3.2正确处理术后疼痛不适:患者术后的疼痛不仅与手术部位、切口方式和镇静剂应用的恰当与否有关,而且与每个个体的疼痛阈值、耐受能力和对疼痛的经验有关。注意观察患者心理状态和情绪反应,鼓励患者用语言表达疼痛,如果注意力过度集中、情绪过度紧张,就会加剧疼痛。意志力薄弱、烦躁和疲倦等也会加剧疼痛。因此,医生护士都应体察和理解患者的心情,从每个具体环节来减轻患者的疼痛,比如给予积极的暗示以减轻疼痛,让患者听喜欢的音乐转移注意力以减轻疼痛。操作要轻柔,必要时遵医嘱适当给予止痛剂。

2.3.3帮助患者克服抑郁情绪:术后患者平静下来之后由于对术后感觉不良,大都出现抑郁反应。主要表现是不愿说话、不愿活动、食欲不振及睡眠不佳等。患者的这种心理状态如不及实地排解,必将影响患者及时下床活动,而不尽早下床活动会影响患者心、肺及消化及肢体活动等功能,容易产生营养不良、静脉血栓或继发感染等。所以要努力帮助患者解决抑郁情绪。要准确地分析患者的性格、气质和心理特点,注意他们不多的语言含义,主动关心和体贴他们,使他们意识到已顺利度过手术关,正在恢复之中,同时在生活上、心理上给予全面支持,帮助他们度过抑郁期。

2.3.4帮助患者做好出院准备:如果手术预后良好,大多数患者拆线后即可出院,即使在痛苦也有希望。若术后效果不好或预后不良(如恶性肿瘤已转移)则还将挣扎在死亡线上。患者在极度痛苦是,经不起任何外来的精神刺激,所以对于后不良者,不宜直接把实情告诉他们。有一部分患者手术后带来部分机体生理功能的破坏(如胃切除)或残缺(如截肢),造成躯体缺陷的患者必然产生残缺心理。有其人生的突然致残,会给患者心理上带来巨大的创伤,所以对可能致残的患者,护士术前要交代清楚,并给予同情、支持和鼓励,让他们勇敢的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出院后做好自我锻炼、心理调试、定期复查。

3小结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作用以及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已受到人们的重视。手术是疾病的治疗手段之一,同时也是对机体的一种创伤,对患者来说是一个心理应激与适应的过程,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对患者安全顺利进行手术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接受手术是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位数后康复奠定基础[2]。多年的临床工作也证实了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参考文献

[1]李敏、王铎、闫艳平等护理干预减轻手术室环境对患者的影响.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3,17(6):534

[2] 朱红.实用心理护理技术.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14-316

[3]陈素坤、周英,2007,临床护理心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4]黄金、姜东九,2002,患者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上一篇:湿润烧伤膏防治新生儿红臀的护理体会 下一篇:急性心肌梗塞的护理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