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和艺术性

时间:2022-10-17 12:14:46

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和艺术性

摘 要:常言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精彩的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能开启学生的大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师生情感的交流,优化课堂教学。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释疑解难,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善教者,必善问。在课堂教学中,一个有质量的提问,会“一石激起千重浪,”荡起思维的层层涟漪;一组有质量的提问,会推波助澜,把课堂教学一步步引向新的境界;一堂讲究提问技巧、策略的课,会一环扣一环,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善于运用提问的艺术,去点亮学生心灵的火花。

关键词:精练; 启发; 针对性

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训练思维,而课堂提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我个人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把握教材,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具有针对性。

把握教材是教师的基本功,也是教师进行常规教学的第一步。作为一名教师,不懂得教材的编写意图,不会分析教材,不会用教材,这就意味着你的教育教学路上多了绊脚石。比如:在本校一次新教师调研活动中听到一节三年级“有余数的除法”的第一课时。新课导入时教师出示了这单元总的主题图然后问学生:“同学们,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学生思考后,有的说:“图中有许多树”有的说:“有的小朋友在跳绳。”有的说:“有的同学在打篮球。”学生的这些答案 都不是老师想要的。看到学生实在说不出来,老师提示说:“看到这张图左下角的花坛边有什么?”这时有个学生说:“有好多盆郁金香。”老师终于面呈喜色高兴地说:“同学们准备用这些花来布置会场。”(出示例1主题图)老师继续问:“从这幅图中你又了解了哪些信息?”学生说:“有15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终于进入了这节课。一节课40分钟,其中10分钟用来观察讨论与本节课没有直接关系的主题图,以致教学重点无法充分地展开,课堂练习没时间做。这就说明这位教师对教材不够熟悉,对教学目标把握不够准确。新课导入时的提问应注意紧密联系本课教学内容,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有余数的除法,如果能提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则能让学生在思考和回答问题中,发展数学思维能力,为下面的新课展开作好“铺垫”。如果教师在课的一开始就直接出示例1的主题图问:“从这幅图中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这样的提问紧扣教学内容,就不会浪费那么多时间,后面的教学也不至于匆匆忙忙。

教师尽快熟悉教材的过程,也是其获取知识的过程;更是其对教学内容形成总体印象的思维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堂提问前,必须充分的备教材和备学生。从形式到内容,从时间到人选,都要心中有数。切不可有口无心,随意而问,只把提问流于形式,把课堂当作过场。严格地说,提问是一门艺术,是一项技能。什么时候发问?(主要是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处)怎样发问?(采用什么方式问)问谁?(好、中、后进生)学生答错或回答离题太远如何往回引导等等,都需要精心策划,认真考虑。形成授课思路,找准授课方法,才能使课堂提问走向有效。

二、了解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具有指向性。

我们的课堂提问也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学生的知识起点。比如一位教师指着一个圆问一年级的小朋友“这是什么?”,孩子们会自信的告诉你这是圆,而同样的问题去问六年级的同学,他们的可能就在想“当我们是啊,问这么幼稚的问题”,然后漫不经心,不屑回答,这就是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知识层次不同所致的结果。又比如在小学第一册的《认识物体和图形》的教学中只要求学生认识一些简单的图形,比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会在一堆图形中分辨出指定的图形),因此这个阶段的问题只能是简单的提问,如:“这幅图中有几个长方体?”“长方体比正方体多(少)几个?”等,不能涉及更多的几何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之类的问题。因为学生的认知层次还没有达到这个层面。

面对实际就要面对学生的知识起点。我们的课堂提问要求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我们的课堂提问只有考虑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使课堂教学更为有效。

三、引导学生探究,提出的问题要具有思考性和启发性。

1.问题设计应难易结合

班级里的孩子不管在思维能力还是理解能力等方面都会有所差异,所以我们课堂问题的设计既要考虑学生的差异又要尽量面向全体。设计问题的时候,应设计出一些简单易答的问题来扶一下学困生让他们也能在课堂上有发挥的机会,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同时也要有一两个综合性较强的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尽量不要让那些在课堂上“吃不饱”的孩子“挨饿”。当然教师可以根据课堂上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运用。但要注意各问题之间的衔接,适当引导,帮助学生获得答案。比如在六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抽屉原理》这堂课中,我从简单容易的问题入手“两把椅子,让3人来抢,要求都要坐下,会出现什么情况?”这样引入新课后,我随即提问开始探究“4支铅笔放到3个盒子里,可能会是怎样的结果?”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究展示结果后,我又问:“这几种方法都行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谁看到了?”这个问题的综合性就比较强,调动了一些尖子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积极投入到探究中。显然这样有易有难的问题设计,可以使我们的课堂更高。

2.问题设计应精炼

苏联杰出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这就给教师提出了一个高标准要求:课堂提问要“精”。如果课堂上教师把问题问得过细,既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也会使学生感到“食之无味”。我也常常这样跟我的学生说:“老师给你碗和筷子,你们能自己吃饭吗?还是要我一口一口地喂呢?还是要我嚼碎了喂你们?”这就好比我们的课堂提问,第一句相当于学生“跳一跳”就能解决的问题,孩子们的反应是比较自信的;第二句相当于“唾手可得”的简单问题,他们的反应是“偷笑”,可能在想“这么简单的问题”;第三句,全班同学的反响最大“这也太恶心了吧”,也就是说没有必要的细碎问题,学生不但不屑回答而且会产生厌恶心里。比如:一位二年级的老师上《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时,课的一开始就问学生:“小朋友们有没有买过东西?”“相同的东西如果价格不同我们怎么选择?”学生讨论后说:“应该选便宜的买”。师说:“是啊,我们应该先将这些价格比较一下,再买。”,接着教师课件出示某品牌电风扇的不同价格,让学生选择。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提的第一个问题就属于第三类(没有价值的问题),课堂上应该避免提此类问题。此外,根据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可以一开始就课件出示某商品的不同价格,教师可以这样问:“应该去哪家商店买呢?”。这样精炼的问题设计既省时,又可以直切主题。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将问题归类整合,必要时应体现一定的容量或较大的覆盖面,还要面向学生的未来发展,用我们校长的话说:“我们的教育应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精炼的问题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学习习惯,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

3.为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课堂答题环境

教师要善于在教学过程中以轻松的表情、幽默的精神状态、诙谐的语言营造出轻松的课堂环境。轻松自在的课堂环境和教师及时设置的疑点能刺激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他们的思维,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一个好的课件能够让学生的情感动起来,往往是课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观可感的情景。学生在这种直观的情景中,会产生一种参与的愿望和热情。所以,在课堂上可以适时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各方面变换刺激,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问题,把学生引入一个思考问题的新天地。同时,也可以根据小学生争强好胜、好表现的心理,在课堂上采用竞赛方式,让学生充分发挥才能。还可以运用一些矛盾式的问题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我在上五上《游戏的公平性》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我抛两次硬币,如果第一次是正面朝上,那么第二次一定是反面朝上吗?”学生马上反应“不是的。”于是我紧接着问“你们不是说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都是二分之一吗?那我抛两次当然就是一次正面一次反面喽!如果不是的话,那不是和你们的结论矛盾了吗?”这个矛盾的问题环境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反驳兴趣,使学生有一种强烈的动手操作的欲望,从而自然的引入下一个学生抛硬币的活动。而且这个活动是学生发自内心的需要自然就是一个有效或者说是高效的操作。看来,良好的学习环境也可以成就精彩的课堂。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和形式,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加强课堂提问的艺术性十分重要。如果能够在教学中科学地设计并进行课堂提问,就可及时唤起学生的注意,创造积极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优化课堂结构,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展示教师的教学艺术,显示教师的教学魅力。

上一篇: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 下一篇: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