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

时间:2022-10-01 09:30:21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求知欲的源泉,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也是激发创造力的必要条件。学生有兴趣的时候,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异常活跃,求知欲望异常强烈,学习也没有心理压力,能够发挥出潜在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而没有兴趣的学习是一种低效的、被动的学习过程,学习的效率和效果肯定是令人不满意的。

教学实践证明,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开始时都对计算机怀着神秘、好奇的心情,并觉得可以打游戏、上网聊天,非常好玩,于是非常想学。但随着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深入,有的内容需要记忆,且枯燥无味,难度增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慢慢降下来了。有的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方法,惰性大,依赖性强,学习不主动,不预习、不复习,学习无计划、无目的,不求甚解,无吃苦耐劳的精神,无顽强拼搏的毅力,遇到困难就退缩,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有的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的“失误”也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如:不能抓住时机引导、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形成真正的学习兴趣;或以自身业务能力有限、信息技术设备配置数量不足、软硬件配备水平不高等为由,不潜心钻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或上课时随意性大,不组织教学,让学生随意使用电脑玩游戏、上网等,这虽然刺激了学生“玩电脑”的兴趣,学生上机只为了玩的高兴,但使学生丧失了系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使每一位学生对计算机都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那么该如何引导、激发并培养学生的这种学习兴趣呢?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谈谈我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帮助学生树立成功的信心和决心

当你接手新班时,总会发现其中有一部分学生从未使用过或极少使用计算机,根本不具备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能力,完全是个“电脑盲”。在操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绝大多数非常简单,甚至令人发笑,作为教师,不能因此而嘲笑、训斥学生,一定要注意聆听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并针对不同问题做出不同的解答。在辅导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与学生站在平等的高度,用适当的鼓励和表扬帮助他们树立成功的信心和决心。

二、注意启发学生的好奇心

在教学中,要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鼓励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点拨学生的每一个困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会和会学中不断取得进步。如:在介绍基于图形用户界面的Windows系统时,在学生不熟悉计算机的情况下,可预先示范给桌面改换图案、背景、改变图标下字体的大小、随意拖动任务栏、调整窗口的大小,等等,让学生感知Windows系统的魅力所在,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又如:在教计算机操作系统时,有的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就会在上机时做出花样来显示自己的能力,如:将系统桌面的图标移动或改变桌面的背景,等等。若教师发现后,对这些学生加以批评,甚至处罚,学生就会由扫兴到无味,一旦失去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也就无从谈起。有效的做法是:宁可自己的教学进度受影响,也要请这些学生示范给其他学生介绍他们的“经验”。这样,不仅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传授让学生了解了更多的内容,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也要告诫学生,一些随意操作可能会影响计算机系统的正常工作,所以是不能随意改变系统设置的。在教学中,应采用兴趣激励法,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化为学习知识的动力。这样,学生在浓厚兴趣的推动下学习,一旦取得一定的成绩,就会产生学习的价值感、荣誉感和喜悦感,学习兴趣得到进一步深化,形成良性循环。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可使学生手、脑、眼、耳并用,使学生有新颖感、直观感,能唤起学生的“情绪”和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教学中,可以通过音乐、动画等听觉、视觉效果先入为主,吸引学生的兴趣,然后结合当前最流行的互联网以及网络技术的介绍,引导学生提高对计算机课程的兴趣。在每一章或每一节知识学习之后,可以使用课本配套光盘来帮助学生回顾和总结所学知识。我们还可以自制教学课件,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

四、巧设教学任务,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

信息技术老师要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围绕相应的知识点多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料,巧妙地设计教学任务,将每一个任务都设计得明确、合理、科学,将所要传授的各个知识点蕴含于各个任务中,将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分解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了相应的任务的同时也掌握了需要学习的知识。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从而让学生拥有真正的学习主动权。在教学中,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完成一系列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任务”,从而保证教学目标顺利完成,让他们尝到学习的乐趣,满足他们的成就感。这样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和实践,有利于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兴趣盎然地掌握所学知识,可以提高学习效率,锻炼学生的学习和探索能力。

五、鼓励学生自主的学习信息技术知识

由于信息技术课时的限制,以及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差异,要想通过信息技术课来满足每个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需求是很困难的,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必须要考虑这个差异性。因此,要鼓励学生自己平时多看计算机书,至于上课,主要是用于解决平时看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自主地决定学习的进度,遇到问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咨询,查找相应的资料,或与教师共同研究。鼓励学生在掌握信息技术课本知识的同时,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地去学习课本以外的电脑知识。让水平比较高的学生担任信息技术教育的“伙伴教师”,课堂内外辅助教师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组织学生信息技术经验交流,等等,以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提高,激发培养全体学生的兴趣。

六、鼓励学生多动手实践操作

在教学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操作。从操作、实践中去领会方法,而不是靠教师的长篇阔论。这样学生不但可以对课堂知识进行巩固,而且更可以去掌握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所以在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提倡他们敢于动手、勤于动手。技能水平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而不断熟练,从而进行练习或活动的速度也不断加快,学生在不断地练习和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技能,增强了自信心和兴趣的持久性。这是学习过程中的巨大动力,这种动力将极大地推动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只要亲自动手试一试,实际操作一下,就会从内心里感觉到计算机并不那么神秘。这样,即使每次动手只有很小的一点点收获,也会有一种日见成效的感觉,随之信心、兴趣会大增,学习劲头更会越来越足。

七、注意分层施教,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

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有基础的学生"吃不饱",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而后进生因"吃不了"也常常会失去信心。教师要关注全体学生,特别是不能放弃学差生兴趣的培养,要因材施教,让全体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分层不光是学生分层学习,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任务都得根据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分层。强调不同层次的学生,不管是谁,只要能达到目标,次次有进步就给予一定的肯定。通过分层施教,学生各自学有收获,可使学生充满对学习的自信和兴趣,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

八、以形象的比喻、生动的实例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计算机教学中一些概念、原理、语言的格式、用法等需要大量的讲解。如何让这些抽象的内容和专业名词变得生动形象呢?关键在于适当运用一些简单和贴近生活的比喻,这对计算机的教学尤为重要。例如讲解“操作系统”这一概念时,为了使学生理解什么是操作系统,可用比喻的方法加以说明:如果把在计算机上操作的人比作一个部队的“司令员”,那么组成计算机各部件的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等就像打仗时使用的枪支、炮弹、飞机、坦克等武器。面对这么多的武器,司令员不可能样样精通,更不可能每一支枪、每一发炮弹亲自去使用,这就需要有指挥使用每一种武器部队的指战员,这些指战员构成了调动并控制各种武器的指挥作战的系统,这个作战系统就相当于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类似这样的比喻还有很多,只要运用恰当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所谓实例,就是把学习的内容放在一个具体有趣的事例中去做,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例如:在讲“写字板与汉字输入”一节中,要求学生利用“写字板”工具练习打一篇文章并进行编辑。由于学生刚开始使用键盘,指法还不熟练,大部分同学练习了一会儿就感到枯燥无味了。这时要求学生不按照教材上的内容输入,而是要求学生每人打一份个人简历,还可以输入喜爱的歌词、文章等,并针对课上出现的问题,及时补充如何修改错字、如何用回车键换行、如何使用Shift键等等。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内容也能很顺利地完成。

当然,不同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生水平也不能用同样的教学方法,只要我们用心去探索,找出最能激发培养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一定会提高教学效果的。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3-03-14

上一篇:《乌鸦喝水》课件 下一篇: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