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南汇区感染性腹泻病监测分析

时间:2022-10-17 11:27:37

上海市南汇区感染性腹泻病监测分析

南汇区处于东海之滨,肠道传染病极为常见。因此,加强感染性腹泻的监测至关重要的。为加强肠道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进一步了解本区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情况和病原类型,现对我区2007年感染性腹泻监测资料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南汇区肠道传染病监测医院,包括1家二级综合医院和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资料包括食品和水源监测数据及腹泻病人药敏情况。

1.2 方法

腹泻监测点医院常年开设肠道门诊,进行规范的腹泻病人专册登记,对社区监测点所有初诊腹泻病人用药前进行肛拭采样,对二级综合监测点医院每月有针对性采集50份腹泻病人肛拭,置Cary-Blair运送培养基及时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室,依据《感染性腹泻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7012-1997进行感染性腹泻相关病原的检测,并对阳性病原菌用统一的药敏纸片进行药敏监测。另外,社区监测点对辖区内水源和菜市场食品进行监测采样,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室,按照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测细则进行相关检测。

2 结果

2.1 发病情况

2007年3家腹泻监测点医院共登记腹泻病人3 448例。流行季节为5―11月,腹泻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73.69%,发病高峰在6―9月,发病数占全年的50.99%(图1)。

2.1.1 腹泻病人病原监测

2007年检测的1 309份腹泻病人标本中(男性703份,女性606份),检出病原菌5种39株,检出率为12.82%。其中沙门菌3株,占病原菌总数的7.69%; 副溶血性弧菌30株, 占病原菌总数的76.92%;河弧菌4株,占病原菌总数的10.26%;霍利斯弧菌1株,占病原菌总数的2.56%;费尼斯弧菌1株,占病原菌总数的2.56%。病原菌检出主要集中在7―9月份。菌株感染男性明显高于女性(χ2=3.90,P<0.05,见表1);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15岁33例,占84.62%;≤14岁6例,占15.38%。

图1 2007年1―12月腹泻病人发病情况[HT10.]

2.1.2 药物敏感试验 39例阳性腹泻病例标本对抗生素的敏感和耐药状况,按敏感例数多少及抗生素敏感性强弱依次为头孢噻肟(CTX)、庆大霉素(GEN)、 诺氟沙星(NOR) 、复方新诺明(SMZ) 、 头孢噻吩(CFT) 、四环素(TBT) 、萘啶酸(NAL) 、利福平(RFA)、 阿莫西林(AMC) 、氨苄西林(AMP)。

2.2 水源监测

2007年共采集监测点辖区内水源样300件(海水155件、河水145件),检出病原菌4种23株,检出率为7.66%,海水检出率为7.74%,河水检出率为7.59%(见表2)。其中副溶血性弧菌8株,占病原菌总数34.78%;气单孢菌7株,占病原菌总数的30.43%;麦氏弧菌6株,占病原菌总数的26.09%;河弧菌2株,占病原菌总数8.70%。病原检出集中在5―11月,高峰为7―9月(表2)。

表1腹泻标本病原菌检测结果

2.3 食品监测

全年采集监测点集市食品样424件,检出病原菌7种32株(见表3),检出率为7.55%,其中熟食品检出率最高,为11.97%;肉类检出率为7.38 %;水产品检出率为3.75%。检出的所有病原菌株中麦氏弧菌12株,占病原菌总数的37.50%;副溶血性弧菌6株,占病原菌总数的18.75%;河弧菌5株,占病原菌总数的15.62%;气单包菌5株,占病原菌总数的15.62%;霍利斯弧菌1株,占病原菌总数的3.13%;费尼斯弧菌2株,占病原菌总数的6.25%;溶藻弧菌1株,占病原菌总数的3.13%。病原检出集中于6―11月,7―9月是高峰期。

表2水源监测样品病原菌监测结果

表3食品监测样品病原菌监测结果

3 讨论

感染性腹泻是当前全球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它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具有发病率高,明显的夏秋季发病高峰流行特征。监测资料显示,我区腹泻发病主要集中在5―11月,发病高峰为6―9月,与腹泻病流行特征相符。

在病原菌监测中,腹泻病人监测发现,副溶血性弧菌检出最高,其次为河弧菌和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常引起食物中毒,是由于进食含有该菌的食物所致,主要来自海产品,如墨鱼、海鱼、海虾、海蟹、海蜇,以及含盐分较高的腌制食品。该菌存活能力强,在抹布和砧板上能生存1个月以上,在海水中可存活47 d;另外,水源监测也为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最高;食品监测发现,麦氏弧菌检出最高,其次为副溶血性弧菌和河弧菌,阳性病原菌检出高峰与发病高峰一致。菌株感染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这可能与男性社交频繁、在外聚餐明显多于女性以及男性卫生意识与女性相比相对欠缺有关。南汇区属于沿海地区,海水产品丰富,群众喜食生制、盐糟海产品,是肠道病的多发地带,海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是引起腹泻的主要病原菌[1]。夏秋季来临,气温升高,细菌生长旺盛,当食用受病原菌污染的水及食物后极易引起腹泻病和食物中毒。

从腹泻病人药敏监测结果看,人群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越来越严重,特别是阿莫西林(AMC) 、氨苄西林(AMP),其耐药率为100.00%。这2种药由于价格低廉,在近10多年广泛使用,以致产生了大量的耐药菌株。因此,临床上合理使用、控制滥用抗生素是当务之急。

通过监测结果分析,发现本地区感染性腹泻的发病形势不容忽视,感染菌株还是以存在于海水产品中的副溶血性弧菌为主。针对本地区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情况与流行特征,加强腹泻病人、水源及水产品的监测是至关重要的。为进一步做好肠道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必须以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为主,大力开展饮水、饮食卫生,普及健康教育,提高群众卫生意识等为防治策略重点,切实的降低本地区的腹泻发病率,为创建健康文明城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奠定基础。

4 参考文献

[1]徐红梅,沈安梅.南汇区2000―2004年腹泻流行病学监测报告[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6,22(2):154-155.

(收稿日期:2008-08-04)

上一篇:晨检查出手足口病91例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点... 下一篇:义乌市动物致伤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