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耕地后备资源潜力分析

时间:2022-10-22 07:45:16

上海市耕地后备资源潜力分析

1上海市耕地数量变化

上海北界长江,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浙江2省,是一个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工业型大城市,上海市近20年耕地变化趋势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上海市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从1990年的32.32万hm2减少到2009年的20.23万hm2;人均耕地面积越来越小,到2009年平均每个农村人口占有耕地不足600 m2。此外,上海耕地还存在着质量下降、耕地流转强度大等问题。因此,如何保护上海耕地,开发耕地后备资源以达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成为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2上海市主要耕地后备资源

上海市耕地后备资源主要包括村庄农地整理以及滩涂湿地2个部分。

2.1村庄农地整理

一是村庄整理。村庄整理是指通过对分散的农村居民点进行村乡撤并以及对过散的企业布点进行乡村工业集中布点来增加耕地,此类方法需要消耗较长时间。二是农地整理。农地整理是指对不规则的零散地、中低产田、废弃地进行改造,从而达到提高土地治理和增加耕地面积的目的。

2.2滩涂围垦

滩涂围垦是指对沿海地区滩涂以及河湖滩地等未利用土地进行围垦开发,从而增加耕地的数量[1]。上海滩涂资源丰富,且由于滩涂围垦的综合开发潜力巨大,相对而言对大环境的影响较小,经济效益显著,因此本文重点为对上海市滩涂的可持续利用潜力进行分析。

3上海市滩涂资源

3.1滩涂形成条件

上海滩涂完全是河口泥沙,其形成的主要动力条件即是水动力及长江泥沙沉积。据统计资料显示,长江的年径流总量为9 240亿m3,年输沙量为4.36亿t[1],据大通站年均输沙量统计资料,近10年长江泥沙来源有明显减少的趋势。由2000—2009年长江大通站年均输沙量分别为3.39亿、2.76亿、2.75亿、2.06亿、1.47亿、2.16亿、0.848亿、1.38亿、1.30亿、1.11亿t,2006年大通站输沙量达到历年最小,仅0.848亿t。而2006年以后大通站的输沙量呈逐步回升的趋势。

虽然长江来沙量有减少的趋势,但其处于基本持平的阶段,且长江径流量仍将基本保持不变。因此,在长江中下游河道冲刷补偿以及各种人工拦沙的作用下,预计2012—2021年长江大通站每年的输沙量仍将维持在1.0亿t左右。

3.2滩涂面积及变化趋势

上海市滩涂主要分布于崇明北滩和东滩、横沙浅滩、长兴边滩、扁担沙、九段沙、南江边滩以及杭州湾北沿[2-3]。2000年0 m以上面积为660~700 km2,0~5 m面积为2 300~2 400 km2。

由表2可以看出,上海市滩涂面积的变化基本平衡,近几年有减少的趋势。然而近年来人们提高了对上海滩涂湿地合理规划的认识,并开展了一系列合理规划保护的工程,并且在人工促淤等相关工程的实施以及相关政府限制围垦等政策的作用下,预计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上海滩涂将呈持续增长的趋势,而增长过后仍会出现相应的围垦措施,因此预计未来10年上海滩涂将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

3.3滩涂可开垦为耕地的潜力

滩涂既可开发为建设用地,也可开发为生态用地,但上海滩涂开发为耕地的潜力仍不可忽视。据研究,新中国成立以后上海市滩涂围垦土地不断增多,至2003年底达到936 km2,上海土地面积因此增加了14.76%。2001—2003年滩涂圈围面积增加了63 km2,若按平均值来算,每年平均圈围面积为21 km2,如此可以估算,2010年上海市滩涂圈围估计为421 km2,按研究估算出的成陆比例40.29%可以计算出至2010年上海市滩涂围垦为土地的面积为169.62 km2。而有关部门规定的围垦计划,至2020年底上海市滩涂圈围成陆面积预计为790.53 km2。则未来10年上海地区有望从滩涂圈围中获得新的土地资源161.16 km2。而根据表1中上海市耕地的变化以及上海市总土地面63.41万hm2来看,上海市耕地面积占上海市总体面积的比例平均值为32.20%,未来10年从滩涂圈围中获取的新土地作为耕地的面积预计有51.90 km2。

而据2011年上海市推出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拓展城市绿色空间保护海洋生态以及滩涂湿地[4-5],并建设崇明生态岛的计划。如此预计未来10年中,上海市的新圈围的陆地将多用于林地以及生态用地的改造,而工业建设用地的比重将会得到控制,从而用作耕地的面积将会使上海市耕地面积总量达到总体的动态平衡。

4参考文献

[1] 李九发,万新宁,陈小华,等.上海滩涂后备士地资源及其可持续开发途径[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12(1):17-22.

[2] 陈基炜,梅安新,袁江红.从海岸滩涂变迁看上海滩涂土地资源的利用[J].上海地质,2005(1):18-28.

[3] 左书华,李九发.上海潮滩滩涂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及可持续发展[J].海洋地质动态,2007,23(1):22-26.

[4] 裘江海.滩涂的可持续利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5] 陈吉余.中国河口海岸研究与实践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上一篇:文成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下一篇:农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