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学科教学论文

时间:2022-10-17 10:25:28

品德学科教学论文

先学后教在品德学科教学中的运用

“先学后教”是一种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核心是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学生主体作用的具体体现。学生先学,学什么,怎么学,教师需要在放手让学生自学的同时给予必要的方法指导;学生能学到什么程度,学懂什么,不懂什么,教师必须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有的放矢,针对学生疑难点进行教学,才能拨开迷雾见云天,让学生学得更好。

品德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联系品德学科教学特点,怎么“先学”?怎么“后教”?我认为既有课前学生的先学,教师的指导;亦有课堂上学生的先学,教师的后教。下面,我就结合平时的品德课堂教学,谈谈我的看法。

一、课前的先学后教

1.针对教学主题查找、整理资料

品德课程内容非常开放、灵活,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因此,课前针对教学主题进行资料查找与整理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在这个环节,教师的“教”就很有必要,可以引导学生明白:围绕教学主题查找什么资料,通过哪些途径进行查找;围绕教学主题开展哪些实践活动,怎么开展;搜集到的众多资料怎么整理……在教师引导学生明白大致的先学方向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指导先学,学生才会慢慢明白,针对教学主题可以先学什么,怎么学。长此以往,就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先学能力。

2.针对教学主题引导实践活动

(1)现场调查

课程标准中指出,通过组织儿童到现场观察或与当事人交流,使儿童对所关注的问题能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观的印象和更加深入的了解。调查活动中,要指导儿童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归纳并相互交流。调查活动适用于熟悉环境、了解学校及周围的发展变化、革命传统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参观访问

课程标准中指出,参观访问这类活动旨在充分利用各种校外教育资源,让儿童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实践能力。如参观烈士陵园、参观博物馆、科技馆、工厂、农村以及各种社会设施,访问社区和各种社会人士等。可在了解家乡的变化、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科学教育以及培养儿童的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应用这种活动形式。

(3)欣赏、练习

欣赏是一种以儿童的体验、感受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活动。欣赏的对象可以是人文作品、自然景色,也可以是儿童喜欢或佩服的同伴或其他人物。如师生共同搜集某一专题的故事、绘画、照片、录像、电影、多媒体作品等,一起欣赏;利用雪景、星空、春色等来欣赏和感受大自然的美;儿童通过讲述同学的优点或自己的成长来欣赏自己和同学的进步等。

练习是指针对某一项或几项教育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或课后强化练习,让儿童学会正确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在低年级的行为习惯学习与养成阶段就可经常使用。如学会正确的坐、立、走姿势,学会正确的阅读姿势或刷牙方法,自己整理书包等,都可事先让孩子先学,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交流,形成鲜明正确的认识。

二、课内的先学后教

课前有了充分的先学后教,但学生的一些认知还是比较模糊笼统的;学生一些情感体验还是不到位的;学生的一些行为还是需要进一步改进的。这就需要课堂中教师必要的引导与规范了。但是不是课堂中就不学只要教了呢?不是的,课堂上还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先学,在学生通过先学不能解决的时候,教师才进行必要的教,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1.在学生没有认知到的情况下着力“教”

学生对感性的东西比较感兴趣,但是对于感性知识的背后规律等理性认识往往就不到位。这个时候,教师就要着力进行“教”。

如学习《腾飞的翅膀》这一课时,有一个难点就是地方主要行业的形成与发展与当地资源、历史传统的关系,学生对此并不一定有认识。那么教师就可充分利用教材呈现的江西陶瓷制作业进行重点介绍,引导学生认识到位。

2.在学生认识零碎的情况下着力“教”

学生在学习时,对于一样事物的各个方面都会有所了解,但这样的了解由于年龄、学识、阅历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往往比较零碎。这时候,教师就要着力“教”,引导学生把零碎的认知转化为比较具体深入的认识。

如学习《腾飞的翅膀》一课后,学生对家乡义乌的特色行业、新兴行业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认识还是比较模糊的。教师可针对学生家庭特点,在课堂上进行小调查:你家在干什么?谁家有亲戚朋友在市场上经营?然后教师总结出这一系列围绕小商品发生的商品交易都可称为商业。

3.在学习方法模糊的情况下着力“教”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在方法的使用上感到无能为力。这个时候,尤其需要教师着力“教”。

同样在教学《腾飞的翅膀》时,在了解家乡的行业以及行业给家乡带来的变化后,开展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很有效的。学生分小组进行搜集整理资料,学生既有先学又有后教。但在课堂上进行汇报交流时,教师的“教”显得犹为重要,因为一提到交流,学生肯定都很兴奋,说东说西,但许多都是走马观花式的,效果普遍不佳。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联系课前搜集的资料,每个小组围绕一个主题或一个方面进行重点交流;根据不同的主题,采取不同的交流方式,如服装行业可以看图片、列数字、讲创业故事等,饰品行业可以采取实物展示的方式,拉链行业可以采取列数字的方式……然后让学生进行交流、汇报。在课前学生活动时,就予以指导,课中交流前也加以强调,这样的交流活动就会有序有效。(编辑:圆圆)

上一篇:我市农行合规文化建设纪实 下一篇:纳税人的钱不能成为“打狗的肉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