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学生应踏雪无痕

时间:2022-10-17 06:12:54

批评学生应踏雪无痕

【案例过程】

担任班主任好多年了,班上的学生一直安分守纪,也非常听话,我也努力做到口勤、手勤、脚勤,班级工作还算得心应手。可曾经批评一个女生的情形却令我一直记在心里。

那是一次周会课,我看到了班上的一位女生留着时尚的刘海发型,耳朵上打了两排耳钉,那叫一个时尚呀!想起星期一学校教师例会上校长的讲话:“有些班级的女生化妆,染发,都是班主任工作不到位的表现。”我看到她的样子,打扮得如此“时尚”,在我们这样一个农村学校还是首属,一个农村学校的女生装扮成这样肯定心思没有在学习上,如果这样放纵下去不但效仿的女生增加,学习风气败坏、不好管理外,而且领导肯定会否定我的班主任工作。想到这里我的气顿时不打一处来,对她一顿劈头盖脸的批评。谁知就在结束的时候她顶撞了我: “王老师,你能不能不要总是以你落后的思想对待现代的我们年轻人。”当时全班鸦雀无声,同学们都瞪大了眼睛看着我,我也惊呆了。工作以来,第一次听到学生这样说话,“好大的胆子,你给我站到后面反省去……”谁知她哭着跑出教室了。

下课后,我急切的问其他老师有没有看到我刚才批评了的女生,结果都说没看见,我开始担心了:她去哪里了?我立刻想到了经常在报纸上看到中学生受到批评后动不动就离家出走或者自杀的事情,想到这里,我对她的愤怒已完全变成了对她的担忧了。那种担忧至今记忆犹新。下面的一节课我没有课,我叫了两个学生到处找寻,最后在学校后面的树林里找到了哭红眼睛的她,我心里的石头才落了地。

放学的时候,我把她叫到了办公室,这时其他的老师都走了,我的气也消了,我问她为什么顶撞我还要跑,刚开始她不愿吭声,过了好一阵,她才说:“你的批评让人下不了台。”其实,我在骂完她以后,我也已经意识到我的批评太重了,伤害了她的自尊心。

“你这样化妆不合时宜,尤其不适合中学生的行为标准,这样化妆有点太成熟了,如果我不批评你,其他的学生会效仿,那样我怎么去管理?不过话说回来,今天老师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批评你,是老师的不对,我先向你道歉!”

听到我的道歉,她立刻露出惭愧的脸色,立刻给我鞠了一个躬,“老师,我错了,以后我会改正的,更会好好珍惜时间把心思放在学习上……”

【案例反思】

这件事虽然已过去,但一想起来仍胆颤心惊,在今天,中学生因为经不住批评自杀或者跳楼的事在报纸上已报道数起。我那样粗鲁地批评她,如果出什么事,我怎么向学校及她的家庭交代,我那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她把注意力转到学习上,让其他的同学不能效仿,如果以她的出事来达到预期的结果,这样的代价也太大了。在很多情况下,由于班主任没有把充足而恰当的道理讲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去反思、领悟,以至于他们要么不接受班主任批评教育与班主任玩“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游戏,要么当初顶撞老师,而后者是很危险的,因为许多年轻老师当场会火冒三丈,轻者出言不逊重者大打出手。

马卡连柯说:“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批评学生的前提和宗旨都是对学生的关爱、理解、尊重和希望,而不是伤害。如果将批评理解为一种希望、一种尊重、一种肯定、一种信任,那么,班主任对学生的希望值越高,关注度越高,也就希望他做得越好,对他的行为指正得也越多。但是在批评的过程中,班主任不能爱心有余,而方式不足,不能当众伤害学生的自尊,让他们下不了台。批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有一个临界点,班主任对它分寸的把握,决定的是维护批评正面积极的意义——爱护,还是滑向了它的反面——伤害。

那么,在批评时,班主任应该如何批评学生才能让学生学生彻底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真正“改过自新”呢?

1. 站在学生的角度。批评要使他心悦诚服,要有教学机智,尽量宽容去处理,尽量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丢学生的面子,用他们可以接受的方式和手段来改正错误,尽量做到批评无痕,润物无声。

2. 尊重人格。学生有过错,理应批评,但其人格应受到尊重。被批评者和批评者,人格应该平等,基于这一点,教师应严肃认真又心平气顺地对待孩子。批评可以严肃,甚至严厉,但这类似于镇痛药,用多了便失效。

3. 避免当众批评。这样做最大的弊病是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单独进行批评,这是极可取的。

批评,是一种艺术,对中学生来说,更需要语言的技巧与柔性,还要考虑到他的接受能力,应尽量运用儿童化的语言,将一些大道理用浅显通俗、饶有趣味的语言表达出来,其结果大概就不会像那天这样尴尬了。

正如“教无定法”一样,我认为管理也无定法。叶圣陶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身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更大。人们常说:什么样的班主任带什么样的学生,这话不无道理。常言说得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育学生又何尝不是这样,面对性格各异、个性鲜明、可塑性强、一个个活生生的中学生,我们班主任凡事要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教育批评学生要尊重学生、“在严爱中把握好批评的方法与艺术”。

批评之所以为一门艺术,在于它并非只要满足某些既定的条件即可得到某种确定的结果,而更多地取决于一些微妙的,甚至难以言传的感应和领悟,特别注重对批评对象、时机、场合和方式的选择。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对批评艺术的巧妙运用可以事半功倍。

上一篇:浅析农村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提高普通中学高中物理教学质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