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现代化进程

时间:2022-10-17 04:14:55

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现代化进程

摘要:在十报告中正式确定了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发展,还是理论应用的创新表述,信息化建设都已经成为当今中国不可回避的课题。而当我们把信息化建设置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时候,如何认识信息化的发展,如何着手推进信息化的发展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信息化;现代化

一、信息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在《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指出:“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所以从这个意义上,信息化是一个经济社会变革的过程。

随着基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也是层出不穷。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与政府的管理和服务结合起来形成了电子政务;与商业活动结合起来形成了电子商务;构建了新一代网络社交平台形成了电子社区;应用到家庭领域,发展出了数字家庭、数字生活等等。所以我们说,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广泛的深入到了我们现代文明经济社会,我们个人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当信息化突破了科技领域的小循环,开始进入经济中循环乃至社会大循环的时候,它所引导的不再仅仅是简单的器物文化,而是整个社会经济领域的结构变革和发展方式转变。正如杰里米·里夫金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所说,“历史上新型通信技术与新型能源系统的结合,预示着重大的经济社会转型时代的来临。”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信息技术以及其在社会经济各领域的应用形成的信息化过程,恰恰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另一只脚。

回顾历史,早在1987年,美国学者威廉·A·哈维兰在《当代人类学》一书中就提到,现代化可以理解为四个过程,即技术的发展、农业的发展、工业化、都市化。而根据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国情,党的十将其表述为:信息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既是一种对于理论的历史性回归,又是一种基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创新表述。

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化建设不可回避的课题。

二、以信息化建设全面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

(一)不断加深对信息化的认识是信息化发展的前提

信息化是经济社会变革的过程,那么也就是说信息化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进程或者技术应用的过程,而是一个社会发展和演变的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加强政府的引导。

我们对于信息化的理解不能仅仅局限在技术角度,也不能因为不懂信息技术专业而忽视政府的主导作用,而是应该顺应信息化浪潮,充分发挥市场、政府、社会、文化推动信息化发展。

也就是说我们的政府应该掌控信息化发展的全局,而不应该身陷信息化发展的技术局部。

(二)坚持“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发展的主攻方向

我们国家的两化融合,实际上暗含着两化并举的意思。各地方在实践过程中首先要对区域工业发展做出合理的评估。工业规模有多大?也就是我们必须考虑人均GDP和城镇化率,以及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那么主要涉及到的指标就是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工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

这其中还要兼顾的就是工业效益。不但是经济效益,还要有环境效益。因为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工业结构是从重工业化、高加工度化到技术集约化呈现阶段性规律变化的趋势。而环境和资源是工业发展的“终极约束”,所以我们要强调的是工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按照“梅特卡夫法则”,网络的价值等于网络节点数的平方。所以基础设施的建设是评估两化融合发展的基本前提。

(三)积极推进各领域信息化是现代化进程的具体实践

1、阶段性的发展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并不是指政府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务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提高政府监管能力,二是改善政府公共服务。阶段性的发展电子政务,也就是:

(1)第一阶段就是做到政府信息、联络。(2)提供某种新式的政府服务,比如申请表格,向政府发出询问。(3)允许公众有更多的的参与权,形成互相交流,比如征询意见、投票、申请证照等。(4)网上办事,比如网上交税,办理工商注册。(5)一体化继承阶段,将各种政府业务整理起来,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但这个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做到,但这是电子政务发展的最高阶段。

2、积极地发展电子商务

说到电子商务,在中国我们很难回避一个企业、一个品牌,那就是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网。在中国企业界,民营企业很少有成为世界之最的,而目前淘宝网是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商圈。

按照蓝皮书的估计,到2015年,我国的电子商务交易总额将达到18万亿元,GDP占比将达27%,而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规模将居世界第一位。所以电子商务大有可为。

3、特色化的建设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的内涵就是三通三智。智慧产业,比如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等等,智慧管理,那就是智能物联,畅通可控。智慧民生,以信息技术应用于民生领域,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三通,网络通,信息通,服务通。很明显,网络通指的是硬件,信息通指的是软件,而服务通则是一种综合的考评。

而就我们国家现在一线城市智慧路径而言,各方的突破点是不一样的,北京更强调城市管理,上海注重综合功能,广州突出民生导向,田径更加侧重发展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产业。

而就智慧城市的具体评价指标体系而言,国家没有统一,各地纷纷绕绕。工信部2002年试行了一个《城市信息化水平指标方案》、南京信息中心2010年发表了《“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2011年《中国智慧城市(镇)发展指数评估体系》、上海浦东新区的《智慧城市建设评价体系1.0》和2.0版本。

但是这些评价体系多数是以一个城市为观测对象,而对正在处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中小城镇没有相对的测度,比如这些指标中就没有关于信息化对于城镇化的作用。

所以对于未来的智慧城市建设而言,尤其是城镇化进程中的中小城市而言,制定一套符合本地区发展实际的体系标准是要有限考虑的。(作者单位:中共吉林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上一篇:淘宝“双十一”卖家进场的博弈分析 下一篇: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