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全市节能减排 促进济源经济发展

时间:2022-10-17 01:47:50

推进全市节能减排 促进济源经济发展

【摘要】节能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党的十七大向全党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要求。为贯彻落实好十七大精神,“十一五”规划特别对节能、降耗、减排、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战略性部署。根据国家总体要求,省政府对我市提出了节能降耗的具体目标任务。

【关键词】节能减排;济源;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X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015-01

一、我市节能减排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2007年至今,我市坚持把推进节能降耗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型发展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以结构节能为根本,以技术节能为支撑,以管理节能为保障,通过狠抓淘汰落后产能、加强重点行业企业管理、实施重点节能项目和目标责任制考核等关键环节,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一定成绩。“十一五”期间,万元GDP能耗下降了16.2%,超额完成了省委省政府下达给我市12%的目标任务。“十二五”起步良好,今年上半年,全市万元GDP能耗下降3.12%,降幅位居全省前列。

(一)工业企业主要产品综合能耗水平明显降低

通过五年努力,我市主要产品综合能耗水平明显降低,有的部分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与2011年相比,全市单位煤炭生产综合能耗下降了32.11%;单位水泥生产综合能耗下降了10.6%;吨钢综合能耗下降了5.6%;炼焦工序单位能耗下降了28.5%。

(二)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加大

2007―2012年,五年来,全市钢铁企业拆除高炉一座,淘汰产能10万吨;拆除落后水泥生产线5条,淘汰落后产能90万吨;关停小火电机组4台,淘汰落后产能19.2万千瓦;拆除2家有色金属行业生产线,淘汰产能11万吨;拆除4家焦炭行业落后生产线,淘汰产能92万吨。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年均节约能源200余万吨标煤。

(三)公共机构节能效果显现

2011至20112年,我市围绕贯彻落实《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强化机关节能工作,加快建设节约型机关,努力实现“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节能目标,取得了较好成绩。市财政局与市发改委联合完成了全市教育、卫生等市直单位和乡镇办事处落实推广了44万支高效节能灯具的推广工作,并完成了市委、市政府机关所有高耗能灯具的更换工作。完成了电业局小区10栋住宅楼的围护结构和采暖供热系统的节能改造,全市公共机构能耗同比下降6%以上。

二、“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的主要做法

(一)优化产业结构,构建有利于节能的产业体系

一是充分利用高新技术,特别是先进适用节能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产品更新换代,促进工业生产集约化、发展高端化。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现代煤化工、新型材料工业、节能环保产业、特色食品工业等新兴产业,不断优化工业产业内部结构;二是大力促进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低耗能产业发展,积极发展商贸、旅游、生产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三是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逐步实现由单一的能耗强度控制的向能耗强度控制和能耗总量调节转变,建立能源消费总量预警机制;四是继续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和设备,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产业体系。

(二)加大节能技术改造投入推动技术进步

加大节能共性和关键技术研发力度,重点开发和推广重大节能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等。对冶铅、化工、电力、冶金、焦化、建材等高耗能行业重点实施多个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培育和扶持一批节能技术、节能工作突出的示范区和大企业、大项目,充分发挥大企业和大项目的支撑、带动作用,提升行业整体能效水平。

(三)抓好重点领域节能工作

工业、建筑和交通是能源消耗的三大重点领域,而工业是重中之重。提升重点企业节能管理水平,定期开展重点企业用能审计,查找能源利用薄弱环节,挖掘企业节能潜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技术创新技术,加快节能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大力开发、推广、使用高效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设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节能项目管理机制,对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实行跟踪监管。组织实施低能耗、节能建筑示范工程和绿色照明示范工程,大力推进太阳能、浅层地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抓好一批可再生能源应用示范工程。制订交通运输发展规划,调整运力结构,发展公共交通与现代物流集约配送,降低运输能耗。大力推进“以气代油”工程,并在实施采购一批新能源公交车,努力实现绿色运输。建筑领域要在新型建筑材料的进一步推广使用和可再生能源的充分利用两方面有大的提高。

(四)发展循环经济

以企业为基础,打造工业园区平台,倡导绿色生产方式。抓住资源开采、资源消耗、废弃物产生和社会消费几个重要环节,围绕冶铅、煤炭、化工、电力等主导产业,以余热尾气回收、煤矸石、粉煤灰综合利用为重点,构筑循环经济体系。抓好一批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型企业,提高“三废”综合利用水平,引导企业从生产的各个环节入手,改造传统工艺,优化用能结构。

(五)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共同节能的良好氛围

深入开展全民节能行动,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全市社会部门的积极作用,普及节能知识,推广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宣传节能法规政策,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能源忧患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加强对各级政府节能管理人员、节能监察执法人员、重点用能单位能源管理人员的节能培训。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加强节能领域工作的宣传力度,形成媒体宣传、政府推动、企业主动、全民联动的节能工作新格局,真正把“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落到实处,把我市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宜居之城、幸福之城。

上一篇:低碳经济 6期 下一篇:浅析礼仪 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