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初探

时间:2022-10-16 09:25:09

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初探

[摘要]日新月异的今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落实新课标的理念,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方式走进了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方法如何在课堂中运用,谈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课堂 自主 合作 探究

日新月异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正在发生历史意义的转向,由重知识的接授性学习转向重综合能力的自主、探究性学习,由单一的认知性教学转向多维的体验性教学,由呆板的机械性教学转向机动的交往式教学。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方式走进了课堂。那么,对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学生在课上的小组合作做什么?语文学习到底要探究什么?下面从几方面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首先老师必须转变教学思想,接受新的课程理念,改变课堂结构

在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具有新的特点,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师生互动的形式都要发生较大变化。

首先是教师的定位,传统的教学是教师满堂主导,老师讲,学生记,教师不断重复重点、难点,学生除了被动接受、死记、硬背,别无选择,学生缺乏自己的思索与辨认。一遇考试,问题百出。一学生在周记上写道,我的语文老师每节课都滔滔不绝地讲个不停,我真的没办法明白他到底在说些什么,所以讲授式教学方式不能适应新的课堂,教师不再是将学习的内容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教师应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到课堂教学,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其次,学生学习习惯及学习方式的转变,原来的教学学生偏重于机械记忆,仅立足于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传输。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学生构建了一种开放的学习平台,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和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学生应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应给学生留学生下生长点。

二、学生在课上自主学习应如何设计,该如何合作?

语文学习其实很简单,两个字,读写,说得复杂一些是四个字:多读、多写。

近日听一位老师授《曹刿论战》,该老师就文章“备战”“胜战”“论战”部分设置如下问题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①曹刿请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

②鲁庄公认为打仗要作哪些方面的准备呢?

③对于庄公的看法,曹刿是如何评价的?

④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⑤文章哪些语句曹刿和庄公在战场上的表现?

⑥曹刿一再阻拦庄公的原因是什么?

⑦从曹刿的“论战”中可以看出他怎样的战术构想?

⑧谈谈鲁国取得胜利的原因。

老师把这些多而泛的问题抛给学生,学生们分小组完成,他们小组的成员分别在不同的工具书及教辅资料上寻找这些问题的详细答案,然后抄写下来,分别上台一一展示他们抄写下来的“标准”答案。且大多篇幅较长,整堂课老师很少讲课。课后我问其它同学,你们能理解完成这些问题吗?大部分同学是这样回答的“不知道,我会借同学抄下来的答案抄在自己的笔记上”。可见效果甚微。在极其有限的课堂教学的时间里,把重心放在此类探究上,恐怕难以达成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课程目标。

首先,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是一种方式:学生学什么,如何学,如何合作,要达到哪些目标。这些必须要老师进行精心的教学预设,并且教师应结合教学大纲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就该课文而言,初中生学习的重点应放在字、词、句的教学上。对于文言文,首先要会读,音要读准,停顿要恰当,句子的层次要分清,其次是重文言词汇的积累,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

我上《曹刿论战》这篇课文,设置如下环节进行自主合作学习。

开始是让学生读,用不同的方式读。

1.自由朗读课文,字音要读准,停顿要恰当,句子的层次要分清,做到不添字、不漏字、放慢速度,一边读、一边体会每句话的完整意思。

2.本文人物对话有鲜明的语气,有赞成,有反对,有肯定和否定,有抒情和议论。完成课后练习,体会句子的语气,举一反三,反复品读。

3.互相评读。两人一组,一人读,一人评,根据对课文的理解讨论句子的停顿,语气、语调。

4.对照课文录音,谈谈自己朗读课文的感受。

5.熟读成诵。

接着是让学生写,改写《曹刿论战》,可以改写全篇。但课堂要求改写其中的一部分情节(时间有限),既要符合原著的精神,又要写出自己的看法和特色。老师也改一个情节,然后选一到二个小组展示作品,自己朗读,师生共同评论,老师也把自己改写的情节展示,让学生评,如我把曹刿在战场上指挥作战的外貌、动作、语言都进行刻画,同学们都论老师写作的人物形象更丰满。同学们在评讲他人的作品时,都能有自己的见解、看法。通过这样的师生合作、探究,让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力所能及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真正提高他们的整体文学素养。

三、语文学习到底要探究什么?

至于探究,语文的教学是探究文本的形式,还是探究文本内容。探究文本形式,似乎不符合课标“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的教学要求。像上文那样探究文本内容,则可能生成不同的见解和感悟,在极其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恐怕难以达到课程目标要求。所以要使学生进行有效探究,离不开老师的启发,引导,点拨。

就本文而言,可从以下几点指导学生进行探究。

(一)1.把握人物对话,在对课文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结合上一节课学的情节,用白话文再现文中情景:(1)、曹刿与乡人对话(2)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战前、战中、战后)

2.选择小组的同学上台表演

3.学生自由评说学生的表演是否合乎人物特点

(二)教师质疑:鲁庄公和曹刿二人,你最欣赏谁?请展示你的理由:

“真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们各抒已见,能从如下几点总结:

曹刿1.有强烈的爱国热情

2.有自荐的勇气和自信

3.知已知彼

4.有勇有谋

欣赏鲁庄公的理由有:

1.善于纳谏

2.任人唯贤

3.不耻下问、虚怀若谷

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真正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课文的朗读和分析基本上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的。教师只是做了相应的一点点拨,充分地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的说来,语文教学是语言和文字的教学,任何一种语言教学都离不开读,朗读是对语言材料和语言技巧的感悟和吸取,是学生学习书面语言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要扎扎实实地落实朗读目标,明确地提出每一次读书训练的要求,另外,师生同写,教师都要写真情实感,真正做到自主、合作、探究。但是教无定论,教学模式做到也各异,这就谈自己的一点浅见吧。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出版社。

(作者单位: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乐育中学)

上一篇:体验式教学法在卫生员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英语教学中的情境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