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积累与实际运用“相辅相成”

时间:2022-10-16 08:36:58

语文积累与实际运用“相辅相成”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的积累的过程,更是应用积累的语言进行实践、提高语文素养的过程。所以在学习中积累和实际运用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

积累是实际运用的基石,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如果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作“奠基”,就会成了“空中楼阁”。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有意识地去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发展学生的积累能力,可以从如下两方面入手:

第一,激发学生的自主积累的兴趣。背诵是积累的基础,入情入境地来理解背诵,这样会事半功倍,即使是课下完成背诵任务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了。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我们不难看出,积累与运用相互产生作用是以“感悟”作为桥梁的。“悟”就是学生积累时理解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要着重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去主动积累,提高语言感悟能力。“悟”的能力提高,记的多、牢,那么学生自然会增强信心,从而激发出其学习兴趣。

第二,培养自主积累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自主确定积累的内容,或者自主选择积累的方法,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发展学生的积累能力。这样也会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积累是慢功夫,在实际教学中要不断地丰富学生的语言,只要扎扎实实积累一些知识,学生自会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场合运用起来。

语言积累要源于实践,实践积淀语言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搜集,学会运用,学会交际。只有学生积累的东西让学生真正理解了,领会了,并可能实践用过了,才有可能积淀为他们自己的东西。

所以,积累要源于实践,反过来,实践运用又积淀着积累,两者是辩证统一的。

积累与实际运用是相辅相成的。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知识的运用是不能没有“米”的,积累是实际运用的基础;而所积累的知识不能被实际应用,那积累的知识也只不过是“废品”,所以实际运用是积累的最终目的,同时所积累的知识又会在运用中得到巩固和深化。

上一篇:浅谈初中语文课改的几点体会 下一篇:心急难吃热豆腐 慢品方解诗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