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马铃薯淀粉产业现状

时间:2022-10-16 07:08:39

我国马铃薯淀粉产业现状

一、马铃薯淀粉产业概况

中国是世界马铃薯生产大国,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目前全世界马铃薯种植面积2000万公顷(合3亿亩),总产量3.5亿吨。其中中国的种植面积达488万公顷(合7321万亩),占世界的25%,亚洲的60%,总产量达7086万吨,占世界的20%~D亚洲的70%,在世界均居领先地位。

中国的马铃薯生产总量虽然在世界已处于领先地位,但马铃薯的加工利用率,增值率却非常低,大部分局限在简单食用、饲料等,产业链条短,与其应有的经济价值有相当大的差距。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直接以马铃薯为原料加工的各类食品有300多种,制成淀粉、各种类型的变性淀粉及淀粉深加工产品更达上千种。各发达国家马铃薯产量虽然有限,但其大部分用于加工增值,如:荷兰加工品达47%。美国占48%,英国占40%,法国占59%,而我国加工率只占5%。

这种情况,一方面反映出我国的马铃薯产业化水平很低,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和工业化需求,但另 方面,也预示着中国马铃薯加工产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具有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马铃薯生长在北纬35。至50。之间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喜砂质土壤、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气候冷凉的地区。世界主要生产国为中国、俄罗斯、波兰、荷兰、德国、法国、瑞典等。在我国主产区则集中在较贫困和不发达地区。东北产区:黑龙江省及内蒙东部区;华北产区:内蒙西部区、山西省、河北省;西北产区:陕、甘、宁及青海部分地区;西南产区:云、贵、川高原地区。

马铃薯淀粉生产及市场,以欧洲为主,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目前,工艺设备先进,质量指标稳定,产量每年在180~200万吨之间。主要厂家有:荷兰艾维贝公司、德国阿姆斯兰德公司、法国罗盖特公司、丹麦KMC公司,瑞典莱克白公司、波兰Rolimpex.S.A公司等。

由于人多粮少的国情,我国淀粉工业起步较晚,特别是马铃薯淀粉的工业化加工,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起步。虽然起步较晚,但后发优势明显。体现在:一是起点高。90年代初,宁夏西吉、隆德及内蒙古和林,以易货贸易方式引进世界中等水平的波兰生产线,开始了现代化的马铃薯淀粉加工产业。1996年,内蒙古奈伦集团开始引进了世界先进水平的全自控、全旋流、全密闭工艺的瑞典生产线。此后,从1998年起,云南润凯、黑龙江丽雪、河北双九等多家企业又相继引进了先进的荷兰生产线,标志着中国薯类淀粉工业生产进入了世界先进水平行列。截止今年,国内已引进北欧、西欧、东欧生产线30多条。马铃薯淀粉生产行业,使用引进设备及消化、开发相当于欧洲设备工艺水平的产品产量,已占全行业总产量的60%以上。国产马铃薯淀粉的质量水平,也大部分达到或相当于欧洲产品水平。

二是速度快。马铃薯淀粉从起步到现在仅十多年时间、但发展势头很快,已成相当规模。目前,已有大中型企业50多家,小型企业千余家,总体生产能力达60多万吨。(注:每年因气象灾害、原料、资金等原因生产不足,2006年实际总产量在30万吨左右)。近年来支持农产品加工、产业扶贫、西部大开发、振兴老东北等产业政策实施后,各有资源的省份,纷纷掀起建厂热潮,每年都有十多家不同水平的工厂投产。已形成相当好的产业规模。

三是前景广阔。马铃薯淀粉的理化指标及糊性质非常优越,在工业加工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是人口大国、发展大国、应用大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淀粉,特别是高品质的马铃薯淀粉的生产应用量还将大幅度提高。

二、马铃薯淀粉特性及主要应用领域

淀粉作为碳水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许多植物中,主要有:谷物类淀粉:如玉米、稻、麦等地上作物果实;块茎类淀粉:如马铃薯、红薯、木薯等。淀粉都具有工业应用价值,广泛应用于造纸、纺织、食品、制药、化工、建材、发酵、石油钻井等多个工业领域。从工业应用性能和理化指标分析,块茎类作物淀粉均优于谷物类作物淀粉,详见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马铃薯淀粉理化指标及工业应用性能最佳,属高档淀粉。

缺点:生产期短,产量较少,价格较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业应用面。我国目前主要应用领域有:

食品行业――乳化剂、增稠剂、膨化剂、改良剂、保水剂、裹浆剂等,所有食品类、饮料类产品等全适宜应用;

制药行业――填充剂、崩解剂、成型剂、胶囊等;

化工行业――各种粘合剂、油漆、电池、胶片、生物降解制品等;

建材行业――涂料、腻子粉等;

造纸行业――高档纸张涂布剂、施胶剂等;

纺织行业――高档织物上浆剂、精整剂等;

铸造行业――铸模型砂成型剂;

石油钻井――降滤失剂、井壁增强、成型剂、水处理剂等。

水产养殖业――鳗鱼、甲鱼、高档鱼虾饲料。

农业、林业――高效吸水、保水剂。

三、马铃薯加工产业发展趋势及相关政策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来临,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历史性的新阶段。

面对加入WTO的客观现实,我国农业和农民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需求、新的选择、新的挑战。国际化和市场化的双重作用,使得我国传统农业产业结构,必须进行战略性调整。而马铃薯由于其地域性、鲜活性等条件制约,在亚太地区尚无对手能与我国竞争。欧洲诸国一是资源有限,环境保护,生产配额逐年减少,不会再有大的发展:二是世贸组织“乌拉圭回合”协议、“多哈回合”协议及“香港回合”协议关于“削减农产品贸易补贴”原则逐步实施后,其出口利润降低,向亚太地区的出口量也将逐年减少,竞争力不会加强。因而将使马铃薯产业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产业。我国是人口大国,应用大国,但淀粉工业由于人多粮少的国情制约,起步较晚,目前人均应用量仅5kg/年左右,与发达国家30~40kg/人年的水平有很大差距。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淀粉特别是高品质的马铃薯淀粉的生产应用量还将大幅度提高。根据中国淀粉工业协会“十一五”规划,2010年马铃薯淀粉将由“十五”期间的30万吨/年增长到80万吨/年。届时,不仅国内造纸、纺织、化工、食品、制药等各大应用行业普遍应用,而且,世界市场也将向中国敞开大门。随着各发达国家农产品出口补贴的取消,遵循市场公平竞争原则并依托雄厚资源优势的中国马铃薯加工业,将昂首挺进亚太市场及欧美市场,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不可多得的优势产业。

马铃薯加工产业,不仅为各工业领域生产优质原材料,而且也是“三北”及“大西南”老、少、边、穷不发达地区的支柱性农业产业。在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扩大农村和城镇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每家有标准生产线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均可带动5~10万户农民靠产业致富,而所带动的农业、加工业、交通运输业、养殖业、服务业、工业配套产业(电力、机械、包装、煤炭、环保、水力等)社会综合效益都在亿元以上。因此,国家在产业政策上一直将马铃薯加工产业作为重点鼓励发展的行业。近年来,国家发改委一直将“先进农业技术开发及推广”、“农产品储藏、保鲜加工及综合利用”作为重点鼓励发展的行业;原国家经贸委《关于编制国家重点技术改造“双高一优”项目导向计划的通知》农副产品深加工专题中,把“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采用国内外先进的食品加工工艺技术和设备,重点支持马铃薯等农副产品深加工、精加工、特别是地方优势特色产品开发利用”列为重点支持内容;在原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和农业部联合的《全国食品工业“十五”发展规划》关于食品工业发展的重点及主要方向中指出:“要积极发展马铃薯加工业,重点发展马铃薯全粉、淀粉、专用淀粉和变性淀粉,到“十五”末,建立起马铃薯全粉及加工品、淀粉、专用淀粉、马铃薯方便食品等产品体系,使马铃薯加工业成为中西部地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2000年10月8日农业部、原国家计委、经贸委、财政部、外经贸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中国证券会联合下发的《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意见》中,也明确指出:“龙头企业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与其他工商企业不同,它的兴衰不仅影响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农业增收,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因此,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业、扶持农民”。

党和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已将马铃薯的精深加工列为重点发展的涉农产业,也将马铃薯的产业化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这对马铃薯加工产业和三农产业来说,都是巨大的利好和福音。总理曾在《小土豆办成大产业》的报告中批示:“我国土豆种植面积占世界的四分之一,产量占世界的五分之一。加快引进和培育优良品种,努力提高土豆的加工转化程度,不断开拓土豆消费市场,我们完全应该而且能够把土豆办成大产业”。

上一篇:马铃薯窖藏设计与推广应用 下一篇:展开飞翔的翅膀,创建民族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