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我国继续扶持马铃薯加工业

时间:2022-08-26 07:50:28

“十二五”我国继续扶持马铃薯加工业

马铃薯是世界上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也是粮、菜、饲料和工业原料兼用的经济农作物。自1995年以来,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马铃薯加工业是随着我国农副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工业发展而兴起的新兴行业,加工量和产值逐年递增。“十一五”期间,马铃薯加工业得到迅猛发展,正逐步由粗放加工、数量扩张的初级阶段转向精深加工、质量提升的发展阶段,对推动“三农”及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就业和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十一五”期间,我国马铃薯加工业依托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努力适应竞争与机遇并存的发展环境,积极克服各种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影响,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0年,全国规模以上马铃薯加工企业150余家,马铃薯加工产品产量、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分别达140万吨、197.4亿元、60亿元、192.7亿元、25.8亿元,比2005年分别增长49.0%、98.6%、89.2%、107.2%、110.8%,年均增长分别为8.3%、14.7%、13.6%、15.7%、16.1%。变性淀粉、全粉、薯片加工企业数量显著增加,规模以上企业均由2005年的10家左右上升到2010年的25家以上。马铃薯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拉动相关装备制造业每年增加产值10余亿元,淀粉、变性淀粉、全粉等马铃薯加工产品作为重要的工业原辅料,支撑了食品、造纸、纺织、医药、化工等产业的发展。2010年,马铃薯加工业消耗马铃薯692万吨,比2005年提高28.4%,年均增长5.1%。以品种计,马铃薯加工产品的产量为:淀粉45万吨,变性淀粉16万吨,全粉5万吨,冷冻薯条11万吨,各类薯片30万吨,粉丝、粉条、粉皮30万吨(以干基计)。

维护粮食安全为马铃薯加工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消费结构升级为马铃薯加工业拓宽应用领域提供了契机。“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马铃薯加工业将步入新的发展阶段。生活水平的改善、城镇化率的提高、工业技术的发展,将直接带动消费需求不断升级和消费市场不断扩大,促进高附加值马铃薯精深加工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快速增长。同时,马铃薯淀粉、变性淀粉和全粉作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营养性、功能性,市场潜力较大,将在食品加工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经济全球化为马铃薯加工业提供了国际化发展机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一方面,发达国家先进的马铃薯加工技术和装备、新型产品等加速向中国市场推广,并被我国马铃薯加工企业引进、吸收和再创新;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对马铃薯精深加工产品和技术需求的增加,为我国马铃薯加工业扩大国际市场、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我国独特的马铃薯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在亚太、拉美和非洲地区拥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

为指导未来五年马铃薯加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工信部《马铃薯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了马铃薯加工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等。

发展目标

──原料保障。到2015年,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800万公顷,单产达到18.75吨/公顷,总产量达到1.5亿吨,脱毒马铃薯种植面积占总种植面积的50%以上,内蒙古、甘肃、黑龙江等马铃薯加工集中区域的专用薯种植比例达20%以上。

──储运体系。在马铃薯主产区推广建设和匹配与仓储需求相符的规范化地下、半地下马铃薯储窖,解决薯农存贮和冻烂损耗问题,减轻薯价阶段性波动对马铃薯加工业造成的不利影响。在马铃薯主要加工地区新建万吨级以上大型气调储库50~60个,提升加工产品品质,延长加工期,提高产能利用率。基本建成与我国马铃薯加工业相配套的马铃薯储藏及运输体系,储藏运输过程的损失控制在 10%以下。

──加工能力。到2015年,马铃薯加工业总产值达到350亿元,利税45亿元,年加工转化马铃薯1400万吨。

──产品结构。到2015年,马铃薯淀粉产量达到90万吨,粉条、粉丝、粉皮35万吨,变性淀粉25万吨,全粉20万吨,冷冻薯条16万吨,各类薯片45万吨,新型马铃薯方便食品、休闲食品等20万吨,高附加值马铃薯精深产品产量占比由2010年的45%提高到50%。

──自主创新。加大研发中心建设力度,到2015年,拥有研发中心的企业占马铃薯加工企业总数的50%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提高到0.8%以上。

──产业集群。到2015年,规模化马铃薯加工企业达200家以上,培育20家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销售收入达3亿元以上的马铃薯加工企业。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打造2-3个分工合作、优势互补、销售收入达10亿元以上的马铃薯产业集群。

──质量安全。建立健全我国马铃薯加工产品标准体系、质量控制和检测体系、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和产品安全信息及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

──节能减排。到2015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3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其中,化学需氧量(COD)减少15%。

发展方向

(一)马铃薯淀粉、全粉加工业

鼓励企业通过建立原料基地和引入订单式农业运作模式,强化马铃薯淀粉、全粉加工原料供应保障;通过产业整合和技术创新,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能和资源利用率;所有企业拥有与其加工规模相配套的污染物处理能力,提升工艺技术水平、产品质量水平、节能减排水平;提高产业集中度、品牌知名度。到2015 年,马铃薯淀粉优级品率提高至60%以上;推广全旋流、全自控式先进工艺装备,合理规模在3000吨淀粉/月以上。加大全粉生产应用技术研发和市场开发力度,拓宽应用领域;尽快制订全粉类产品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制(修)订原料使用和贮藏标准;优化区域布局,强化基地建设,普及专用品种。

上一篇:建构良好的心灵秩序 下一篇:河南省小麦粉加工监测分析与预警专家座谈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