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在专业选择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

时间:2022-10-16 02:37:37

高职学生在专业选择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

【摘要】文章以抽样调查的数据为依据,总结了高职学生在专业选择上存在认识不到位、信息缺失、缺乏科学指导、盲目被动、职业针对性差等问题。为实现人职和谐,作者提出:应加强宣传教育,提升高职学生及其家长对专业选择重要性的认识;应加强信息服务工作,为高职学生的专业与职业认知提供信息支持;应加强专业选择的社会咨询服务工作;应完善补救措施,努力实现全体学生均能进入理想专业学习等建议。

【关键词】专业选择;问题与对策;高职教育

专业是指“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学业门类。各专业都有独立的教学计划,以体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它是“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需要分门别类进行高深专门知识教与学活动的基本单位”[1]。显然,专业设立的基本依据是社会职业分工需要,专业划分的基本作用是便于教学设计和需要时的识别选择。高职学生的专业选择是指高职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及其上大学后选择所学专业的行为。

职业是专业学习的依据,专业学习是履职的基础。只有将学习专业与未来职业相适应、相统一,才能做到学以致用。对高职学生而言,正确认识专业、职业及其相互关系,合理确定未来的职业方向,再以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为中心,合理选择学习专业,是决定其是否能学好专业、顺利就业、实现人职和谐的关键。

一、高职学生专业选择的基本情况

近期,笔者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的会计、护理、工商企业管理、建筑工程管理等14个专业的在校生为对象,组织开展了一次针对高职学生专业选择情况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共计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94份。下面是部分项目的调查统计情况。

1.对“你认为专业学习对未来职业发展的影响”一项,认为影响不大的有90人,占18%;认为有一定影响的有184人,占37%;认为当然影响大的有220人,占45%。

2.对“你在入学前对所选专业了解如何”一项,回答很了解的有51人,占10%;回答比较了解的有95人,占20%;回答基本了解的有284人,占57%;回答不了解的有64人,占13%。

3.对“你了解专业的主要途径”一项,回答主要通过报考专业目录的有398人,占80%;回答主要通过亲朋好友的有48人,占10%;回答主要通过互联网的有50人,占10%。

4.对“你是否喜欢所选专业”一项,回答喜欢的有93人,占19%;回答比较喜欢的有236人,占48%;回答不喜欢,但迫于就业压力的有143人,占29%;回答不知道的有22人,占4%。

5.对“你在选报专业前是否接受过专业的服务指导”一项,回答是的为0,即没有人在选报专业时接受过专业的服务指导。

6.对“你没有接受专业的服务指导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一项,回答从没想过这事的有37人,占7%;回答不知道找谁的有457人,占93%。

7.对“你在发现自己不喜欢所学专业后是否想过改换专业”一项,回答没有的有114人,占61%;回答想过但没有实施的有68人,占36%;回答试过但没成功的有2人,占1%;回答已换的有4人,占2%。

8.对“你毕业后是否会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一项,回答一定会的有35人,占7%;回答一定不会的有26人,占5%;回答视情况而定的有433人,占88%。

二、高职学生在专业选择上存在的突出问题

根据以上调查信息,我们不难发现,高职学生在专业选择上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1.绝大部分学生在选择所学专业时,对所选专业并不很了解。从调查信息可知,约90%的学生在入学前对所选专业并不很了解,而且80%的学生都是通过报考专业目录上的有限信息了解专业的。这就很容易导致学生选择并不适合自己学习或不适合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专业。

2.几乎所有的学生在选择专业时缺乏科学指导。从调查信息可知,100%的学生在选择专业前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服务指导,其中,93%的学生是想过这事但不知道去找谁,还有7%的学生是根本没有想过这事。这一方面说明学生的专业选择是盲目的,是缺乏科学依据。另一方面也说明有关学生专业选择与职业规划方面的社会服务工作还很薄弱,不能满足学生的服务需要。

3.绝大部分学生没有把专业学习与就业、发展很好地统一起来。从调查信息可知,一方面,过半数的学生认为专业学习对未来职业的影响不是很大,另一方面,只有7%的学生选择一定会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93%的学生选择视情况决定是否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或根本不会。这说明他们没有把专业与职业紧密联系起来,学生的专业学习与职业选择与发展是脱节的。

4.相当部分学生在发现并不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时选择了沉默和忍受。从调查信息可知,在发现自己并不喜欢所选专业后根本没有想过换专业或虽想过但没有实施的共约占93%。当然,学生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可能是专业本身就不适合学生,也可能是学生的兴趣发生了变化。但不管怎样,这种现象足以说明学生对专业选择的重视不够、主动性差,对专业学习采取的是委屈求全或消极应付的态度。

综合以上,我们不难得出,高职学生在专业选择上普遍存在认识不到位、信息缺失、缺乏科学指导、盲目被动、职业针对性差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必然会导致学生在专业学习上出现盲目学习、不适应专业要求、不喜欢所学专业、厌学弃学、被动应付等现象,以及毕业后较轻易放弃专业学习成果,从事与所学专业不相关的工作。显然,这样的专业选择和学习是利于其职业发展的。

三、关于提升高职学生专业选择科学性的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提升高职学生及其家长对专业选择重要性的认识。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有关社会服务机构应通过电视、互联网、专题报告等多种途径加强高职学生在专业选择方面的宣传教育,以帮助学生及其家长对专业选择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开展职业适应性分析与评估,并自觉根据职业适应性分析与评估结果来合理选择专业,为专业学习服务职业发展打下较坚实的认识基础。

2.加强信息服务工作,为高职学生的专业与职业认知提供信息支持。目前,导致高职学生专业选择盲目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有关专业与职业的信息少,而且途径过于狭窄,学生及其家长很难了解社会职业分类及职业需求、学校专业及其培养方面的信息。为此,劳动就业部门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定期职业公告,就当前职业门类、职业领域、职业特点以及职业要求等内容全面详细告知学生及家长;学校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职业需求定期专业设置公告,主要内容应包括专业门类、专业培养目标、专业特点、专业学习内容、专业学习要求、专业对应职业等,以便学生及其家长在需要时学习了解并参考。

3.加强专业选择的社会咨询服务工作。专业选择是项较复杂的工作,它涉及学生特点、兴趣、追求、社会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值得学生、家长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的共同关注。目前,社会上已出现了大学生专业选择咨询机构,这是好事。但这种专业机构太少,能在网上搜索到的也是寥寥无几,而且服务范围太小,主要集中在北京等大城市。建议政府以及社会高度重视大学生专业选择服务工作,有计划有组织地培育与发展大学生专业选择咨询服务机构,让更多的学生能通过这种专业服务正确认知自我和社会需求,科学确定专业与职业方向,提高专业与职业的适应性,最终能学以致用、服务社会,实现个人与社会双赢。

4.完善补救措施,努力实现全体学生均能进入理想专业学习。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可能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出现专业选择失误的情况,学校作为学生的培养组织,理应担当其补救的义务,积极帮助学生实现专业的理想选择。一是学校应从制度上放开专业调换工作,让有需要调换专业的学生能方便地实现专业调换,彻底改变一直以来想换而不能换的局面;二是在学生进校后,学校可及时组织有关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适应性评估等方面内容的专门讲座与咨询,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新生进行专业调适,努力实现每个学生都能喜欢自己所选的专业,都能进入自己合适的专业学习。

参考文献:

[1]baike.省略/view/54939.htm[DB/OL].2011-6-6.

作者简介:潘艾华(1966―),女,湖北孝感人,硕士,高级工程师,湖北职业技术学财经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职业教育、企业管理。

上一篇:旅游行业管理中的问题及优化措施研究 下一篇:高校辅导员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