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搏大的智慧

时间:2022-10-16 05:51:20

以小搏大的智慧

中小企业必须发挥以小搏大的精神,以精巧细致的策略思维来创造与争取生存空间。

世界级的先进企业,可以凭恃其强大的技术能力、财务基础,以及品牌形象等优势从事竞争,因此,其经营策略比较接近“大开大阖”的大规模作战。台湾的中小企业,尤其是新创事业.以上这些条件显然不足,因此,必须发挥以小搏大的精神,以精巧细致的策略思维来创造与争取生存空间。

《整合的智慧》一书的作者司徒达贤总结了以小搏大的四大项原则:

第一是动作要快。对外界信息的掌握与解读,以及对内外资源与行动的整合.都必须迅速及时.方可掌握稍纵即逝的机会。若能在短暂的有利时机中,设法掌握具有独占潜力的资源,例如:经营特许权、良好的地址,或消费者心中先入为主的印象,则快速行动的效果才能持续。

第二是找到网络体系中的生存空间。在产业网络体系中,参与者甚多,如果在某些参与者的认知中,此一中小企业虽然只是一个“小角色”,但其加入或存在.有助于他们的整体布局,则也会乐意保障此一中小企业的生存。例如,大型品牌厂商为了增加对现有供货商的谈判力,往往刻意培植另一家供货商.即表示后者在网络定位上,可以利用其它角色之间的潜在矛盾,创造了自己的生存地位。

第三是所发掘或创造的机会规模有限,对大型同业缺乏吸引力。例如.切入某一小型的地区市场,或聚焦于某一特殊的市场区隔。然而,若获利太高或市场需求潜力快速成长而引起大型竞争者注意.则中小型企业的生存立基就可能在一夕之间消失。

第四是拥有某些独特的技术能力。中小企业规模不如别人,但若在某些技术上有与众不同的能力.也能在产业中享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若本身的技术能力,能与客户的技术能力紧密结合,高度互补,则其生存往往会有更多的保障。例如,在长期间与重要客户共同发展产品或技术的过程中,双方各自拥有对方不可或缺的互补知识,因而彼此互相依赖。过去大家早已注意到从客户学习的重要性.但当本身技术能力到达一定水平以上,则应该透过积极参与及贡献,设法在知能上与重要客户深入结合,并与其产生互相依存的关系,对组织存活更有帮助。

当规模日渐成长,有些以小搏大的策略作为即逐渐不易施展。例如,组织结构的复杂化必然会减缓信息流通与决策的速度,使企业不易快速掌握机会:规模大则本身网络关系复杂,不易全心全力配合某个特定网络体系或对象的运作;而为了追求规模经济,也不得不放弃某些特殊的“立基市场”。

展望未来,我们虽然应继续向世界先进企业学习如何以制度化的方式来管理大型的组织,但过去数十年来,台湾企业界所累积的以小搏大经验极为丰富,因而在这方面的策略思维与技巧,不仅比先进国家毫不逊色,甚至可以向世界分享这些策略智慧。

出处:《整合的智能》台湾天下出版2006年6月

上一篇:名副其实的戴克Smart 下一篇:如何衡量员工的工作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