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与环境设计

时间:2022-10-16 03:27:12

行为与环境设计

摘要:决定行为的因素不仅仅是指一个人的性格结构体现,而且还将此人出生的文化背景以及来自直接环境对他的影响也包括了进去。好的设计就是要让使用者精神焕发,兴趣盎然,并满足他们的行为需要。人所创造的人工作品是(也只能是)一个潜在环境,这个环境只有在文化背景的基础上被人们感受到之后,才能变成一个有效环境,才可以称之为一个完美的设计表达。

关键词:行为、需要、设计、表达、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作者单位:代为强大连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一、行为与设计

人的行为即行动,是人们在物质世界中的具体所为,就行为本身产生的结果来看,属于物质范畴。

设计也属于物质范畴。任何一个客观环境只要被人主观意识接受,就能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设计出来的物质形式可以有助于人的行为,也可以阻碍人的行为。

二、设计者为使用者的行为需要服务

“设计为人服务”(Design must be for people),这已是当今设计师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因此,设计就要考虑人的生活行为,才能更好的为人服务。然而,人的行为因素究竟包括什么,它与环境空间是怎样的作用关系?又怎样将其理论纳入具体设计?

过去,设计的理论和实践有着较大的局限,设计者往往一味倾心于主观的美感意识,追求神韵和风格,抒发诗情画意,却往往对使用者的空间行为缺乏考虑。设计师醉心于自己畅想的蓝图中,自信使用者将循其意图去体验、感受和享用空间...然而,牵强附会的结果却常常事与愿违。再者,设计者也很少有意在设计启用后再度回顾察访,倾听使用者的声音,其主要兴趣乃是注重同行们的品头论足,这种舍本逐末的孤芳自赏,无疑更加疏远了设计者和使用者本应默契的关系。传统的思想和专业的训练铸就了设计者自己的一套先入为主的思维方式,丰富的文化遗产又促使他们认为有责任去发扬光大:加上设计者自身久罹的孤傲癖性和现实中常有的羁绊,这些都足以形成设计者对行为科学的忽视和无知。但是我们现在必须认识:设计的概念和内容已今非昔比,行为科学的介入为其充实了新的内涵。人的空间行为是环境设计的有机构成部分,在这个环境中,使用者要求发现自我、表现自我,要求思想交流、文化共享...等等。一句话,要求这个环境能积极地反映使用者潜在的各种行为意识,要求表达当代设计美学与社会学共有的价值。

综上所述可知,在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人的行为习惯,才能创造完美的设计表达,然而,这一点在目前的实际设计工作中还不多见。

究竟什么是好的设计?什么是有用的设计?什么是盲目的变化?什么是指导设计改变的原则?除非我们比较清楚这些,否则,我们就不能很好的利用土地来改造环境,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许多著作中的设计工作者们时常这样认为:设计师在空间环境设计中所致力追求的应该是在功能和美学范畴的广泛意义上,以使我们的物质环境尽善尽美。因此,一个“好”的设计不仅要实用,同时还要吸引人,在许多成功的设计案例中,设计者也是这样做的;显然的,许多的设计案例也并不是那么的尽善尽美,这可能归咎于现实生活中常有的麻烦,或者工程预算不足,或者设计者本身才智平平。然而,许多设计失败的原因可能是从根本上与环境相悖的、这样或那样的不全面的思维方法上。或是让自己的感情冲动发展到影响设计合理化的地步;或是竭力掩饰自己对处理功能和美学问题的无能,某些设计者干脆采取既拒绝功能又排斥美学的态度,而把精力完全放在其它的方面。对设计要‘创造优美的环境,这就是一切’持反对意见的一方则坚持认为‘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是否产生功能’。以上这些种种原因都是导致设计失败的可能。

不论设计失败的原因有多少种,环境设计成功的前提则是不变的:设计必须是设计者建立为使用者的行为需要服务的思想,设计过程实际上就是探索怎样满足这种行为需要的过程。正如当今所有职业的存在,都是为了完成为他人服务的使命是一样的概念相同。如今对于设计中的最佳设计评定首推这样一种设计--对人的行为需要能够最为敏感的做出反应(把使用者的行为融进设计当中)。这种设计并不意味着与传统技艺的创造力产生矛盾,只是受到一点小小的‘限制’。(设计者的主观臆测受到使用者行为的限制)但是‘限制’这个词汇对于设计者来说并不是一件阻碍,正如日本设计师隈研吾所说:“这个世界正因为有了‘限制’这个词汇才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因为再大的限制也能激发出更大的创意,生命就是追求完美”。任何一项设计都是与人的行为打交道,能对人的行为需要敏感的做出反应的设计当为最佳设计。

三、设计考虑行为需要的顺序

设计者应该力求满足人们通常所说的‘人类的基本需要’为标准。显然这些基本需要对于不同身份和不同位置的人来说是不同的,行为偏爱就是使用者不同需要的不同程度表现,例如,对住宅小区中的居民来说,这种基本需要是一种‘社团感’和‘社交活动’;对钓鱼者来说,他的基本需要是激发一种‘美感’;对于贫穷者来说,则是增强其‘自尊心’等等不同需求。同样,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个人自身修养的提高,相同的人在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经济水平的增涨下也会有不同的需要产生,同时,当人们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追求高层次的需要就成为现实。与此对应的低层次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追求高低层次的需要就有了先后优先顺序的产生。当追求一系列需要受到干扰而无法实现时,低层次的需要就变成优先考虑的对象。因此,设计师最好首先争取满足使用者“低层次的需要,”因为做到了这一点,“高层次的需要”自然就会不约而来。

设计者要把使用者的种种需要的优先顺序考虑到自己的作品中。如果设计者对使用者各方面的需要、需要的优先顺序、感受以及满足等东西作为设计素材,而从中理出头绪,并给与综合考量,把它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作品中,做出满足使用者需要顺序的设计来,我们就可以说:“设计者既创造了一件艺术佳品,同时体现了设计与行为需要的完美表达。”依此推理,可以说,设计就像一个听命于主人的仆人,它的使命就是有效地按优先顺序去满足使用者的需要,创造出一个与美学因素具有潜在的引起人们某种感官上的反应同样的可以激发使用者行为上的反应效果的物质环境。这才是完美的行为与设计结合的完美表达。

四、设计者的预见能力

设计应当反应设计者的预见。在现实生活里,人们也时常希望有某种预见能力。有些人天生就有这种直觉的预见性,但这种天赋经过后期的培养是可以锻炼形成的,设计者可以通过自己随时随地的观察人们的活动习惯这一行为,就是培养这种预见性能力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手段。

设计者的设计思路就是在那些设计大师与自我专制者之间再开拓一条中间道路,这需要有一个超越自我而进入他人的意境,然后再回到自我内心世界的过程。只有在这个过程中,设计者才可能对形式和规划产生敏锐的洞察力,才能增强自身对设计作品的预见性能力,从而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我们的生存环境中,交织着由许多具体事物构成的暗示。人们都是根据事物的暗示来完成对事物的使用行为的,我们必须认识到:看上去给人以什么印象的某些东西,人们就会根据这个印象去使用它;如果这个形象不为人们所熟悉,那么,它也许根本就派不上用场;如果人们对某个东西的用途莫衷一是,那么,这个东西或许会被五花八门地按其不同意愿加以使用。所以设计者在设计创作的时候应该把要表达的设计用途目的表达清楚或者给人们一种可以预见得到的表达手段,而促进使用者对于设计成果的使用率,从而体现出设计者对于设计创作之前的预见能力,同时提高设计可以促进人的行为的解释力。如果一个设计者的设计对于该物体的功能意向表达不清楚或者模糊不定的话,就容易给使用者造成模糊的使用印象,就会造成设计作品的使用行为模糊,使得人们模糊乱用这个设计作品。这就可以说明设计者是一个不够有足够预见性能力的设计师。许多这种失败的案例在生活中也是可以发现的,例如某广场上把一个落地照明灯设计成为一个垃圾桶的形象暗示,就给使用者造成为垃圾桶的使用目的假象,而错误的使用了该设计的本来意图。也说明了设计者本身对于该设计作品的含糊不定的思想。对于设计暗示的表达方面的研究,我们也可以参照国外设计师鲁特里奇的设计法则来作为我们设计暗示表达的准则,鲁特里奇的设计法则第一条就是:如果你不愿意把某件东西让人们以一种可以预见得到的方式加以使用,那么,一开始就别将它放在那里。第二法则是:如果你想让人们按照某一特定目的去使用某些东西,那么,就应该尽可能地将你的目的表达清楚。如果设计的物质与设计者的预期目的相悖使用,即误用,其原因常常可以追溯到设计给予了人们一个模棱两可,甚至完全错误的功能印象上。可见,设计师对于自身设计素养的提高和自身预见能力的培养都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同时设计作品只有在文化背景的基础上被人们感受到、并形成了一个有效环境、引发了人们的某种行为,才可以称之为一个完美的设计表达。

参考文献:

(1)《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阿尔伯特J.拉特利奇(美)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城市发展史》刘易斯.芒福德(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新城市空间》杨.盖尔 拉尔斯.吉姆松(丹麦)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设

(4)《“公共性”的没落到复兴》 许凯城市规划学报

(5)《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简.雅各布斯(加拿大)译林出版社

(6)《“间隔”的秩序与“事物的区分”》---路易斯.I.康汤凤龙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上一篇:浅谈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混凝土施工 下一篇:屋面防水施工质量通病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