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10-15 11:25:26

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高职院校由于资金、管理、人员等方面的原因造成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校园网络设施不健全、教育队伍中复合型人才不足、网站及平台建设滞后、制度建设不够完善等问题,对此提出了加强高职院校校园网设施建设、加强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加强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加强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等加强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原因 对策

[作者简介]李晓艳(1971- ),女,重庆人,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贵州贵阳 550008)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3-0054-02

一、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网络”最早用于电学,后泛指互联网,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是一个人们可以交流、学习和工作的虚拟世界,是当代人们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①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在社会这一大环境中实践的,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拓展和延伸,它是利用网络载体在网络虚拟环境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网络技术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产物。

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高职院校教育者和社会网络工作者结合高职院校的特征和高职学生的特点,在网络虚拟环境中用一定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和政治观点,对高职院校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当代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网络教育活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既要涵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又要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划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可以包括网络思想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网络政治教育和网络法制教育等几方面。

二、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校园网络设施不健全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硬件设施不齐全,亟待完善。在我国尤其是西部许多高职院校,学校机房的电脑陈旧落后;而对于大学生来讲,手机网络环境又不尽如人意,绝大部分学生不会也不愿意利用手机来浏览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使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无法在学生群体中普及,主要原因如下:

1.高职院校的财政、师资和生源导致高职院校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不足。由于在财政、师资、生源方面与本科院校有很大的差距,高职院校没有充分认识到网络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巨大的困难和挑战,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更加复杂的形势和繁重的任务。

2.学校对网络设施建设投入不足。一是高职院校财政紧张,对校园网建设经费投入有限。二是我国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在硬件设施、软件开发、阵地建设等方面刚刚起步,由于高职院校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足,使得有些高职院校特别是在西部省市的某些学校,尚未建立最基本的网络主干。三是高职学校没有无线网络或者无线网络覆盖面积小,学生不愿意使用手机浏览思想政治教育网站。

(二)教育队伍中复合型人才不足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教育相结合,这涉及了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两个领域。网络领域包含了网络技术、网站建设、网页制作和网络安全维护等方面;而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包含了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和管理中,所需的人才既要精通网络相关技术,还要有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和良好的文化素质,但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不擅网络,很难掌控和监督学生的思想,其原因包括主观和客观两方面:

1.经费不足。高职院校财政较为紧张,难以维持教师培训,更不能满足教师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经费的需求。

2.学校重视不足。现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是大势所趋,然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究其原因,还是源于学校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够重视,保持传统的填鸭式、讲座、谈话等枯燥乏味的方式进行教学。

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的原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缺乏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观念,墨守成规、缺乏创新、观念僵化。

(三)网站及平台建设滞后

在网站建设方面:一是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枯燥乏味,它的主要内容是政治理论知识,而对学生感兴趣的休闲娱乐内容涉及较少,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是学校网站的新闻、时事和教育等信息更新滞后,信息收集渠道狭窄,学生只能求助外部网站获取信息;三是网站对信息敏锐度不够,没有及时指导学生分析讨论社会热点问题。在平台建设方面:第一,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管理问题频发,很多网上舆情不能及时得到反馈,不能及时疏导学生心理问题、解决学生困难,长此以往,学生将对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失去信任。第二,最知名的交流平台的BBS为学生提供公共电子白板,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但也有情绪宣泄,造成了负面影响。如下原因:

1.网站建设内容理想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切实际,过于理想化和形式化,不符合学生的需求。此外,在当代信息大爆炸的网络环境中,众多信息无孔不入,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出现内容混杂、信息价值低、新闻敏感性不足。

2.校园网络平台建设不完善。一是校园网络平台过于开放,多元化的网络信息具有不可控性,在信息选择方面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困难。二是学校BBS管理制度不健全,相应的管理条例和规章制度不足,甚至没有专门的管理部门。三是高职院校学生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自我约束力较差,会在有意或无意识中浏览一些不良网站。

3.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缺乏复合型人才。网站不仅需要有先进硬件设备,还需要有复合型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现在培养的思想政治教育或网络人才都是单一专业,复合型人才较少,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的人才缺口。

(四)制度建设不够完善

人们认为网络是“没有政府、没有警察、没有等级、没有贫贱、没有歧视的自由平等的世界”②。网络制度建设包括了法律法规建设、网络伦理道德建设和网络监督管理制度建设等。在缺乏完善的网络行为准则和法律规范的情况下,网络不文明现象与网络违法现象时有发生,其原因如下:首先,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制度方面,尚未建设起一个完善的规范法规条例。其次,很多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只注重技术的管理层面,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层面。最后,网络的自由性和隐蔽性使得一般的道德难以调控人们在网络环境中的行为。

三、加强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高职院校校园网设施建设

1.增加高职院校对校园网络硬件建设维护的资金投入。当前,多数高职院校网络硬件设施落后,学生不想也不能便利地使用校园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应增加校园网硬件设施建设和后期维护资金投入,将网络硬件设施建设提上日程。

2.扩大手机网络教育平台。手机具有携带方便、功能多样等特点。手机的教育功能需在网络环境下实现,而网络环境的实现离不开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手机网络设施建设一是提高手机本身的性能,二是加大无线网络的覆盖面积。

(二)加强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1.增加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数量。当今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既要具备网络应用能力,又要具备思想政治教育能力。高职院校管理部门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对教育效果成绩显著的教师予以表彰;加强对教育队伍的重视程度,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经费支持;鼓励广大教师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研究。

2.提高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素质。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政治素质和网络技术水平。二是学校应大力培养既有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又有网络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办计算机培训班或者专业能力学习班等形式,进行网络知识培训和专业能力培训。

(三)加强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

首先制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总体规划,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总体规划要明确指导思想、突出工作重点、提供有力的保障措施。其次在内容上可设置“思政园地”“党建之窗”“理论建设”等频道和栏目,富有针对性和吸引力。新闻动态类频道包括新闻、时事和教育信息等实时资讯,主要体现网站的教育性和导向性;教育特色类频道包括思政园地、组织建设、党建之窗、团建工作等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的特色;校园文化类频道包括校园文化等体现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和内容;服务类频道包括创建平安校园、心理健康、在线留言等,更好地为实践育人工作搭建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平台。最后,加强网站工作者的敏锐度,及时关注社会热点,并结合思想政治内容进行分析。

在网络平台建设方面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建立学生工作信息平台。包括学校活动安排、学生工作奖惩政策、学生工作活动、社会热门话题等方面的内容。其次,尝试将网络学习平台分为思想政治知识板块和考核平台。最后,构建网络服务平台,心理咨询老师通过和学生平等交流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四)加强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

1.加强网络伦理道德建设,引导学生正确上网。一是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判断能力,即提高学生辨明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二是制订并完善网络道德规范准则,规范学生行为。三是分清网络与现实。很多学生在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便沉迷网络中寻找安慰,与现实社会脱离。

2.加强网络法律法规的建设,规范学生网上行为。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学生对网络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的学习,通过开展培训、召开讲座和课外活动的方式,把网络的法律法规知识融入学生的学习和活动中,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责任意识、自律意识和法制意识。

3.加强网络监督和管理,净化高职院校网络环境。一方面,高职院校应该建立一个专门的网络信息管理部门,通过对网上的信息收集、分析和筛选,加大信息更新力度,及时发现并辅导学生的心理动向。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的信息监控机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加强信息监控和审查,并将信息监控与管理措施有力地结合起来,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和相应的管理措施来确保网站内容健康积极,净化校园网络。

[注释]

①陈万柏,万美容,李东升.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新编[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7.

②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233.

[参考文献]

[1]安英红.净化网络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J].科协论坛,2009(3).

[2]邓燕,王永周.我国高校红色网站建设的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J].出国与就业,2009(19).

[3]葛晨光.高校“红色网站”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4).

[4]韩锦标.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4(3).

上一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取消快速阅读测试的理据探究 下一篇:有效设计探究问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