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苏格兰的特色教育

时间:2022-10-27 09:52:22

走近苏格兰的特色教育

教育是唤醒灵魂的事业,需要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和经验的分享。肩负着这些使命,同时也怀揣着对异国教育的好奇,2013年11月,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校长班的17名学员在华南师范大学童宏宝博士的带领下,踏上了前往苏格兰的教育考察之路。在一次次聆听、观摩和互动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苏格兰教育的实力和文化的魅力。

一、苏格兰基础教育的办学特色

在这次海培计划的考察学习中,我们既有分组参观、交流心得的环节,又有跟岗学习、做影子校长的环节。依托一系列环节的体验式学习,我们深刻感受到苏格兰中小学的办学特色。

苏格兰大部分学校实行的是小班化教学。班级人数一般在20~30人。这样的小规模班级教学有着明显的优势,有利于学校的管理,有利于将“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落到实处,有利于师生间的互动,直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走进学校的教室,从布置上看,你会发现苏格兰学校教育注重师生的个性化教学。课桌椅的摆放会根据教学需要,分成若干小组。这种安排有利于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增强学习体验,也有利于组织一些课堂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动手能力。

从课程设置上看,苏格兰普遍采用适宜自学的课程。小学没有固定的功课表,每堂课的上课时间也不固定,每天该上哪些课,每节课要上多长时间,都由主讲教师决定,这让授课内容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让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收获。

虽然也有教学大纲、目标质量上的相关要求,但苏格兰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教学大纲、目标质量的载体――教材,却没有做高度统一的规定。教师拥有很强的课程领导力,学校上课的教材可以由学校自选或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目标质量自主开发。

此外,老师不会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因为学生的作业都在校内完成。老师会经常鼓励学生多做家务、多从事社区服务,因为家务劳动和社区服务也是课程的一部分。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实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也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公民意识。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苏格兰老师对学生的爱心、耐心和鼓励。老师能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会对有学习障碍的学生进行个别化的辅导;根据学生的年龄、生理特点,开展分层教学,也会根据学生的喜好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做相应的教学设计,能将赏识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愉悦的情绪。

综上所述,苏格兰课堂的优势在于小班化、个性化、适宜自学的课程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这些优势驱动下,学生普遍有较强的自信心和求知欲,有较强的成就感和责任感,有较好的特长和动手能力。

二、苏格兰基础教育的驱动力

黑格尔曾经说过:“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苏格兰教育的成功绝不是偶然因素使然,而是有其内在的必然性。

在21世纪之前的很长时间里,苏格兰的学校也常常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和应付全国标准性考试与评估而苦苦挣扎。芬兰教育的成功,给苏格兰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很好的榜样。因为,芬兰教育对学校考试次数没有太多的要求,但学生在PISA测试中却表现出了很高的水准。

苏格兰教育大臣迈克尔・拉塞尔(Michael Russell)在一次采访中曾经说过:“当苏格兰国会在1999年成立时,我们意识到我们的学校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准。在当时,我们的学生要参加的考试太多了,我们的学校要应对的检查太多了,我们的课程也太过于狭窄与碎片化。”

在这一背景之下,苏格兰教育部门希望引入一种更多交互体验、更少应试导向的教育。2004年11月,苏格兰教育大臣Peter Peacock宣布了一系列改革,改革内容涉及完整的学校现代化方案,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卓越课程”改革。

“卓越课程”旨在使3岁至18岁的苏格兰儿童和青少年获得连续性学习,促使每一个学习者增长学识和才能,并取得学业成功和走向人生的卓越。

“卓越课程”的开展就是为了使教学脱离死记硬背的学习和考试,使教育更加重要、全面和综合。为了与这项“苏格兰迄今为止最有雄心壮志的教育改革”相配套,从2006年到2010年,苏格兰政府了一整套“卓越课程:构建课程系列指南”。

整个课程系列,虽然在其具体指向上有所不同,但把“卓越课程”的核心内容做了深入细致的说明。

价值标准:学校要将儿童培养成为智慧、公平、善良、正直的公民。

改革目的:培养成功的学习者、有信心的个体、负责任的公民、积极的贡献者。

涉及领域:艺术表达、健康和幸福、语言、数学、宗教与道德教育、科学、社会与研究、技术等八个领域。

核心技能:读写技能、计算技能、健康与幸福生活等三大技能。

教师专业标准:专业价值和个人承诺、专业知识和理解、专业素养和个人特质、专业行动等四项标准。

从苏格兰推出“卓越课程”改革以后,苏格兰的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像致力于推行“卓越课程”的苏格兰教育部首席执行长官比尔・麦克斯韦尔(Bill Maxwell)所说:“以前,我感觉好像永远在为下一场考试做准备似的,所以我们决定在这些条条框框上少花点时间,让教学大纲变得更加灵活、更加跨学科,这样效果会更好。”

“卓越课程”当初的设计就是为了鼓励学生们在不同学科之间建立联系,把重点放在辩论、研讨与创造上,而不是机械的死记硬背上。为了覆盖“卓越课程”涉及的领域,苏格兰学生的考试科目也多达数十门,只不过这些科目的考试成绩不再是高度符号化的数字,而是由他们的老师决定的及格/不及格两档评价性成绩。

此外,“卓越课程”实施后,苏格兰的教学周也一起延长了,但这些延长的时间并不是用在无休无止的考试上,而是用在音乐、戏剧、体育以及社区服务上。

“卓越课程”坚信“人人卓越”,并坚持“将每一个儿童青年视为独立的人、有自尊的人、有自我的个体”,坚持改革就是为了让每一个孩子能够更加成功。所以苏格兰在推进“卓越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实施了“全纳教育”,希望教育之光能够普照在每一个孩子的身上,能够助力每一个学生实现个人价值(成功的学习者、有信心的个体)和社会价值(负责任的公民、积极的贡献者)。

“卓越课程”对苏格兰的教师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为了让教师能够更好地领导课堂、领导课程、领导学生,“分布式领导”这一全新的领导方式应运而生。“分布式领导”强调管理的扁平化,强调教师也是领导者,有了这种“赋权”,教师真正成为了课堂行为和课程的组织者和决策者,这既尊重了教师的价值,也推进了“卓越课程”的实施。

写到这里,我们就可以为我们所观察到的苏格兰教育写下一个好的注解――原来一切新奇都源自“卓越课程”改革。

三、展望:我们需要坚持的方向

苏格兰推出“卓越课程”时,中国也在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当我们为苏格兰的教育成就啧啧称奇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反思我国教育的得失与未来走向。

在“得”方面,中国有统一的教材和测试,这能保证大多数学生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普遍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的“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更加扎实等等。在“失”方面,中国课堂的教学方式的变革还在路上,课堂教学缺乏活力、学生的学业负担沉重,动手能力较差的问题仍旧困扰着基础教育的教师与学生。

为此,我们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基础上,要充分借鉴苏格兰教育的先进经验来改变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进而提高我们课堂教学的效益。

首先,我们需要不断地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堂领导力,通过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来严格教学环节质量控制,通过打造智慧课堂、思维课堂等多种途径来探索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减轻学生负担,让学生走向成功、走向卓越。其次,丰富学校教学资源,开发出个性化、适宜学生自学的课程。再次,积极地运用慕课、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既要让课堂教学高效,又要在课堂之外,鼓励学生更多地参加社区服务、志愿者服务,以实现学生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作者单位:广东省汕头市河浦中学

上一篇: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知识加技能”招生考试模... 下一篇:中职语文散文鉴赏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