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知识加技能”招生考试模式改革初探

时间:2022-05-14 09:18:15

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知识加技能”招生考试模式改革初探

摘 要: 医学高职高专院校招生考试时采取“知识+技能”的模式,将提高报考考生的技能学习及操作能力,使高职高专医学院校招得到生,留得住生,将最适合本校学科特点的考生培养好。

关键词: 医学高职高专院校 知识加技能 考试 模式改革

1.高职高专教育在医疗人才培养中的地位

医学类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定位为农村为基层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全心全意为基层服务的医疗卫生人才,这是我国医学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也是发展我国社会卫生事业、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的战略选择。《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鼓励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从国情出发,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才,若全部由本科教育培养,则既不现实,又会增加人才培养及使用成本;若由中等教育培养,则既难以适应医学发展,又不能满足科技进步对人才素质规格的要求;这恰好为医学高职高专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以江西为例,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生源比其他高职高专院校充足得多。

2.医学类高职高专教育的现状

医学类高职高专生源相对充裕,生源素质问题越来越凸显。医学毕业生将来工作的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的工作成绩直接影响到他人的性命安危,因此对医学人才培养就显得更重要。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本科类医学院校招生规模的增大,大量素质较好的考生流向本科类医学院校,进入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的学生录取分数相对较低,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在目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医学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的质量良莠不齐,成为高职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一大掣肘。如何提高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已成为目前高职院校在招生时不得不面对的一大难题。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实用技术型人才,主要需要掌握多种技术原理及常用技术操作。在高职高专院校之间争夺生源的同时,却有很大一部分生源因考分和目前报考条件的限制而无法进入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就读,如一些中职卫生学校毕业生,就有很多希望到高等学府继续深造,他们的操作能力较强,在进行规范的高职高专医学教育后,其医学素养及动手能力优于一般高职高专常规录取生,在今后的就业中,适应社会的能力更强。如何使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在录取时,争取到更加适合在医药卫生系统发展的学生,是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在今后招生中首要思考的问题。

3.面对现状的解决方法

对于目前医学类高职高专教育所处的地位及状况,我认为只有推行“知识加技能”的招考模式,在普通的理论考试的前提下,调整知识考试在招生考试中所占的比例,加入一定比例技能和综合素质测试,提高生源的技能学习及操作能力,进而提高医学类高职高专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服务基层的实用型高级医务人员,保证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的毕业生始终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能力。

3.1改革前提条件

“知识+技能”的招生考试模式设计方案,首先要得到教育主管部门在政策上的支持,给予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更多的招生自。以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2012年该校在高考录取后的部分新生中,进行了“技能”考核,并根据“技能”考核情况,择优选择编成临床和护理各一个试点班进行改革试点研究。2013年江西省教育厅将该校列入自主招生改革试点院校。该校临床医学、护理、助产、药学专业进行自主招生改革试点。其核心内容为学校对2013年报考普通高考的考生,在6月7日、8日普通高考前,可到该校报名参加由学校自主组织的招生考试,自主招生学校在普通高考前,完成录取工作。报考了自主招生考试并录取的学生,不再参加普通高考;未被录取的考生可继续参加普通高考。

3.2具体操作

“知识+技能”招生考试分为两部分。考试内容不再是单一的理论考试,而是采取“文化考试+综合技能测试”。两种考试的成绩各占最终成绩的50%,这是在招生考试领域一次招生模式改革尝试。

“文化考试+综合技能测试”体现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考试内容未能脱离纸笔测试的传统模式,还只是以纸笔模式为基础,在考试内容中加重了实事政治、自然常识等方面的内容,并不能体现出医学院校的特点和高职高专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及方向问题。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知识+技能”的招生考试模式设计方案,首先要体现学校的特点及人才培养要求。

“知识”是综合掌握知识的能力,是学生将来在医学类学习中的基础,扎实的基础是将来在医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考虑到自主招生考试中,将有较大部分的卫生类中职学校毕业生参加,则“知识”考试的内容将以初升高考的知识点和高中会考知识点为参考,两点比例建议在6:4,考核学生在中学时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在试点中,我校将招考第一次录取最低分数线定为80分(总分150分),即“知识”考试分数达到总分的53%的考生都进入“综合技能测试”。

“技能综合测试”考核采取的方法为面试。考核的是学生进入专业领域前个人对行业的理解、热爱和目前所知晓的该专业领域的基本技能,即该生对医学专业的认识与天赋。如该生对医学的看法,面对某些医学临床突发事件时该生的处理方法或思路,或让该生推测某医学器材的用途等。对医学专业有相对正确的认识,将在将来的医学学习中应用高效学习方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学习中少走弯路。对其医学类学习能力的考核,将能挖掘大量具有医学天赋但在中学时没有掌握好学习方法的生源,更好地开发每一个可用之材。以“知识”+“技能”考试的成绩总和为最后的总成绩,择优录取。

3.3预期效果对比

我校在2013年以“知识加技能”招生考试模式自主招生70人,分别在临床医学、护理专业各组成一个试点班,相同专业同年入校的其他统招班级为对比班级。试点班级与对比班级采用同样的教学、考试方法。根据对2012级试点班的一年的跟踪调查统计,试点班同学在医学类考试成绩及医学类临床操作能力上明显强于统招学生,不足是文化成绩,尤其是英语成绩平均低于统招班同学。

“知识加技能”的招考模式改革,有利于高职高专院校扩大办学自,同时改变了“一考定终身”的传统高考政策,使考生的选择权扩大,使高职高专院校招得到生,留得住生,将最适合本校学科特点的考生培养好。通过对试点工作开展情况的统计调查,考生、家长和社会是普遍认可的,取得了预期效果。后期我们还将对考生今后的就业情况,以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评价情况作进一步调查分析,进一步完善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招生考试方式。

上一篇:小学低年级阅读兴趣与习惯的培养 下一篇:走近苏格兰的特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