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实践中改变作文批改的传统理念

时间:2022-05-09 12:12:59

在教学实践中改变作文批改的传统理念

摘 要: 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语文教师认为作文教学最头痛,尤其是作文的批改。究其原因有二:一是耗时费力,二是收效甚微。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的问题呢?最为关键的是改变教师长久以来的一些批改观念。

关键词: 作文批改 教学实践 传统理念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就学生作文能力的锻炼来说,实在太少了,就教师改作文的辛劳来说,实在太重了。”

一、把批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一线语文教师非常清楚批改一次作文(全批全改)至少需要一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然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将自己精心写好的文章交给老师时内心是多么希望能最快时间知道老师对自己的评价,但这种愿望在传统作文批改中是很难实现的。因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学生的这种热切希望逐渐减弱,然后消失。这既是学生的悲哀,又是教师的悲哀。要解决这一问题,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把批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对此,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指导学生互批互改。我的做法是小组互批互改,要求学生批改后写上评语,评语内容至少涉及三个方面(如布局、选材、中心、情感等),100字左右并签名以示负责。当然,小组成员一般是固定的,人数主要在4~6人之间,至于写评语的任务,则是轮流写,这样就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评改作文的锻炼机会(每个小组一般要批改2~3篇),从而间接得到一些写作经验。然后教师及时针对学生的批改情况进行适当点评,最后把作文发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再批一遍,吸取同学的意见,再次思考这篇作文的构思写法。当然,学生互改的方式并不适用于每次作文,毕竟学生的批改认知水平有限,但是一学期中能让学生互改两三次,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很好锻炼。因为学生通过给别人批改作文吸取经验,而且给人家写评语实际上是对自己写作知识和写作能力的一次检验,从而明白自己应如何写作。

二、写个性化的批语

评语从某种角度来说,不单是教师对学生写作的评价,还是对学生写作的再次指导。在传统批改方式中,囿于时间精力,许多教师包括我在写评语时,大都只是简单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及不足,诸如“中心突出,选材较好、表达流畅”或“选材不当,表述不清”等。结果学生不愿看,也不爱看,老师不爱写,这样何来指导呢?我觉得老师在评价一篇作文时,首要任务是发现文章的闪光点,真诚而不吝啬地激励学生,并满怀爱心地注视他们的成长,在承认每个学生价值的前提下,通过尊重、关心、激励,唤醒学生的智慧潜能,让人人都能体验到成功,并能在各自的写作基础上得到个性张扬。

1.丰富评语的内容

作文批改应该是课堂师生交流的延续,教师应看到每一篇作文背后都是活生生的人,每篇作文都是一本耐读的“书”,以宽容的心态理解学生、体谅学生,感受学生整洁的书写,揣摩学生奇特的思维过程或方法,体会学生跃动的心灵,领略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作文评语其实可以是多方面的,并不一定囿于写作方式的指导。我曾批改过这样一篇作文,内容是他想对爸爸说的话。若从写作水平来说,这不是一篇成功的作文,但是我发现这篇作文的作者在他那并不精彩甚至并不很流畅的文字中写出他内心的真实情感。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某某,针对你这篇作文,若从写作水平来看它不是一篇精彩的作文,但是老师却很高兴从你的文字中看到了你真挚的心。你用你并不成熟的文笔写出了你对爸爸最真实的情感,这让老师非常感动,我有理由相信在今后写作中你能写出比这篇更好的作文,因为真挚的情感是优秀作文的灵魂。加油吧,你能行的!”自从这篇作文发还给这学生后,我发现他在写作上多了许多信心,写作水平自然得到了提高。这也让我从内心感到一种喜悦与成功之感,让我在不自觉中享受到的乐趣,进入“你是快乐的,我也是幸福的”美妙批改境界。这种变化都源于批语内容的改变,我喜欢这种以评语为媒介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的方式。

2.改变批评方式

教师的作文评语中常出现一些诸如“表达不当、语句不出彩、中心不明确”等既生硬又笼统的批评句子,老师在要求学生写作注意修饰语言的同时,是不是也应修饰自己的评语。尝试学会换位思考,珍视他们的劳动果实,尊重他们的辛苦付出,以宽容的心态理解学生、体谅学生,说不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现在一直尝试这样做,效果不错。如我曾在一位题材不是很切题的学生作文中这样评价他:“某某,你的这篇习作写得很认真,老师很高兴。但是我有一个想法想和你一起交流一下,就是我觉得这篇命题作文(《十六岁,我多了一份执著》)的题眼应是“执著”,可是我觉得你的题材角度却是“无奈”,其实你完全可从另一角度叙述,如……这样是不是更好呢?”这样在指出其作文中的不足的同时,也指出其他一些写作方法且易于学生接受。在这种批改方法的尝试中,我坚持在评语中尽可能以朋友之心与学生交流,尽可能使自己的评语让学生喜欢并接受,从而有所收获,这是我最大的愿望。

总之,新课改呼唤作文批改的新理念,作文教学过程应该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过程,应当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以全新理念指导作文批改实践,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深刻体验到自己生命的涌动和成长,而达到“教学相长”的和美境界。

上一篇:中职语文散文鉴赏教学研究 下一篇:让传统文化之花在语文教学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