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冬令如何防病与保健

时间:2022-10-15 06:02:24

老人冬令如何防病与保健

时令进入冬季,气温不断下降,人体生理机能普遍减退,抗病能力减弱,许多慢性病会旧病复发,老年人尤为突出。在冬季老年人要防哪些疾病呢?

一、中风:老年人血管都有不同程度的硬化。寒冷时,人体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小动脉持续痉挛,血液黏滞度增加,故极易诱发脑溢血或脑梗塞。

二、冠心病:因寒潮侵袭、降温和气压的升高,使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功能失调,全身血管收缩,极易造成心肌缺血和缺氧,诱发冠心病,严重者可致心肌梗死。有资料表明,心肌梗死发病高峰在11月至翌年2月,老年人及体弱者尤应格外小心。

三、呼吸道疾病:老年人大多患有急性、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呼吸道疾病,本来病变部位的毛细血管功能就差,抵抗力弱,冬令时的冷空气 刺激,使病毒和细菌极易乘虚而入,易患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严重者转化为哮喘及老慢支,甚至迁移反复整个冬春季节。

四、胃病:主要是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及胃下垂等患者,由于寒冷导致生活和饮食习惯的明显改变,汗液分泌减少,胃酸及各种消化液分泌增多,老年人食欲增强,饭量增加,这就加重了胃肠道的负担。此时饮食起居稍不注意,就容易使胃病复发、进而加重,严重者导致胃出血、胃穿孔和肠梗阻等症。

五、糖尿病:寒冷刺激使老年人体内分泌系统功能亢进,引起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促使肝糖元输出增多,加上低气温使机体新陈代谢降低,对糖的利用减少,因此血糖升高,这会使老糖友的症状加剧。对一些年老久病的患者,寒冷刺激可加重胰岛素的缺乏,甚至会出现酮症酸中毒而昏迷,死亡率较高。

六、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多数病人在寒潮侵袭时,症状明显加重,疼痛加剧。这是因为寒冷刺激神经,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功能失调,故使原来关节机能已有不同程度损害的关节部位疼痛难忍,待春暖花开时就明显好转。

七、肝硬化出血:寒冷使老年人皮肤血管明显收缩,体表大量血液被挤到内脏血管,使食道静脉的压力明显增大,易破裂出血,这是肝硬化老人冬季易死亡的一个诱因。

冬令老年人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上述疾病,做好冬季保健呢?首先要加强防寒保暖,尤其要注意脚的保暖,严冬尽量避免外出。其次要合理冬补,重视饮食调养,冬季饮食应注重温肾补阳,多吃含蛋白质的食物,多吃产热量高的食物(如牛肉、羊肉和狗肉等),增进食欲。第三要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防病抗病能力。应避免剧烈运动,可多做一些全身性的活动,如散步、慢跑、气功、打太极拳和舞剑等。第四要改善老年人居室环境,有条件者可设置取暖设备,在保持室内温度适宜的前提下,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使室内空气保持清新。第五要配合适当的药物治疗,针对冬令气候,服用活血化瘀、温中散寒的中药,如当归、红花和赤芍等。对许多人,药补是很有成效的,药补加上食补,疗效更为显著。

(无锡市人民医院主任药师 陆基宗)

上一篇:青壮年也要提防黄斑病变 下一篇:成就班主任的工作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