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时间:2022-10-15 01:52:31

生物教学中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阅读习惯就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良好习惯之一。它是学生经过反复的阅读实践而逐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倾向。学生具备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具备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就能够主动的去探求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宝贝。生物阅读教学应注意关注以下习惯的培养

1.自觉阅读和阅读反思的习惯

在生物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重视教材阅读和课外阅读,培养他们形成以下自觉阅读的习惯:(1)形成课前自觉预习阅读的习惯,通过独立阅读,解决自己的“现有发展区”;(2)形成课上合作研读,相互交流的习惯,共同解决“最近发展区”;(3)形成课后复习重读,归纳总结的习惯;(4)形成课外拓展阅读,关注生物科学发展的习惯。学生形成了这些自觉阅读的习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个人终身发展都是有益的。

反思是不断进步的基石,经常反思自己的阅读方式、习惯、方法等,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大有帮助。阅读教学的初始阶段可以通过布置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写总结、谈体会,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当学生体会到反思的作用,认同反思的重要性时,就会形成自觉反思的习惯。

2.读思结合的习惯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思考的前提,是探索的根源,是学习的动力。学习时只有不断的提出问题才会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才会使学习由浅层次、表面化逐渐向深层次、具体化转化。阅读是学习的一种方式,是一项复杂的心智活动过程。阅读中要学会不断的思考,不断的发现问题,形成读思结合的习惯,才能读的明白、理解的透彻。那种漫无目的、不求甚解的阅读,是不可能有阅读效果的。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思习惯,就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他们善于发现问题能力,培养他们带着问题去读的习惯,引导他们读书时学会多问几个“为什么”。比如在学习生物的结构及生理过程时,可以从这样一些角度引导学生去提问:研究的什么结构?该结构由哪几部分构成?该结构的功能是什么?这个结构中能发生哪些生理变化?需要什么条件?该结构与其他结构有何联系?等等。另外教材中每节都有本节聚焦栏目,这里面以问题的形式提出了本节中一些重要的内容,关注该栏目,带着这些问题去读,可以提高阅读效率,并逐步培养起阅读思考的习惯。

3.做阅读标记习惯

阅读时对于一些重要的内容,如概念、原理、结论等重要语句做出标记,这样做即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也有利于今后的查找复习。做标记可分两步进行,即初读标记和重读整理。初读标记是指第一遍阅读时,对自己认为的重点内容,疑点内容等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进行标注;重读整理是在初读完成之后,对初读标记的内容进行重点研读,对于原来标记不当的地方进行重新标记的过程。比如:经过再次阅读,仔细思考之后,原先有疑惑的地方很可能不存在了,或者经过思考又产生了新的疑问等,这时就有必要对原先的标记进行重新整理。对于做标记的符号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只要标示清楚,自己明了即可。但所用符号必需能明显区分被标记的内容,且使用时要固定不变。如:对于疑点可用~~~~~?进行标记,对重点可用========进行标记,关键词可用做标记等等。

4.做阅读笔记的习惯

人们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动笔墨不读书”,反映的就是做读书笔记的重要性。做阅读笔记的方式有很多,现结合生物教材的特点谈谈阅读笔记的做法。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采用大开本,教材每页除正文外都留有一些空白,这种设计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科学、合理、有效地加以应用。如果对这些空白之处不加以指导,学生往往会闲置或者信手涂鸦、乱写乱画,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这些空白,用简明的语言做好读书笔记。空白处记录的内容和方式有很多种:(1)预习读时发现的疑难点问题可以记录在此,这样做一方面可提醒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提高听课的针对性;另外复习时也可作为一种检测的手段,提醒自己原来不明白的问题是否已经得到解决。(2)与本节相关的旧知识要点可以记录在此,方便阅读和复习。(3)记录老师讲授的重点和自己归纳总结的规律和方法。(4)学习中的一些感悟心得也可记录在此,包括对自己有效的学习方法和阅读心得等。(5)记录相关补充拓展内容,丰富教材,促进理解,便于查阅。总之,读书时科学、合理地使用好课本的空白栏做好读书笔记,会使一本教材变成实用性强大的“工具大全”,为将来的复习阅读提供丰富的资源。

上一篇:浅谈“副班主任”的选择 下一篇:怎样训练学生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