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人心理生理特点及护理

时间:2022-10-15 01:00:30

老年病人心理生理特点及护理

【关键词】老年病人心理特点;生理特点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555[2007]01-0108-02

老年人在我国人口中已占据相当大的比例,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随之而来的便是老年病人逐渐增多。现就老年病人的生理特点及护理介绍如下:

1生理特点

1.1体力、适应能力下降 老年病人机体各系统的活动减少,极易出现机体的废用性综合征,引起脏器、组织萎缩等废用性改变,故动作敏捷度降低,行动受限。心力和体力不足,适应能力下降,反应能力迟钝,患病后症状常不典型,使医师和家属不易了解真实病情。

1.2易患病、易导致病情慢性化 老年病人因体力、抵抗力和机体康复力下降,易患亦容易发生并发症。同时对疾病认识不够,缺乏战胜疾病的信心,记忆力下降,按时服药的自觉性差,导致疾病慢性化。

1.3易产生心理应激 老年病人由于听力、视觉能力下降,接受信息的机会减少,因而产生心理应激。

2心理特点

2.1复杂多变的心理 由于各器官功能的衰退,给老人的生活和社交带来诸多不便,出现敏感、多疑,甚至心因性偏执观念。

2.2自我不满的心理 形态的老化必然导致老年病人不满意自己的形象,挫伤了老人的自尊心,易出现生存无望,来日不多的心理感受,表现为易怒、沉默和厌世等。

2.3沉溺于往事的心理 老年病人的记忆力普遍衰退,近事容易遗忘,而远记忆尚好,往事常在脑中回旋,容易怀旧沮丧。常表现与当时情景不相符合的一些情绪表现,如:情绪低落、焦虑、抑郁等。

2.4孤独感和被社会抛弃感 老年病人认为他已不能为社会及家庭做太多的贡献,会被他人和家庭成员看不起,表现为关闭自我,拒绝一切社会活动。

2.5老年病人共同的心理反应

2.5.1外向投射心理反应 他们在遇到自己不能接受的意念、欲望或遭受精神挫折时,将原因完全推诿于客观情况,责怪自己少,责怪别人多。他们对身体方面微小变化颇为敏感,常提出未尽心照料,好挑剔、任性、易动感情,人际关系紧张。

2.5.2内向投射心理反应 这类病人自我压制、压抑不能接受的意念、感情和冲动。易产生责怪自己,感到患病给家庭及他人带来负担,对疾病的治疗失去信心,从而失去生活信念,产生厌世消极意念,呈现出抑郁、自责、自卑退缩,甚至有自杀行为。

3护理

3.1健康教育及家庭护理

3.1.1有效的健康教育 知识型老人有一定的卫生保健知识,可以在深度和广度上加以讲解。面对非知识型老人,就应尽量通俗易懂,针对当前存在的具体健康问题及对心理,生理的影响做出直观、形象的教育。提高老人自我保健的意识和能力,也是降低慢性疾病的发病率,是提高老人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3.1.2减轻和解除孤独 社区和家庭要关心老人,鼓励老人参加社会活动,坚持与社会接触,在继续学习、工作和与人交往中摆脱空虚感和孤独感,提高老年病人的生活乐趣,使其有所为,以求得精神上的充实与快乐。

3.1.3重视老人的忧郁状态 防止“闷坐”症候群的产生。因忧郁、闷坐,使老年病人的活动范围会逐渐缩小,生活意念下降,卧床机会逐渐增多,久而久之将导致卧床不起。所以要千方百计保持老年病人在社会、家庭中的作用,鼓励他们参与一些喜欢的、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

3.1.4为老人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 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建立老人公寓、娱乐场所、学习场所,满足老人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建立老人病院,开设老人门诊,方便老人就医和保健,为老人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逐步实现“健康老龄化”。

3.2临床护理

3.2.1心理护理 消除老年病人心理障碍,维护其自尊,积极、主动、热情为老年病人创造一个熟悉并且设备齐全就医的环境,使老人在医院的感觉像在家一样,经常与老人谈心,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合理的要求尽量满足,遇事耐心解释,不厌其烦,在“移情”中取得他们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心理障碍,帮助老年病人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2.2帮助老人摆脱“病人角色”的心态 让老年病人注意安心养病的同时,也要鼓励其进行适当的活动,为日后恢复工作和参加社会活动做好准备,使病人摆脱心理依赖,产生要“康复”的动机,以尽快达到心理康复。同时做好相应疾病的专科护理,使老人得到恰当满意的治疗,早日恢复心理和生理上的健康。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1例老年多发大面积压疮的护理 下一篇:膝关节镜检查治疗的手术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