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镜检查治疗的手术配合

时间:2022-03-18 09:24:54

膝关节镜检查治疗的手术配合

【关键词】膝关节镜;手术护理;器械保养

【中图分类号】R6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555[2007]01-0109-02

膝关节镜能对关节内疾病进行检查、诊疗,适用于膝关节损伤、非感染性关节炎等。膝关节镜手术是一种对膝关节进行探查、治疗的微创手术方式,可将微小摄像机深入关节囊内进行探查,为一些不明原因的膝关节疼痛明确诊断,并可在镜下进行手术治疗。目前膝关节镜手术被认为是对膝关节病变较好的治疗手段。传统的膝关节手术、创伤大、出血较多、术后恢复慢,关节处有较大手术瘢痕,相比之下膝关节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疗效确切、恢复快、并发症少以及手术瘢痕小等优点。由于其在诊断上的优势和治疗上的微创,越来越受到医生和病人的欢迎。正确的使用和合理的保养可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并延长仪器使用寿命。现就膝关节镜的手术配合及保养介绍如下:

1术前准备

1.1患者准备 巡回护士术前1d探视病人,认真采集病人的各种资料,对其进行归纳、分析,找出术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向病人介绍膝关节镜手术的优点、手术步骤和时间、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以及术中可以让患者通过电视监护仪清楚看到手术过程等情况,并向患者介绍说明麻醉配合的重要性。根据患者的认知程度并针对其焦虑心理采取适当的心理护理措施,消除其不安情绪,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手术,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1.2术间准备 关节镜手术无菌要求严格。我们每个星期用高锰酸钾和福尔马林按1:2比例氧化,进行房间密闭薰蒸12h,每日用空气消毒机消毒1h,定期作空气细菌培养,在指标达到规定标准的情况下方可进行手术。室温调至22~25℃,相对湿度保持为50%~60%,房间选择质地薄、颜色浅的窗帘,防止室内光线太亮,影响荧光屏显像清晰度,减少室内人员,同时尽量减少工作人员的流动,以减少污染率,防止手术切口感染,提高治愈率。

1.3器械准备 根据器械质地的不同,选择相应的灭菌方式,原则上应尽可能的采取高压灭菌方法。如:内镜、镜鞘套、管心、冷光源光缆、摄像机光缆、刨削刀手柄、刨削刀打磨器、胶管等,选择高锰酸钾加甲醛薰蒸消毒;关节镜常规器械包、探针、半月板剥离子、篮钳(左弯、中弯、心弯)、套针、刮匙、进水管针等进行高压灭菌。常规准备一次性灌洗器、吸引管、吸引头、导水管、手术膜、弹力绷带、棉球、下肢止血带、电动止血仪、吸引器装置等。

1.4灌洗液准备 采用1L和3L的塑料袋包装生理盐水。

2手术配合

2.1麻醉方式 一般采用硬膜外腔阻滞麻醉或硬膜外腔阻滞麻醉并腰麻联合麻醉两种麻醉方式。

2.2手术 取平卧位,术者位于患侧以利于变换关节位置及对膝关节的屈伸、旋转。双上肢外展,建立静脉输液,监测血压、血氧饱和度以便于麻醉观察,确保手术安全顺利进行。

2.3止血带 在患肢大腿根部上气压止血带,止血带的气囊缠绕松紧适宜,平粘无皱折。驱血以前,先将腿抬高45°1~2min,然后用驱血带从远心端向近心端缠绕,直到大腿根部,然后缓慢打气,压力以(收缩压+200)mmHg为准。同时设定倒记录报警时间,一般为lh;超过1h需松开止血带10min后再上,松止血带时要缓慢放气,同时轻轻按摸止血带部位,使腿部充分休息。上止血带期间病人容易烦躁,应注意观察病情。

2.4消毒铺巾 关节镜手术的铺巾除应遵循一般无菌手术的铺巾原则外,还应该突出其防水铺巾原则。由于手术中大量的液体灌注和不可避免的液体外溢以及关节镜操作幅度大,为了防止手术野潮湿,并保持较大范围的无菌区,我们采取以下铺巾方法:①病人下肢消毒完毕,先铺消毒好的塑料布或消毒油布1块,再铺布类敷料。②小腿和脚用治疗巾绷带包扎后,外贴无菌外科手术薄膜以防水。在大腿根部用外科手术薄膜连同洞巾一起环型贴紧,轻轻抚平。将整个患肢用手术膜包裹,以防术中因调整肢置而渗湿污染,同时防止残存在皮肤毛孔内的细菌污染伤口及器械。③在膝关节处无菌敷料上再铺2块带有塑料引流袋的脑科专用手术薄膜,并将引流液体的塑料袋放在台下装有过滤网装置的水桶内。经过这样处理,保证了手术野的干燥和无菌。

2.5连接好各种线路及管道 将2套电视监视系统分别放置在病人头部两侧,电视屏幕面对术者及助手,术者脚下垫一脚蹬,刨削机脚踏用塑料袋包裹后放于其上,盛放引流液的水桶和挂冲洗瓶的输液架放在术者的对侧。用10cm×200cm的消毒塑料带将摄像镜头装入,此时应严格注意无菌操作,连接好各种线路,打开冷光源,调节好电视屏幕,关掉手术无影灯,必要时拉上窗帘,保证电视屏幕清晰。

2.6巡回扩士配合 ①协助麻醉师麻醉,并摆好手术;②术中及时补充吊瓶内生理盐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添加灌注液,以免空气进人关节囊内,影响手术视野效果;③记录止血带时间,不可超过1.5h。由于保持时间长,再加上止血带反应,病人多感到不适,因此,需要做好术中病人的安慰工作;④遵照医嘱做好录像工作,密切注意各种变化,迅速解决所遇到的各种问题;⑤术后在松止血带之前,用消毒弹力绷带在大腿上1/3至小腿上1/3做加压包扎,必要时放置引流管;⑥术中取下的标本及过滤的标本交给术者妥善处理,携带好随身物品,送患者回病房。

2.7器械护士配合 ①浸泡的手术刀剪、熏蒸的关节镜器械应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干净后方可使用。②正确连接、调节关节镜摄像系统和灌注系统,内镜、摄像头、摄像机转换器接头、监视器冷光源、光导纤维火等光缆,以及灌注器通道等装置,按手术所需的器械先后、有秩序的摆放在器械台面上。传递器械应及时到位,在进行关节镜检查时,常用探针完成诊断和手术操作;在切除半月板时,常用不同弧度、不同开口方向的篮钳及髓核钳。传递关节镜器械连接时要轻柔,不要用力过猛,清洗、消毒时避免与硬物碰撞,刀头外管与刀头管体保持平直,以防破坏其锋利度,影响使用寿命。

3关节镜器械的保养

3.1为延长灯泡寿命,开机时冷光源应最后开启,且亮度由弱到强;关机时先关冷光源,以利于灯泡散热。

3.2电缆线使用时应避免强行扭曲,弯曲半径不得小于5cm。

3.3消毒铺单后,连接好吸引器、冷光源、广角镜、刨削器及3L袋。广角镜与30°镜连接前,用酒精棉球擦拭镜头,擦拭时应防止液体渗入镜体,以免影响视觉效果。

3.4膝关节镜器械均不可煮沸消毒。用高压蒸汽灭菌的器械,为防止碰撞损坏,应注意用棉垫或者纱布分别包裹。

3.5对关节镜及摄像头的光学镜片要小心保护,防上碰撞与摩擦。

3.6术后器械应及时冲洗,烘干、上油、归位,仪器放置固定位置并定期保养。

4体会

4.1膝关节镜手术于关节内进行,关节内感染将严重影响关节功能,所以应当从各个方面加以控制,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及患者自身情况。如局部有炎症或感染灶、存在全身感染性疾病以及其他易感因素,需控制后再行手术。

4.2术前器械准备齐全,并检查其性能完好,确保手术能够顺利进行。

4.3使用气压止血带,病人会感觉下肢肿胀、麻木、酸痛,故应做好解释工作,以减轻病人心理的紧张、恐惧。

4.4为了术中得心应手的密切配合手术,护士需要熟练掌握关节镜技术以及手术的各个环节,并了解手术医生的操作习惯。

4.5关节灌洗引流装置必须通畅。因刨刀切削滑膜靠负压抽吸将病变滑膜组织吸于刀片裂口内,刀片旋转将其绞断,连同液体一同吸出,故要求有充足的液体灌注及良好的负压抽吸。一般要求灌注瓶悬挂高于手术台面1m以上,用粗胶管(直径4mm)直接与灌洗管连接。

4.6根据患者情况,放置引流管,防止术后关节积液以及短期内关节肿胀。

4.7关节镜及专用手术器械的保养对维持关节镜的最佳工作状态,延长其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关节镜手术中的灌洗液多为林格氏液或生理盐水,未经清洗的刨削器手机、刨头、灌注管等可因盐析出而锈蚀,因此手术后应将所有器械用清水冲洗后烘干,并以液状石蜡擦拭;对光缆、摄像缆应避免小半径弯折,以防光导纤维及电缆折断。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老年病人心理生理特点及护理 下一篇:人性化护理在手术病人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