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大出血的观察与防治

时间:2022-10-14 06:15:59

摘要:产后大出血是产科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产后大出血的观察和防治尤为重要。通过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预防措施,通过对产后大出血观察和预防的体会如下:监测生命体征,观察产后出血量,并采取预防措施,减少产后大出血的发生。

关键词:产后大出血;观察;防治

产后大出血在产科中最为常见,也是最为严重的产科并发症之一,它是衡量产科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正常分娩一般出血约为50ml~200ml,胎儿娩出24h的出血量超过500ml,称为产后大出血。产后大出血是产科急症,病情发展迅速,不但影响了产妇的健康[1],甚至危及生命,其育后直接影响了产妇的身心健康和产后的康复。我国近年来开展孕妇系统管理及孕产期严密监测,产后出血明显减少,故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尤为重要,也是我们每一位产科医务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院自2012年~2013年分娩总数659例,其中产后出血 67例,占分娩总人数的10.17 %,经积极挽救治疗,无1例死亡。现将产后大出血观察和预防体会概括如下。

1 产后大出血的原因

产妇产后大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

2 观察内容

2.1监测生命体征 产后24h内,特别是2h以内,有专人严密观察产妇的体温、血压、脉搏、呼吸频率等,并及时记录。产后出血较急,如脉搏细数、面色苍白、口渴、恶心、呕吐等症状要高度重视,产妇血压变化应掌握产妇的基础血压及入院时的血压。

2.2观察产后出血量 正常产后的出血量为50ml~200ml,超过500ml为大出血,测量产后的出血量,一般有容积法和称重法。我院采用容积发测量产后出血,当胎儿娩出时进行第1次失血量计算,产后2h进行第2次失血量计算,注意观察出血速度,有些产妇出血量只是缓慢的中等量持续不断的出血,加之产妇体质较好,耐受力强,通过机体代偿,在出血的初期一般不出现休克症状,血压脉搏无明显改变,易被忽视,当出血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机体代偿功能失调,产后出血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呼吸短促等严重休克症状,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密切观察,如出现休克应积极采取抢救措施,立即给产妇平卧,有利于静脉血液回流,增加静脉回心血量,纠正休克,同时静滴缩宫素,加强子宫收缩,减少出血量。

3 预防措施

3.1产后排空膀胱,检查宫底高度,对宫缩乏力,按摩子宫,消除宫腔积血,同时使用缩宫素增加子宫收缩。

3.2检查产胎盘、胎膜娩出是否完整,是否有粘连,胎盘部分残留、滞留等因素,如有上述等因素,应实行人工剥离胎盘或清宫术,在清理宫腔后,注射缩宫剂,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

3.3软产道裂伤,检查裂伤部位、范围、深浅程度,迅速给予对位缝合止血,缝合时注意解剖位置,不留死腔,以免造成血肿。

3.4凝血机能障碍 立即给予输注新鲜血液,补充凝血因子,同时使用药物。

4 讨论

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预防措施,在妊娠期产检,注意孕妇有出血倾向存在,然后详细询问病史及以往有无出血情况,定期宣教做产前检查,发现贫血应在分娩前纠正[2],注意异常妊娠,如多胎妊娠、羊水过多、胎盘早期剥离、前置胎盘等,在分娩期保持孕妇精神充沛,避免过度紧张、劳累,及时排空膀胱,以免影响子宫收缩及阻碍胎头下降,防止分娩过快造成软产道裂伤,产后鼓励产妇及时排尿,以免膀胱充盈,影响子宫收缩。预防产后出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急救。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郝明英,孙芹.5年间产后出血发生情况的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3,02:137-138.

上一篇:银质针导热治疗腰椎退行性脊柱炎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胎心监护对胎儿窘迫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