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提高癫痫患儿从医性及治疗效果的研究

时间:2022-10-14 02:31:07

护理干预对提高癫痫患儿从医性及治疗效果的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癫痫患儿的从医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临床确诊为癫痫的82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癫痫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的从医性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遵医行为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

【关键词】 护理干预; 癫痫; 从医性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0.051

癫痫是由于脑细胞群异常的超同步化放电而引起的发作性的、突然的、暂时的脑功能紊乱[1]。根据病因分为特发性癫痫、隐原性癫痫、症状性癫痫。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肌肉抽搐和意识障碍,也可有感觉、感情、行为或植物神经功能异常,对小儿的精神及智力发育有严重影响[2]。因此,早期诊断治疗,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是控制癫痫发作,减少患儿发病及后遗症,提高其生活质量的保证。本院通过对82例癫痫患儿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干预的研究,收到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2010年11月本院收治癫痫患者共82例,男52例,女30例,年龄1~13岁,平均(8.5±2.5)岁。其中,癫痫大发作29例,小发作21例,局限性发作32例,诊断均符合1989年国际会议分类的诊断标准[3]。采用分层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年龄(8.6±2.3)岁,患病时间(3.32±3.24)年,对照组年龄(8.54±2.5)岁,患病时间(3.52±3.41)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患病类型及入院前治疗依从性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癫痫病知识指导 (1)向家长及年长患儿讲解癫痫的病因及临床表现,指导家长及患儿掌握自身发病的规律及前兆。(2)指导家长做好癫痫发作时的应急处理,如果出现前驱症状,立即采取安全保护措施,迅速将患儿平卧于床上,头侧向一边,保持安静,减少刺激。保证气道通畅,清除患儿口鼻腔分泌物、呕吐物等。抽搐发作时,尽快将自制的牙垫置于患儿上下臼齿之间,防止舌咬伤。同时松解衣领腰带。由于肢体和躯干肌肉剧烈抽搐可产生四肢或脊柱的骨折或脱位,因此切勿抓紧患儿或制止抽搐,防止骨折或脱臼。如果持续不缓解应立即送往医院。(3)用药指导。①指导患儿及家长掌握癫痫突发性、反复性、慢性的特征,根据医嘱坚持规律服药,培养良好的遵医服药行为,任何用药变动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防止少服、漏服和多服,切忌短期或突然停药及自行增减剂量或换药。②注意抗癫痫药物引起的嗜睡、恶心、消化道不适等不良反应。③定期检查血常规、血药浓度等参考指标,医生可根据化验结果及患儿年龄、体重的增长来调整药量。④抗癫痫药物对肝肾功能有一定影响,因此服药期间需要定期检测肝、肾功能。

1.2.2 心理护理 树立癫痫患者及家长的健康信念,鼓励亲属及患儿说出内心的感受,耐心倾听亲属对病情的了解情况和想法,然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必要时纠正亲属对疾病的错误认识。同时让亲属认识到焦虑和抑郁对患儿的治疗会产生消极影响,使亲属对治疗有信心,减缓压力。

1.2.3 家庭及社会支持 指导家属对孩子关心照顾,协调患儿与老师、同学、亲友间的关系,让孩子感受到家庭及社会的温暖,体会到自己并未因患病而被嫌弃,大家都在齐心协力帮助他。进一步开展对癫痫的健康宣教,提高人们对癫痫病的认识,减少人们对癫痫患者的误解及歧视,以消除自卑、忧郁、焦虑的负性情绪。

1.2.4 生活指导 指导患儿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上多吃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暴饮暴食。适度参加体育活动,避免有刺激、强度大的运动,如上体育课、军训等。在癫痫未控制前,尽量避免去危险的场所,不要独自游泳、登高等。

1.2.5 定期访视,强化遵医行为 出院后不定期的电话回访,发放病情跟踪卡,综合评估。访视时,检查患儿的服药情况,了解药效及不良反应,观察病情的动态变化,针对发现的问题以及潜在的问题予以积极有效的处理,必要时,联系医生。再次强调规范用药和坚持用药的重要性,观察患儿的精神状况,给予正向引导,督促及时复诊。

1.3 调查工具及评价标准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包括是否按医嘱剂量、次数及时间服药;有无漏、忘、换药或私自增减剂量及擅自停药现象;出院后半年癫痫发作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出院半年后发作的例数及发作频率,并使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Barthel指数)评定患儿的生活质量[4]。遵医依从性评价分为完全、部分和不遵医嘱3个等级。ADL(Barthel指数)按得分情况分:独立(91~99分)、中度依赖(62~90分)、严重依赖(21~61分)、完全依赖(0~20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两组各发出调查问卷82份,各回收有效问卷82份,回收有效率100%。问卷的效度88%。

2.1 治疗依从性 两组护理干预前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干预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观察组患儿遵医行为较对照组明显提高,而发作例数、频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护理干预前ADL(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护理干预后ADL(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癫痫并非不治之症,如能得到合理正规的药物治疗和护理以及针对性的健康教育,60%~70%患者的癫痫发作可以控制[5]。癫痫是一种常见慢性可治性疾病,婴幼儿期发病多见,对小儿精神、智力发育影响较大。癫痫病程长者其认知损害较严重,发病年龄越轻,认知损害越严重,癫痫发作频数越多,智能损害越严重,也影响患儿的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6]。本研究表明,通过对癫痫患儿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癫痫患儿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和战胜疾病的信心,改变患儿自卑、恐惧的心理,癫痫患儿及家属的从医性明显提高,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对癫痫病进行治疗和护理,从而减少癫痫发作次数,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和生活的独立性,继而提高癫痫患儿及家属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54.

[2] 林庆,王丽,王子才,等.小儿癫痫的诊断[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9(9):515-549.

[3] 关于小儿癫痫及癫痫综合征分类的建议[J].中华儿科杂志,1996,34(2):130.

[4] 许克铭,王立文,徐光,等.癫痫儿童生活质量的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1998,36(5):282.

[5] 戴红.康复医学[M].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214-216.

[6] Sillanpaa M S,Chmydt D.Natural history of trated childhood-onset epilpsy prospectice,long-tem population-based study[J].Brain,2006,129(13):617-624.

(收稿日期:2012-02-16) (本文编辑:陈丹云)

上一篇: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 下一篇:浅谈肺结核患者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