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非正式组织的正确认识与合理利用

时间:2022-10-14 10:46:50

对高校非正式组织的正确认识与合理利用

摘 要: 非正式组织普遍存在于正式组织之中,并且对正式组织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高校作为社会组织的一个组成部分也不例外,大学生中也存着各种各样的非正式组织(或者叫非正式群体),对学生身心的发展和高校管理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在当前的高校管理实践过程中,高校管理者过多地强调正式组织的建设,忽视了对大学生中存在的非正式组织的研究与利用。本文通过运用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对高校非正式组织进行梳理,明确其内涵,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弄清楚其分类和作用,为正确引导高校非正式组织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以进一步促进高校学生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 高校非正式组织 正确认识 合理利用

1.引言

“90后”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与之前的大学生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个性化特征越来越显著,对正式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呈现出一种淡化趋势,而存在于其中的非正式组织的团体的特征与作用愈来愈明显。学生工作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中存在的非正式组织对其的作用逐渐显现出来。高校高层管理者一般是将目光放在正式组织架构和制度建设方面,基础管理者(辅导员,班主任等)也多是强调行政班级、团组织和党支部的作用,对于高校学生中非正式组织群体的存在和作用,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更不要说合理利用了。本文希望通过对高校学生中非正式组织的梳理,让高校管理者能够充分重视学生中非正式组织的重要作用,并且通过对其的合理利用,进一步促进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发展与创新。

2.高校非正式组织的内涵

非正式组织最早是由美国管理学家梅奥通过“霍桑实验”提出的,是人们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以感情、喜好等情绪为基础的松散的、没有正式规定的组织①。正式组织中存在非正式组织。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指的是处于学校、院系、党团组织、学生会等各类正式群体之外的,鉴于大学生们共同的爱好、兴趣、志向、特长及其他共同因素,在感情和友谊的维系下自发形成的小群体。②

3.高校非正式组织产生的原因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认同是群体内聚力的一种最根本的机制,“一个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情结,其本质就是这种认同,它是以情感上的某些重要的共同品质为基础的”。认同表示一种特殊的情结,有利于增强群体内聚力。社会心理学认为,群体内聚力的实质是群体对成员、成员对成员的吸引力,它对于群体的存在、活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③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成长的高峰期,其主体意识表现在自我意识、民主意识、平等意识和效益意识增强,表达自己的想法、获得友情与理解、满足被尊重和归属感的要求强烈。其需求在自身随着内外环境不断变更的情感、兴趣、爱好和利益的作用下也显示出较大的个体差异性。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生群体根据不同的兴趣爱好、时空和亲缘关系、职业导向而组织形成了各具特点的非正式组织,同时,可通过在非正式组织中担任不同的角色来满足发展自我的需要。

4.高校非正式组织的分类

根据形成原因的不同,非正式组织分为地域型、爱好型和情感型三种。④

4.1地域型。一般指以老乡关系为纽带结合而成的学生群体,具有典型的地域色彩,其形式多为“老乡会” 、“同乡联谊会”等,此类组织大多跨系和院校,活动空间大,讲究说家乡话,重同乡情,成员较固定,活动亦较有规律,并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4.2兴趣型。爱好型非正式组织是在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基础上结合而成的,其形式多为学生自发组织的文体沙龙、爱好者协会,以及具有学校背景的科技发明小组,等等。成员多进行打球下棋、外出旅游、唱歌跳舞、科技制作等活动,具有活动内容明确、活动时间有规律等特点,成员一般较固定,一般以班、年级和院系为基础存在。

4.3情感型。即因个性、脾气比较相近而产生心理相容、有共同语言而形成的学生群体,往往带有明显的个人感彩并相互感染,以思想交流为主要活动内容。成员不太固定,且范围较小,有一定的排他性,活动亦无规律。一般易演化成男女学生之间的爱恋。

5.高校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5.1积极作用。

5.1.1满足需要

非正式组织是自愿性质的,其成员是自愿甚至是无意识地加入的。一些大学生原来在中学是佼佼者,进入人才荟萃、高手如林的大学以后,在班级等正式组织中容易为他人所忽视,失落感、压抑感油然而生。为了摆脱这一窘境,他们转而参加能提供施展才华舞台的非正式组织,帮助他们满足“自我表现”的需要;大学生远离父母,在非正式组织中可以消除孤独感,满足“爱”与“被爱”的需要。此外,加入某个非正式组织这个事实本身,就可以满足他们“归属”、“安全”的需要。⑤总之,非正式组织可以满足成员多种层次的需要,实现一定的社会满足和心理满足。

5.1.2中介作用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可以起到联系社会与学校、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作用。大学生在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的过程中,频繁交往和密切的接触使得其信息渠道更加畅通,视野更加开阔,个性更加鲜明,性格更加完善。正式组织可以通过非正式组织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情况,正式组织的信息也可以通过非正式组织的渠道向学生传达。

5.1.3补偿作用

人们有互相结合的需要,倘若不能从正式组织或领导措施中获得需要的满足,则非正式组织的结合就会增多。随着高校学分制、弹性学制的实行,学生管理模式也要作相应调整。但目前学生管理力量薄弱,仅有的少数辅导员忙于应付日常管理,难以有精力指导学生正式组织开展一些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活动,导致学生工作效果大大削弱,于是学生纷纷通过参加非正式组织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5.1.4自我教育作用

非正式组织为学生的自我教育提供了平台,开拓了空间,为学生提供了与他人充分合作和共同生活的机会。在非正式组织中,每个学生都会下意识地将自己和他人进行比较,自觉地认识到人与人的差异性,更容易在平等的氛围中评价自己,在群体中寻找到自己的坐标,从而自然而然地学会自我教育。⑥

5.2消极作用。

5.2.1产生抵触情绪。非正式组织成员对正式组织某些要求、工作产生不满情绪时,或受到批评处分时,容易引起其内部成员的同情和支持,引起抵触情绪,甚至产生对立。

5.2.2降低工作效率。当非正式组织和正式组织的目标产生矛盾时,或者正式组织的某些制度限制了非正式组织活动时,非正式组织就会成为一股销蚀力量,降低正式组织的影响力和工作效率,削弱正式组织的作用。

5.2.3产生帮派势力

非正式组织容易产生小圈子,成为传播小道消息和谣言的温床,不利于学生的团结。在评先评优等选举工作中,非正式组织的成员会联合起来,影响选举的结果。有不良倾向的学生容易勾结在一起,集体逃课旷课,甚至打架斗殴。⑦

6.正确认识和合理利用高校非正式组织

6.1承认高校中非正式组织的存在。

在正式组织中必然有非正式组织的存在,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高校也不例外。在高校中,大到院系,小到学生宿舍,都存在着非正式组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不能忽视其存在,同时也不应该对高校中的非正式组织采用敌对的方式。对非正式组织要用善意的眼光来看待,不能轻率地扣以小集团、小圈子的帽子加以否定和打击,并为必要的非正式组织的形成提供条件。

6.2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高校非正式组织。

高校非正式组织存在着不同类型,其产生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因此我们不能对非正式组织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要不同类型区别对待,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待积极型非正式组织,要大力提倡和激励,强化其在学生活动中的影响,引导其他同学加入。比如说可以为这类非正式组织开展活动提供场地、资金、时间等保障,并给以精神上的鼓励。对待对抗型非正式组织要持十分慎重的态度,不能以简单、粗暴的态度和方法进行管理。对待这类非正式组织,应根据其思想实际认真研究其对策。主要应抓苗头,防患于未然,坚持疏导的方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弱点,指明危害性,进行说服教育,加强思想引导,促使他们转化,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促使他们向着积极型群体发展。

6.3充分利用好非正式组织的核心人物。

非正式组织中的核心人物大都具有某种被其他成员所佩服的能力或性格,相对于组织的其他成员来说,他们更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得到其他成员的响应。因此,充分发挥核心人物的作用,有利于引导非正式组织的发展方向。要经常创造机会参加他们的活动,尽可能让他们在没有思想压力的情况下畅所欲言,了解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有技巧地向他们宣传正式组织最近的工作,听取他们的意见,让他们也参与到正式组织的管理中来。

6.4促进高校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配合,促进共同发展。

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对正式组织的管理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强化高校正式组织的功能,用正式的制度和规则约束学生的行为。在开展正式组织的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丰富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满足学生的需求,最终营造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同时我们也要利用非正式的方式,用由感情纽带联结起来的关系网协调各方关系,促使每个大学生都能在正式组织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自我提升的机会。比如,在处理具体问题时,要把团支部、班委等学生中的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结合起来同时考虑,充分利用非正式组织在某些方面的长处。

注释:

①邢介贤,颜斌,原宇.浅析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及其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J].知识经济,2009,(12).

②杨峰,陈重旭.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现状及对策探析[J].中国商界,2008,(11).

③全国13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修订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④杨华.“非正式组织”及其时大学生管理教育影响研究,西安种技大学学位论文,2006.

⑤⑦黄明睿.非正式组织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及其管理[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4,(7).

⑥王建武.高校学生中“非正式组织”的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社版),2006,(4).

参考文献:

[1]邢介贤,颜斌,原宇.浅析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及其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J].知识经济,2009,(12).

[2]杨峰,陈重旭.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现状及对策探析[J].中国商界,2008,(11).

[3]全国13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修订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4]杨华.“非正式组织”及其时大学生管理教育影响研究,西安种技大学学位论文,2006.

[5]黄明睿.非正式组织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及其管理[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4,(7).

[6]王建武.高校学生中“非正式组织”的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社版),2006,(4).

上一篇:地方高校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下一篇:如何多角度解决教学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