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特点、方法及实施

时间:2022-10-14 10:13:58

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特点、方法及实施

教育来源于社会,也服务与社会,更要符合社会的需求。“以激励学习为特征,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实践模式,真正适应了中国学生的需求,它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为手段,着眼于学生终生受用的思想方法和思考方式,培养他们主动探究和创新实践的意识,这正顺应了我国课程改革的潮流,顺应了时代对教育的需求,成为了当今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

一、探究式教学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挑战

时代进步了,社会发展了,原来的应试教育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时代对人们的要求,现在的社会要求学生要有能适应社会的素质,能为社会做出一定贡献的能力,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而原来因为畸形教育所导致的高分低能、纸上谈兵的学生,必将为社会所淘汰。所以,在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素质教育就成为教育改革的首选。数学改革很多年来,数学教学当中重教轻学,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脱节的现象依然存在。教材中的知识多以介绍的性质出现,缺少知识探究的背景,不利于学生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的实质,那么为了把知识教好教活,就要进行探究性教学。“探”就是探索,指观察发现问题;“究”就是研究,指分析、解决问题。通过“探”和“究”,改变学生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学习方式,把教学重点放到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上,加大了学生参与学习知识的主动性,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开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获取知识的多种渠道,并且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探究式教学的特点

在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确定研究课题,学习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或理解教师所讲的知识,而是主动地发现和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教师可以例举事例、介绍背景或设计情景来引出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自己得出结论。那么这样的学习效果不言而喻,肯定也会非常的高效。结合数学教学的实际经验,笔者认为探究式教学具有以下几种特征。

1.重视背景介绍,通过概括形成概念、法则。教学中的每一个概念的产生,每一个法则的规定都有丰富的知识背景,如果舍弃这些背景,直接教给学生一些概念和法则,学生就会觉得概念非常抽象,难以理解,那么这些概念和法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又怎么会有深刻的理解呢?所以注定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效率都会非常低。而探究式教学就完全可以避免这些弊端。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介绍概念形成的原因,让学生理解概念是怎样产生的,就会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更会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记忆当然也就会非常牢固,学习的效率自然而然也就会大幅度提升。

2.提供开放性问题,通过探索发现问题的结论。数学中的每一个定理和结论都是在前人艰苦的努力下得出的,都是数学先辈们智慧的结晶。即使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命题,我们也非常有必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验证它的正确性。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冥思苦想和亲自动手,不仅仅锻炼了学生的头脑灵活性,也让他们体会到先辈们的不易,树立对先辈们的尊敬观念,同时还能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另外一种好处是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了一定的自信心,对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都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3.创设问题情境,通过研究制定解决方案。问题解决能力是数学能力的集中表现,我们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让学生树立一种自我解决问题的意识。而过去的教学模式往往只是教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舍弃了对问题的加工处理过程,舍弃了制定解决问题方案的过程,学生听起来会感到非常轻松,但是数学能力却未必得到真正提高,探究式教学则有效地强化问题意识,给学生展现对问题的加工处理过程和解决方案的制定过程,既磨练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营造民主氛围,通过比较优化解题方法。在数学中,一个问题往往不是仅有一种解决办法,而是有几种,并且每种方法思路不同,对学生思考能力的锻炼也不同。探究式教学,一方面要打破权威,营造民主的氛围,充分倾听学生的意见,即使走弯路,费时间都无所谓,重点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问题的解决过程。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能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积极探讨,对问题所提出的各种解决方案,敢于进行评判比较,然后选出最佳的答案。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而且还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三、探究式教学的几种常见方法

1.问题情景探究。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能力,教师应当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使其敢于质疑,敢于创新求异。

2.归纳探究。数学中的一些定理、公式、法则都是通过归纳得出的,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问题的归纳探究过程当中,就等于培养了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能力与抽象概括能力。

3.类比探究。让学生把一些具有相似性的问题进行类比,在类比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共性与差异,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四、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更好地实施探究式教学

1.优化课堂教学。首先,要认真研究教材和大纲,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上课时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提供较充足的探究时间,并且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点拨。其次,要非常清楚地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激励办法,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能力。

2.正确运用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越来越成为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多媒体为数学教学带来勃勃生机,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比如,在教学二次函数时,为了提高探究式教学实效,可以让几个学生一起上机操作,自己画二次函数图象,观察图像的变化规律,然后进行探讨、总结,达到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

总之,探究式教学能否取得实际效果,归根结底是与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来决定的,所以为了从根本上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作为中学数学教师就必须多学习、多实践探究式教学的方法,多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参与,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知识,探寻数学学习中的更多乐趣。

【责编 田彩霞】

上一篇:浅谈小学数学课中的讨论式教学 下一篇:充分利用会议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品质和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