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慈善的历史渊源

时间:2022-10-14 08:13:49

中华传统慈善的历史渊源

摘 要:“慈善”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含义,它既指人与人之间的关心、爱护和帮助的行为,又指人对人的一种心态,包括同情心、怜悯心等。传统慈善主体的基本形态包括家族宗族、制度宗教组织、政府机构以及社会团体。近代慈善事业的基本特点有:慈善家群体的出现、社会慈善组织担当起社会的“调节器”、慈善机构非常重视慈善经费的筹措、近代慈善事业运用了较为先进通讯方式和运输工具、全国性的慈善机构相继成立,大大拓宽了近代慈善事业的救济范围。中国古代的“赈济说”、“调粟说”、“仓储备荒”和“反贫困”思想是中华传统慈善精神的精髓。

关键词:慈善;传统文化;施善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慈善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之一。它既是一种个人德性意识,又是一种社会文化行为。它既发乎于情愫,又行之于礼度。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慈善一直与社会进步相伴、也一直与人类和谐相伴。

一、 传统文化对“慈善”的解读

近年来,宣传媒体越来越多地谈到“慈善”,《福布斯》杂志的世界富人排行榜也加上了“慈善”这道硬杠杠。“慈善”这个词的出现频率之高也是过去所没有的。其实,中华民族是一个热情仁爱、乐善好施的民族,关于“慈善”的概念古已有之。

在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最初是用“慈”来代表“爱”的。孔颖达在他所注疏的《左传》中写道:“慈者爱,出于心,恩被于物也”,又写道:“慈谓爱之深也”。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也有这样的解释:“慈,爱也”。在他们看来,“慈”首先是指长辈对晚辈的,即所谓的“上爱下曰慈”。《国语·吴》中的“老其老,慈其幼,长其孤”一句所说的“慈”就是这层意思。当然,“慈”也可用作子女对父母长辈的孝敬供养,《礼记·内则》中说:“父母皆异宫,昧爽而朝,慈以旨甘”,此处的“慈”就是“爱敬进之”的意思。在我看来,“慈”字是由“兹”与“心”组合而成的,“兹”就是“此刻”、“当下”、“我”的含义,所以,可以将“慈”理解为“我当下的这颗心”。这是多么地“身入其境”、发自内心啊。

说到“善”,它的本义是“吉祥、美好”,也就是《说文解字》中所解释的“善,吉也”。后来,“善”被引申为和善、亲善、友好的意思,比如《管子·心术下》中所说的“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就是此意。在我看来,“善”的字形结构起码可以说明是一种“美言”。

“慈善”二字合用是后来的事,它往往被用来表示“仁慈”、“善良”、“富于同情心”的意思,正如《北史·崔光传》中所说的那种“光宽和慈善”。当年,在这种“慈善”意义上的敬老爱幼、扶贫帮困,现在已经成为了中国人民约定俗成的一种道德规范。如今,“慈善”已经具有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含义,它既指人与人之间的关心、爱护和帮助的行为,又指人对人的一种心态,包括同情心、怜悯心等。当人对人的关心、爱护与同情,已经由个别人发展到全社会的共同行为和共同心理时,慈善就具有了社会心理、社会伦理道德和社会行为的意义了。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慈善”还被特别地指代为整个社会与民族的一种规模逐渐扩大的共同事业。有人将这种“慈善”意义上的敬老爱幼、扶贫帮困,视为中国传统慈善事业的最早发萌,这也不无道理。

二、 传统慈善主体的基本形态

中华传统的慈善精神主要体现于一系列的社会活动,其中,主要依靠四类施善的团体发挥主要的济贫帮困作用,它们分别是家族宗族、制度宗教组织、政府机构以及社会团体。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历史十分地漫长,因此,上述四种慈善团体便不以某种单一形态存在,而是彼此之间相互地发挥着社会慈善作用。在相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它们往往合力共存。虽然就各自的历史发展、规范程度、社会影响以及成熟过程来看,这四类施善团体具有各自独特的变迁特点,但是,从中国慈善史的研究与归纳角度来看,这四类团体所形成的慈善行为呈现出了一条中国传统慈善从宗族慈善与宗教慈善并存、发展到国家慈善、最后拓展到社会慈善这样一种比较清晰的历史发展逻辑以及发展轨迹。

首先是宗族慈善。中华民族的宗族社会形态最早成型于远古,其慈善行为发生于战国时期,成为一项公共事业却成就于宋朝。宋代的士大夫往往都经历了“由贱入贵”这样一种功名之路,他们不仅能够深深体会到入仕的来之不易,而且越来越能体会到社会贫与富、贵与贱之间越来越大的差异给社会困难群体带来的艰辛。因此,一批已经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经济实力和行政权利的人士,渐渐地成为了推动宋代以后社会慈善事业的骨干力量,义庄、义田、义塾等基本慈善机构也都高举起“睦族敬宗”的旗帜。当然,履行宗族慈善往往必须依照宗法规矩来行使,而不是由慈善家们直接施救,宗族中年长资深的老字辈人物往往掌握着宗族慈善的最终决定权,以至于在“义庄”这种相对慷慨的宗族慈善机构出现之前,宗族慈善往往带着脱离不了权威霸道与不公正偏袒甚至私欲性私用等负面特征。宋代以后的宗族慈善基本上还是将整个家族的公益建设看得比宗法规矩更为重要,其社会实践意义基本上等于依靠宗族的经济力量来强化对本宗族小社会的自治。因此,宗族慈善恻然成为了巩固宋代社会稳定的一股积极力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中国的“宗族社会”越来越具有神话的特点,人们基本的心理依赖中往往信任一切社会困难甚至危机都能通过宗族慈善得以最后救助或解脱。实际上,宗族慈善的主要目的并非是纯粹的济贫救灾,更多是为了维持家族权利的生长及其社会声望。宗族慈善往往基于“受益者以后回对家族有直接回报”这个原则及其期望而具有鲜明的“功利性”特点,比如“义学”旨在训练科举人才以增加家族成员在朝廷当官的几率,以至于能够最终加强这个家族发展;为了救济寡妇而设立的“义田”也暗藏着避免她们改嫁而辱及族门以及争取更多朝廷旌表机会的基本目的。所以,宗族慈善在利益方面是许不外流的,它实际上更是一种宗族强化宗族治理甚至统治的有效手段之一,而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社会福利事业”。

第二是宗教慈善。应当承认,中国历史上宗教团体的济贫活动一直深入人心。虽然对比于以“医疗济贫”作为济贫活动重要形式的古代西方宗教,中国古代的宗教慈善活动缺乏这样一种比较鲜明、稳定的形式,但不可否认在救济最贫困的基本群众方面实际上很实效,其社会公益慈善作用与影响的程度上也一方面不亚于西方宗教慈善,另一方面甚至强于宗族慈善。

上一篇: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建构与实施 下一篇:唯物论的利刃:马克思如何超越赫斯与施蒂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