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人格否认之诉讼案件中举证责任的分配

时间:2022-10-14 01:42:37

公司人格否认之诉讼案件中举证责任的分配

摘要:公司法人制度是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模式,公司具有独立人格,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法律原则上维护公司的独立人格,阻止公司的债权人直接向公司的股东主张权利。但在实践中,普遍存在股东滥用公司的独立人格和股东的有限责任,损害债权人利益的情况,为此公司法确立了公司人格否认制度。

关键词:公司;诉讼;制度

一、公司法概述

公司法是规定各类公司的设立、活动、解散及其他对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市场的主体法。其意义有以下几点:鼓励投资创业;强化公司的意思自治;加强对债人的保护;加强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强化公司社会责任和职工保护措施。我国公司法第二十条规定:“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某某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地位主要表现在股东滥用公司法人人格规避法律义务、对公司的不正当控制、股东财产与公司财产混同、业务和组织机构混同等。公司法对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仅仅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对其构成要件和适用规则均未作规定,司法实践中,在审理该类案件过程中如何分配举证责任是一个难题。

二、公司人格否认之诉讼案件中举证责任的障碍

近年来,股东间协议在公司和公司法实践中大量涌现,甚至出现了“协议替代治理”现象。究其根本原因,是我国公司法上公司观念的落后和对股东会、董事会定位的不合理。在将公司视为股东手臂的延伸的公司观念支配下,对股东间协议的司法审查视角主要是合同自由、广泛适用民法原则和维护行政管理等,而忽视了公司及其治理的内在要求。从公司法视角,对股东间协议的司法审查应考量股东固有权利,考量公司独立和公司利益,考量其他股东、债权人、劳动者等利益攸关者。中国法院对股东间协议的审查,应当注重公司法规则本身的理解,尊重公司独立、程式和集体利益,而非简单地运用合同、财产和规制规则来作出裁判。

根据民商事诉讼“谁主张、谁举证”的基本举证规则,提起公司人格否认之诉的债权人应举证证明公司存在财产混同、业务混同、过度控制、具有关联关系等事实,如债权人不能举证证明上述事实,将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但事实上,由债权人承担举证责任证明股东对公司法人人格的滥用存在很大的障碍,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滥用公司法人人格的公司股东对公司债权人利益的损害是以公司作为主体完成的,是间接的,股东并没有直接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也不是债权人与公司之间的基础债务关系的当事人。第二,债权人与公司股东相比处于一种外部地位,股东不仅控制公司经营,而且掌握公司的相关信息,公司债权人对相关证据的掌控性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

因此,如果一味坚持“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规则,要求公司债权人来承担举证责任,对债权人是相当不利的,有违公平正义的司法原则,事实上相当于剥夺了债权人获得救济的权利,可能会导致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形同虚设。

三、解决措施

笔者认为,关于公司人格否认之诉案件中的举证责任分配问题可以采用以下规则。

首先,公司债权人应当承担最基本的举证责任,就其与公司之间的基础债权债务关系的设立、变更等事实承担举证责任。其次,公司债权人应当就存在适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事由承担初步的举证责任,如果通过债权人的初步举证可以产生对股东滥用公司法人人格的合理怀疑,就可以认定债权人已经履行了举证责任。最后,在公司债权人完成了基本和初步的举证责任后,举证责任就应当转移给公司股东,公司股东应当举证证明其行为是善意且合法的,应当通过举证去除合理怀疑,如其未能举证证明,则可以推定股东的行为给债权人造成了损失,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四、结语

上述举证规则是按照当事人对证据的控制力来分配举证责任,符合公平原则,也不违反民商事诉讼举证责任分配的基本原则,具有可操作性,有待司法实践中加以验证。

上一篇:高校图书馆阅读环境设计探析 下一篇:浅析军用无人机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