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壮族大学生信仰培育初探

时间:2022-10-14 12:59:36

社会转型期壮族大学生信仰培育初探

摘要:信仰是人们生活的精神寄托,是指挥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行为指南。社会转型期部分壮族大学生的信仰出现异化倾向,如迷信化和腐朽化、非理性化和西方化、非本土化和汉化、利己化等。文章在剖析其异化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家庭、学校、社会、个人“四位一体”的培育路径。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壮族大学生;信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4-0072-02

一、信仰的内涵

从词源上看,《辞海》中对信仰的定义是“对某种宗教,或某种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准则”;在《简明大英百科》中,将信仰定义“为在无充分理智认识保证一个命题为真实的情况下,就对她予以认同和接受的心理状态”。

从国外学者角度看,观点包括:马克思指出,“信仰的本质,在于对人类自身本质力量和生存发展的把握”。W.詹姆斯把信仰定义为“坚信从理论观点看来还可能引起怀疑的东西,认为信仰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意志”。弗洛姆认为,“信仰是一个人的基本态度,是渗透在他全部体验中的性格特征,信仰能使人毫无幻想的面对现实,并依靠信仰而生活”。

从我国学者对信仰的定义来看,魏长领将信仰定义对人类生活、乃至宇宙等一些问题的认定和确信,并形成坚定的信念和行为准则,自觉地引导人们的行为。黄明理认为,“信仰是主体源于实际生活实践而对某些对象的极度信服,并视之为具有终极价值以作为自己精神寄托的强烈情感和思想倾向。”王玉樑将信仰定义为一种自我意识,具有主体超越现实、超越自我以及追求最高理想的特征,是极度向往和信服具有最高价值的事物,并对精神生活予以统摄,作为自己理想追求和心灵归宿。”

综上所述,信仰是人们生活的精神寄托,是指挥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行为指南。

二、社会转型期壮族大学生信仰的现状

人们是否应该有信仰?捷克总统、思想家哈维尔说:“没有信仰是不可想象的。没有信仰的人只关心尽可能的舒适,尽可能无痛苦的过日子,除此之外,他们对一切都麻木不仁。”然而,壮族大学生是否有信仰、对信仰的认识等问题成为建立科学信仰的关键。

社会转型期壮族大学生信仰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在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各种思想相互碰撞,纷繁复杂,这无疑对壮族大学生信仰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部分壮族大学生信仰出现了异化,主要表现在:

⒈信仰的迷信化和腐朽化。民族地区是一个多神信仰的民族,认为万物皆神灵,信仰巫教、道教、佛教等,崇拜鬼神、灵物、自然。虽说信仰是一个民族的魂,可是不科学的信仰使人精神萎靡。例如,很多壮族大学生认为青蛙不能打,谁打死它,就会被雷公劈死。更甚的是,大部分壮族大学生迷信鬼神,在各种大考之前都会去求神拜佛。

⒉信仰的非理性化和西方化。在社会转型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种思想争春斗艳,部分壮族大学生随波逐流、跟风,过上洋节,穿洋服等。伴随着不同程度的西化,知道和服、英格兰裙子的壮族大学生越来越多了,了解壮服的壮族大学生越来越少了;知道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的壮族大学生越来越多了,知道半月节、三月三等传统节日的壮族大学生越来越少了。

⒊信仰的非本土化与汉化。随着历史的变迁,民族地区本土文化受到汉族文化的强烈冲击和影响。例如很大一部分壮族大学生不会讲壮话,在交流中更多的是使用普通话。

⒋信仰的利己化。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扩大,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各种社会竞争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壮族大学生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现实主义、利己主义为自身价值取向。

三、社会转型期壮族大学生信仰异化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原因

⒈政治上。腐败现象和形式主义成为壮族大学生信仰的障碍。在金钱的诱导下,部分党员抵御不了诱惑,损公肥私,毁坏党员在人民心目中的伟大形象,严重影响壮族大学生对党的信任。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提供发展资金,然而,一些西部地区的领导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工程质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各种弊端日益凸显,民族内部矛盾不断激化,致使壮族大学生对党和政府失去信心。

⒉经济上。我国当前正在处于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系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社会生活正发生复杂的变化,人们处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足,因此,各种腐败的社会风气屡见不鲜。可是,由于分配不均,贫富差距逐步拉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保障低下,使壮族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怀疑。

⒊思想文化上。民族地区一些落后的思想文化根深蒂固,会使部分大学生误入迷途,对科学知识失去信心,贪恋旧思想、旧风气,难以融入新时代的文明进步大环境中,跟不上时代步伐,一旦在生活中受挫,转向神灵的庇护,在前进中迷失方向。

(二)高校教育原因

⒈教学内容缺乏特殊性。广西是一个民族地区聚居地,是民族地区之乡。然而,在高校教育中,教学内容都是以大纲为主,缺乏地方特色,没有融入浓郁的壮乡之情。理论脱离了实际,理论建设没有能够吸收壮乡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未能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突出表现内容过多、冗杂,导致学生厌倦。

⒉语言文字与文化教育不能有机结合。壮语是一种特殊的汉语变异,是汉语的子系,它承载着壮人的心血。民族认同感多为寄托在语言的传承上。在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上,高校的语言文字教育往往和文化教育分离,没有更好地统一。然而,教学语言不应只用普通话,更应结合地方特色。虽说国语是一个传播知识的好工具,但辅以壮语授课既可以传播知识又可以传承文化,两者得兼。因此,阻碍了壮族大学生共同信仰的形成,导致语言文字的缺失,甚至会完全变异。

⒊教学方式单一与学习气氛不浓。学校采用的是传统式授课,只是简单的传授,没有达到教与学相结合,主动权在老师,学生更多的是被动接受,导致学习枯燥,不易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家庭原因

家庭教育是持久不断,循序渐进的。家庭是学习知识、传承文化的特殊平台,然而,这些教育往往是建立在父母与子女之间,因此,父母要做好传播者,从各种传统习惯、语言用语上影响子女。家庭教育中,子女潜移默化地接受了父母的生活习性、言行举止、思想观念。这种透彻力非常强,很多壮族大学生对本民族落后的迷信文化、宗教文化等思想认知都来自家庭教育,甚至在他们心中已根深蒂固。可见,教庭教育的误导也是壮族大学生信仰问题产生的原因。

(四)自身原因

部分壮族大学生认为“我的地盘我做主”,可是,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个人的个性对信仰问题也产生着重要影响。在接受知识时,自身的自觉性往往成为我们前进的助跑机或绊脚石。然而,个人心理往往影响着信仰培育。

四、社会转型期壮族大学生信仰培育的对策

(一)重视国家的主导作用

⒈政治上。党要加强自身的执政能力和和先进性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风建设,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壮族大学生的信任和支持。提升壮族大学生的政治信仰,让壮族大学生树立崇高的政治信仰,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充满信心,拥护党和国家的政策和方针,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和教育人们,武装壮族大学生。

⒉经济上。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计划时,充分尊重和照顾民族自治地区的特点和需要,根据发展的总布局和总体要求,将加快民族自治地区的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在建设过程中,注重质量,反对豆腐渣工程,争取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在分配中,注重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树立起壮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信心。

⒊思想文化上。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科学性信仰,反对迷信。加强宗教文化教育,使壮族大学生明白宗教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极大影响,帮助壮族大学生树立理性的。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编辑有关民族地区文化的书籍,对民族地区文化的传承进行宏观调控,倡导高校开设民族地区文化研究等课程,学习民族地区山歌,培养壮族大学生对民族地区文化的兴趣,形成保护自家文化的共同意识。

(二)高校教育的科学性

⒈从普遍性到特殊性。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地方特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添加民族地区民间故事小汇编、山歌、传统节日等民族文化,以便宣传和弘扬民族地区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也可以增强课堂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帮助壮族大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提升对本民族文化的信仰。高校还可以开展多种民族地区山歌歌唱兴趣班、民族地区民族舞蹈表演班等,还可以举行讲民族地区民间故事等比赛,形成浓厚的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开启校园弘扬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热潮。

⒉语言文字与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教师要把自身的语言用语能力提高,并不断优化自己,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要求自己可以用汉语和壮语两种语言授课,帮助壮族大学生增强民族归属感,形成共同的认同感。同时高校更应体现人的品格与道德教育,传承和弘扬民族地区的民族精神,营造一种文明健康、高品位的文化气氛和精神气氛。

⒊变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授课老师应改变以往把学生视为“灌输筒”的看法,把学生视为课堂的主要参与者,给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同时,应变换教学授课方式,教与学相结合,增加课堂上教师互动,转变授课的思维方式,增强语言的趣味性。

(三)发挥家庭的积极导向作用

家是避风的港湾,也是知识性养形成的基地。在家庭中,父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是孩子的亲人,又是孩子的导师。因此,父母应该加强对孩子的修养教育,使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父母要做民族地区文化的传承者,利用一切机会和孩子谈民族地区先烈的英雄故事,教孩子唱民族地区山歌、跳民族地区舞蹈,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更重要的是,父母要做科学性信仰指路人,帮助孩子建立理性信仰。

(四)注重个人的信仰培育

在生活中,坚持个体性与社会性相结合,理性与科学性相结合,政治性与公众性相结合。承认个性、个性价值及自我价值实现的同时兼顾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树立正确的信仰。增强对民族地区文化的弘扬意识,抓住一切机会了解本民族文化,提高对外来文化的警惕性,树立科学性信仰,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参考文献

[1]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2]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编辑部.简明百科全书(第8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3] 弗洛姆.人与自然[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86.

[4] 魏长领.道德信仰与自我超越[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5] 黄明理.社会主义道德信仰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6.

[6] 王玉樑.论理想、信念和价值观[J].东岳论丛,2001,(4).

[7] 白友涛.信仰的张力[J].湖北社会科学,2002,(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编号:201106LX626)的成果。

作者简介:温新荣(1982-),女,百色学院思政部教研室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思想政治教育;黄天媚(1994-),女,百色学院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思想政治教育。

上一篇:《初级会计实务》实践教学中的思考 下一篇:职业生涯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