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视野下高校德育发展的基本向度

时间:2022-10-13 07:50:34

生态视野下高校德育发展的基本向度

[摘要]面对当代复杂的高校德育问题,不能仅基于机械世界观分析,还要强调以生态世界观审思。在生态视野下,高校德育发展要转换德育世界观,重视德育中的自组织教育,还要关注德育中人的复杂性、话语体系的变与不变、教育的效度与限度等辩证关系。

[关键词]高校德育;生态世界观;自组织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9―0158―04

当代高校德育面临着复杂性问题,既表现为德育的时代格局、德育的对象特征,也表现为德育实践系统本身,而且三者的结合又涌现出整体的复杂性。这就要求当代高校德育不能停留于还原论基础上,追求简单性的思维范式和实践方式;相反,应该立足于生态世界观,把探索的矛头伸向有序和无序之间、混沌的边缘。以下从生态视角考察高校德育发展的问题,试图厘析当代高校德育发展的可能向度。

一、转换高校德育的世界观

工业文明时代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思想是机械主义的世界观,与之对应的是分离的、还原的和抽象的原则统治下的简单性范式。“简单性范式是一个把秩序放入宇宙并从其中赶走无序性的范式。秩序(或者有序性)最终被归结为一个规律、一个原则。简单性看到或者是一,或者是多,但是不能看到一同时也是多。简单性的原则或者是分开联结在一起的东西(分离),或者是把多样性的东西同一化(还原)。”在文明的长河中,简单性思想已浸润到各个方面并产生巨大影响,同时也在人们的意识中形成了与之相应的社会心理结构。

简单性的范式也支配着今天的德育教育,与此同时也造就了越来越多仅用简单性范式无法解释的问题。从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到学校里的思想品德规范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似乎“过去行之有效的十八般武艺”已显得苍白无力了。因此,在今天也开始出现了生态学世界观对它的控制的反抗。“生态学”一般认为是研究动物与其有机及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但是生态学的“生态”概念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仅仅是一个拟比词,其关键点在于“类比性”和“提示性”。生态世界观把世界看成是变化着的有秩序的整体,是事物(系统)内部的力量和环境影响的外部力量形成的一种动态平衡的形式。也就是说,世界的整体与部分之间、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表现为斗争中存在和谐,和谐中存在斗争。格里芬曾说:“生态世界观认为,现实中的一切单位都是内在地联系着的,所有单位或个体都是由关系构成的。”“生态世界观让我们认识到,我们首要的错误是假设我们能够把某些要素从整体中抽取出来,并可在这种分离的状态下认识它们的真相。在与它们密不可分的整体相分离状态下发展起来的论述它们的概念将不能准确反映它们在整体中的情形。”

生态世界观是相对于机械世界观的,“生态学的方法论与和谐价值观对教育研究有很强的适切性”。因此,当代高校德育的现代复杂性就不能仅基于机械世界观处理这种复杂的问题,还要强调基于生态世界观以复杂性思维审思这种复杂的问题。在生态世界观视野之下,高校德育各要素不是机械的组合,不是“中心一边缘”层次结构,也不是二维的平面空间。相反,高校德育各要素之间是有机的统一,是“多维一网状”的结构,是N维空间的系统。如果以教育对象为中心项,那么包括教育本身、各层面环境都是影响教育对象的因素。如果以教育过程为中心,既存在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互动的多维关系,还存在德育与微观环境、中观环境和宏观环境的互动关系。如果以教育环境为中心项的话,外部生态环境不仅为教育系统提供资源和条件,还施加限制和压迫,从而产生环境效应,对系统的整体涌现性形成不可或缺的影响。

显然,高校德育系统实际上是开放性和封闭性相统一的耗散结构。因为高校德育系统是开放的,有各种生态环境因素的关系及对教育的影响,这样就要求强调高校德育的外部生态建设;因为高校德育系统又是相对封闭的,有教育内部的各种关系以及与各种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又要强调高校德育的内部生态建设。关于外部生态问题,例如现代性的“去魅”,市场经济的逻辑以及我国改革引起的社会格局的调整等,这是一种客观必然,只能对其因地制宜地“优化”。关于内部生态建设问题,则不同于外部生态建设,其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及调适空间。因此,下文将聚焦于高校德育的内部生态建设。

二、重视高校德育中的自组织教育

所谓自组织,是指“如果一个体系在获得空间的、时间的或功能的结构过程中,没有外界的特定干涉,我们便说该体系是自组织的”。与自组织相对应的是被组织,所谓被组织是指“该组织只有在外界干预下才能进行演化。它的组织化,不是自身的自发、自主的过程,而是在外部驱动力下的组织过程或结果”。高校德育系统是“人化”的系统,同时也是“化人”的系统。作为“人化”的系统表明其基本上是人工系统,至少也是半人工系统。这样,系统需要有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不断转换。系统不可能是封闭的,系统也不可能是完全自发、自主的。作为“化人”的系统,一方面必然受到系统外部指令的干涉,另一方面又必然要求强化系统的自主能动性,尤其是主体的能动性。因此,高校德育系统,既是被组织系统,又是自组织系统。

就我国教育传统来看,由于受到机械世界观以及由此产生的简单线性思维范式的影响,高校德育的被组织化倾向较为突出,或者说“机械化”程度较高。例如,教育系统与政治系统、经济系统之间的张力不足甚至相互替代;在教育系统内部,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及微观层面之间“一棍子通到底”的现象;在教和学的关系中强化学习教科书(系统封闭)、听老师的话(处于平衡态)等问题。实践证明,这种思维及模式在一定历史时空中是有效的,如封闭权威的年代就是有效的;而且应该指出教育的被组织性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完全忽略。但是这种被组织性不是机械性,教育的被组织性正是通过教育过程的自组织性而体现出来的,这犹如教育者的主导性是通过教育对象的主体性的发挥而实现一样。目前高校德育的复杂性要求转换思维,强化高校德育的自组织性一面,实现“两条腿走路”。自组织教育归根到底在于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最终体现为受教育者的自主发展、自觉发展。为此,高校德育不能仅基于机械、封闭、简单的思维,更要强调用开放、复杂的思维范式进行教育。

首先,明确德育系统必须开放。开放是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前提和外在条件。所谓开放与封闭相对,就是指教育系统与外界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开放不是物理空间和时间的无边界。如果这样,系统和环境就没有任何差别了,也就失去了德育的内涵。

其次,认识到德育系统是非线性相互作用的。从生态世界观来看,高校德育过程也是一个有序与无序、确定和不确定的相互交融的教育过程。高校

德育在校内和校外、课内和课外都形成了复杂的交互作用,包含着随机性、偶然性、首创性。有学者谈到教育机智时就指出,要创造一套教育理解的规则和技巧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关心的是一个或一群具体的孩子,他(她)或他们有着特别的生活经历,有着具体的心思或一系列的问题,生存于一个具体的情境中。而这个具体的情境有着一组具体的关系,受一个具体的感情氛围支配。每一个教育理解的机遇都是不寻常的”。显然,德育的投入和产出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德育各子系统之间非线性作用产生的效果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各部分之和。

再次,充分认识并利用涨落。涨落是对系统稳定的平衡的状态的偏离,这导致系统的不稳定,但是涨落也有建设性,将诱导系统走上新的平衡态。宋兴川通过个案研究就认为:“重大生活事件对信抑产生具有重要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重大生活事件导致了个体的反思。”对此,仅运用程序性方式进行教育是不够的,应该在许多程序化的行动片段的基础上制订处理随机性的策略。“策略一词不表示一个预先确定的、只需在时间进程中不加变动地加以应用的程序。策略从有关行动的一个初始决定出发,但它包含一定数量的行动方案,被选择采取的方案都可能根据在行动中途得到的信息和突然发生的扰乱行动的随机因素加以修改。”因此,教育活动是一个决策、一个选择,也是一个博弈。

最后,还要认识到高校德育量变到质变的循环过程,即系统从混沌走向有序,又进一步演化为包含有序结构的非平衡混沌的不断发展的过程。

三、关注高校德育中的辩证关系

高校德育面对着现代复杂境遇,高校德育内部生态建设还要注意几组辩证关系:

首先,关注高校德育中“人”的复杂性。关于“人”的探索与理解是千古难题,“人”也是教育界恒议恒新的话题,任何教育都是为了人、指向人,同时也离不开人。德育更是如此,因为关于价值的教育不仅为人提供工具性的武器,更指向目的性的追求,而且依赖于人自身的特殊性,其认识的终极是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统一。因此,高校德育不仅要考虑作为教育主体的教育者本身的立场、观点及方法,还要分析作为教育对象的大学生的时代特征和阶段特性,此外还要认清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这三重关系中归根到底要明确人是在实践基础上的多重多维的复杂存在。人是多重多维的复杂存在,是生物性的存在,是社会性的存在,也是精神性的存在。对此,马克思等经典作家作了详细的阐释。莫兰认为,人是三合一的非线性关系,即一个三元联立的圆环存在于“大脑精神文化”之间,其中每一项对于另外一项都是必要的;在此之外还存在着“理性感情冲动”的圆环,三者也不是等级制的存在,而是可对调的关系;最后还存在着“个人社会族类”的圆环,人类的任何真正发展意味着个人的自主性、对共同体的参与和人类的归属感这三者的联合的发展。其实,这种多重多维的关系网中的人,也是具体的、现实的人。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不是抽象的存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要把人当作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去研究,要从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转到现实的、活生生的人;这样,人不仅是有血有肉有感情有欲望的,更重要的是他们是有着不同的社会实践地位的、历史地发展着的人。因此,在实践的基础上现实的、活生生的人是高校德育发展的出发点,也是高校德育有效性的前提。

其次,高校德育中教育话语的变与不变。教育系统不仅存在物质流,更离不开信息流;而且从根本上说教育过程就是信息的传递、加工、整合的过程,而信息的传递、加工和整合离不开一定的话语系统。同样,高校德育也离不开一定的话语,话语是德育得以实施的中介,是影响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因素。列宁曾指出:“要记住,工程师承认共产主义所经历的途径将不同于过去地下宣传员和著作家,他们将通过自己那门科学所达到的成果来承认共产主义,农艺师将循着自己的途径来承认共产主义,林学家也将循着自己的途径来承认共产主义,如此等等。”而审视当前的高校德育,我们可以发现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一,存在研究话语与生活话语重合的现象。研究话话是一种书写话语或学术话语,生活话语是说事话语。两者的重合导致研究话语的学术性不足,缺少核心的研究范式。这样可能因为大量的“大白话”式的著作出现,不仅降低了学术的受众率,还可能导致生活话语被有意无意地抽象化,又增加了大学生理解的难度。其二,存在文件式话语现象。这样的话语如果没有转化,就容易形成教条,使真理性的思想蜕变为平庸的没有魅力的说教。这样的话语也容易脱离实际,经常出现言之无物、脱离情境的套话,甚至变成了脱离生活实际的“真话”。因此,高校德育的话语需要与时俱进,但是这也不是说要完全放弃既有话语。对此,侯惠勤教授在分析意识形态时的思想极具启发,他认为:“任何思想创新都意味着话语更新,意识形态的变革当然也包含一定的话语转换。但是,话语看似纯粹是思想的表达形式,其实是经过选择和包装的历史内容;不同的话语,展示了不同的世界面貌,而‘流行话语’则往往潜藏着话语霸权”;“可见,意识形态若要在话语转换中不被颠覆,必须特别注意在吸纳‘流行话语’的同时,不要轻率丢弃传统话语,较为稳妥的方式是‘老话新说’或‘添新不去旧’”。

最后,认清高校德育的效度与限度。在社会科学方法中,“效度”是用来描述使用某种方法考察某一对象的有效程度和范围。这里主要指高校德育对大学生价值观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的可能空间。物质的东西可以空间搬动,可以转运;但价值意识却不能如同物质一样搬动,可以直接插入人的心灵。虽然人类发展的历史、教育发展的历史表明价值性的追求不能如同物质一样“转运”,但是至今没有而且今后也不会有人否认教育的作用,教育是价值育化的不可或缺的、可以信赖的选择。因此,德育是有效的,但也有其限度。首先,德育总是存在,但德育会有不同的教育主旨,且还会有不同的形态。恩格斯指出:“哪一种是合乎真理的呢?如果就绝对的终极性来说,哪一种也不是;但是,现在当代表着现状的变革、代表着未来的那种道德,即无产阶级道德,肯定拥有最多的能够长久保持的因素。”无疑,我们的价值追求是能够“长久保持的因素”,即使如此,我国的高校德育也有不同的主题,革命时期是革命信念为主,建设时期是建设信念为主。其次,学校教育不能等于教育的全部,需要社会教育支持;同样,高等教育不能替代基础教育。也就是说,高校德育只是个体价值意识发展的一个方面和一个阶段。最后,德育与纪律(制度)也是不可完全分离的,德育与习俗传统也是相互支持的。

上一篇:清末农业教育发展述评 下一篇: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