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德育教学观初探

时间:2022-08-28 05:11:04

生态德育教学观初探

摘 要:德育工作者应顺应教学改革的春风,对传统教学观进行反思和突破,确立适应新课改要求的全面开放的新生态教学观,致力于和谐境界的道德教育课堂,突显营造既适合于知识学习又有利于人格健康成长的教育文化氛围,使导引者和体验者双方全息沉浸、全脑贯通,激发生命潜能,培养健康人格。

关键词:德育教学;中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4-284-0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教学观念转变到什么深度,教学行为就能转变到什么程度。德育工作者应顺应教学改革的春风,对传统教学观进行反思和突破,确立适应新课改要求的全面开放的新生态教学观,致力于和谐境界的道德教育课堂,突显营造既适合于知识学习又有利于人格健康成长的教育文化氛围,使导引者和体验者双方全息沉浸、全脑贯通,激发生命潜能,培养健康人格。

一,对传统德育教学观的反思

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还具有重要的管理职能,对教学活动起着导向、评价、调节和激励作用。传统的德育课堂教学观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中片面强调“双基教育”,即传授基础知识和培养基本技能。有的教师虽然承认德育课应把德育目标放在核心位置,但又把情感目标从德育中剥离开来,只重视德育理论的讲授,教学目标主要是关于知识传授方面的要求,如知识的讲解符合科学性、思想性原则,教学内容容量恰当等,而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则没有具体的要求,这就导致了德育课空洞乏味,只重授“知”不重 导“行”,很难促进学生的道德内化,德育实效性较差。

2、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准确的说是应该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变化,即通过教师的“教”,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促使其全面发展。传统的德育课堂教学,只要教师把握教学重点,教材分析透彻,教学环节完美就是一节好课,对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很少涉及,把课堂教学过程视作完成预设方案的流程,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在这种僵化封闭的课堂中,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学习潜能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而教师也只能停留在“匠人”水平,不可能升华到艺术的境界。

3、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按一定的规则对教学效果作出描述和确定,是教学各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的目的是检查和促进教与学。传统教学评价的主要对象是教师,评价的内容,围绕教师的教展开,如:教师确定的教学内容的范围和深度是否合适;选择的教学媒体是否适合所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讲解的时间有多长等。这种评价体系中,对学习者的评价,一般是检验学生接受教师所传授知识的数量和程度,通过学生的学习状况来审查、评价教师确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否合适;教学策略是否得当等,评价结果是作为评价教师的实例和佐证。

二、全面开放的生态教学观的重塑

1、教学目标的开放,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1)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开放式德学教学目标不再像传统的教学目标那样只注重德育领域内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而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从而形成一个目标体系,真正实现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例如在讲授哲学“唯物辩证的联系观”时,课前的教学目标的设定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联系的含义,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理解联系的多样性和综合性思维方法,学生初步学会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锻炼综合性思维,培养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

(2)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传统教学一堂课为所有学生设置同样的教学目标,造成部分学生吃不了,部分学生又吃不饱的局面。由于不同学生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有一定的差异,教师必须将学生看成是有个性的学习者,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应分层设置教学目标,程度好的学生与程度差的学生的教学目标应有差异,让不同智能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目标,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

2、教学过程的开放,创设动态发展的教学流程

(1)教学过程中教学时空的开放

教学时空的开放,包括教学时间和教学空间的开放。教学时间的开放,要求教师在一堂课中一堂课中集中精讲少问,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进行学习活动。一节课四分之三(30分钟)的时间应该还给学生,主张老师精讲,学生多练,教师只有在学生困难的地方,做必要的讲解疏通。教学空间的开放还要求教教学活动不一定完全局限于课堂,根据教学的需要,德育课程的教学可以由课内向课外乃至校外延伸,向家庭社区延伸,向电子网络延伸

(2)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开放

德育课的教学方法应采取形式多样的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互动式开放型教学,以案例分析教学法、情感(情境)体验教学法、问题研究教学法、讨论对话教学法以及学生自我教育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热情和积极主动性,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下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不断提高德育课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3、教学评价的开放,采取师评、生评、差异评价策略

(1)师评策略:包括教师自我评价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师自我评价是 一种内省过程,从而在自我设计和自我实践中认识自我、提高自我、超越自我。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除了对知识能力水平的评价外,还有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评价。用辩证的发展的观点评价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生评策略:包括学生自评、互评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生自评能促使学生自觉的把评价要求纳入自己的学习活动中,是自我教育、自我促进的好办法。学生互评指在一个班级的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互相评价,可以优势互补,形成学习合力。

(3)差异评价:在教学中对不同能力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不同的评价标准,进行差异评价,有助于面向全体学生应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对于学困生的评级,要采取激励机制,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未来的学校应该培养灵魂、锻炼精神,优化情感,使学生成为热爱世界的主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不会自己钻研问题,没有预见的人”……面对不断提高的教育要求,不断创新的教育改革,教师们任重而道远,需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与时俱进,让德育课堂焕发出独特的魅力!

上一篇:如何增进化学课堂的趣味性 下一篇:对行政管理效能评估机制的思考